感觉国内的大部分科研院所都还没有设立 EHS?EHS 部门一般在做哪些事情呢?起了哪些作用呢?


Ehs部门做的事情,千变万化,繁琐,驳杂,描述起来可以写一本大词典了,但是不离三个宗旨:合规,风险预防,满足需求。

符合ehs法规,符合行业标准规范,符合利益相关方所设定的准则程序和体系,是为合规。

预防安全风险,预防消防风险,预防环保风险,预防职业卫生事故发生,预防因事故处置不当导致的二次事故发生,预防民众工人利益相关方因潜在危险导致的恐慌和群闹,是为风险预防

满足职工对于学习相关知识的需求,鼓励他们参与安全风险的探索与治理,满足职工的安全感建立的需求,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合理诉求是为满足需求。

至于对于科研部门的意义?他们要是有个稍微合格的ehs,哪至于会出现爆炸和投毒?


从最基本来讲, 为什么科研院所需要EHS 部门, 或者EHS职能。所谓科研院所,就是做科学研究的,那就免不了要应用

  1. 化学品,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复杂合成的化学品,甚至是纳米材料,所以如何管控化学品的使用,如何管理职业健康-通风、消防、防爆等等。
  2. 各种设备仪器,激光、高压、辐射、噪音、压力容器,都需要安全管理和相关培训。
  3. 科研人员往往是专研人才,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体系, 所以相应会有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漏洞,专职安全人员往往有知识广度。
  4. 任何机器和设备都需要进行维护保养,这方面企业做的要强于科研院所,所以科研院所更需要EHS 体系作为指导,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保
  5. 应急管理,对于高毒和有害化学品,需要有很好的应急管理,我所接触过一个温哥华做矿物研究的lab, 一个部门长期使用硫酸和盐酸,这个部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应急预案,如果紧急停电了,需要在几秒内完成撤离和封锁隔离门。还有一个应急预案是如果有人锁到屋子里该如何处理。
  6. 环境和安保, 很好理解,对于纳米、有毒物质的使用和废弃如何不影响环境。


科研院所我不太清楚,但我所在的制药公司普遍有专门的EHS部门,特别是有自己的生产车间的药企。

试想一个极端情况,如果生产的原料或过程中存在可能危害员工的有害物质或工艺流程操作、可能危害外部空气和水源的有害排放,那么EHS部门(环境、健康、安全)必然需要存在。

以下摘自度娘:

公司应成立「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委员会」,即EHS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作用有:

1、改善公司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2、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防止劳动过程中出现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4、做好三废处理,保护环境资源;

5、做好清洁生产,实现低碳节能;

6、使公司符合法律法规和客户审计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体系建立 健康安全检查 6S 内审 外审 和政府部门对接 安全隐患排除等

科研院校设立EHS可能和Lab有关或者保卫这块


合规:法律法规日趋严格,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人员持证等都需要符合法规要求、三废排放;

风险识别与控制: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过程进行识别分析,确保风险可控;

培训:为单位同事提供系统专业的安全培训。劳保的选型和佩戴、高风险作业安全须知、职业健康防护、环境保护等。


保护高价值的科研人才的生命安全


以我们实验室为例:

安全培训。比如我们的研究生,如果需要开实验室的卡车去买原料,那么就必须先去 EHS 接受安全驾驶训练。叉车吊车等都是如此。

安全监督。比如我教课的时候给生员们安排实验课,生员们要浇筑混凝土,那么 EHS 就会过来监督,确保安全措施到位,比如确定我给生员们准备了安全帽和护目镜,开始前有对生员们的安全讲解。再比如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灭火器是不是有效,紧急冲洗眼睛的装置是不是能正常工作,各种安全设备是不是定期维护检修。

危险品处理。比如液压油更换的时候,换下来的液压油不能倒下水道,也不能扔垃圾箱,要由 EHS 处理。再比如做实验剩下的易燃易爆原料,如果不需要了,也要由 EHS 处理,不能随意放置或者丢弃。如果跟其它实验室有合作的科研项目,需要运输易燃易爆或者其它危险品,也要由 EHS 处理。

我们还只是个比较普通的实验室,如果是牵扯到生物、化学、核能等等,那么需要跟 EHS 合作的地方只会更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