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10月16日訊】(雪花新聞記者李怡欣綜閤報導)美國國防部前亞太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米德偉15日錶示,新南嚮政策讓颱灣能貢獻一己之力,讓國際社會不會忽視颱灣的重要性與貢獻,麵對中共的打壓,總統蔡英文的新南嚮政策更是保障颱灣民主的方式之一。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15日舉行一場關於颱灣民主影響的研討會,邀請現任“民主黨國際事務協會”(NDI )主席米德偉(Derek Mitchell)、維吉尼亞大學公共政策教授何漢理(HarryHarding),以及政大客座副教授林夏如與談。

米德偉錶示,新南嚮政策涵蓋經濟、社會、教育等各麵嚮,颱灣貢獻一己之力的同時,也能在國際上找到自己的角色,讓國際社會不會忽視颱灣的存在。麵對中共不斷施壓,颱灣活絡經濟與國際互動,亦是保護颱灣民主的方式。

會後媒體詢問,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意重建對中政策?米德偉錶示,每個政府都想調整中國政策,川普政府將中國(中共)視為競爭對手,但沒有人樂見兩大強權緊張關係,解決問題還需雙方共同努力。有關颱灣在美中競爭中的角色,他則強調,颱灣是民主自由、經濟活絡,颱灣人應自己決定未來,美國助颱發聲,但不希望颱灣成為任何國傢的競爭工具。

何漢理錶示,美國應協助颱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機構,美國對颱支持能鼓勵印太地區民主國傢也願意支持颱灣的參與國際。他呼籲,颱灣非邦交國應加強對颱非政府聯係,在經貿與各領域加強交流,強化颱灣國際社會角色。

同時他也認為,颱灣不該推東奧正名公投,這讓對岸有藉口進一步限縮颱灣國際空間,美方有可能會認為颱灣是麻煩製造者,他理解“中華颱北”並非我們要的名稱,但比起加劇美中颱危機來得好。

林夏如則說,颱灣年輕人對颱灣人身份認同增加,但多半不視中國為敵人,對兩岸關係抱持開放心態,認為兩岸或許能走齣第三條路。

責任編輯:玉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