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末,《地球最後的夜晚》在海外戛納亮相,之後又出現在金馬電影節上,一時讓許多國人興奮。畢贛也因為這部片子一炮而紅,還未上映,已經被各大娛樂公司包裝,出席各類娛樂活動,比如在去年最受關注的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

電影在戛納電影節獲得了「一個關注大獎」提名,繼而又在金馬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的提名,其實真的來看這部電影,拿到的獎不過是些攝影配樂,真正重要的劇情、導演、演員相關獎項都沒有拿到。

電影一上映第一天迎來小高潮,許多人抱著看科幻片的心思去看,結果像是吃了一口翔。如果故事看明白也就不說啥了,許多人連故事都沒看懂。從滿心期待到惡評如潮,《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十天影院就不給拍片了。

在一批偽文藝青年痛批中國觀眾水平低的時候,這些人是不是該思考一下,這部電影本身就沒那麼好,本身就有許多粗糙的地方。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當然不能以我個人的審美為衡量標準。可是在國內一眾人吹上天的同時,是否還意識到了這部電影其實壓根沒獲獎,僅僅提名而已。的確,電影的攝影配樂確實很美,但在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眩暈不知所以,當我看完豆瓣影評,再看一遍電影,才梳理得大概明白。

如果這個問題是我個人的問題,那可能我智商不夠,無話可說,但這部電影被打到六點多分,受到一大批觀眾嘲罵,還能是觀眾的問題嗎?

一部電影連故事都沒給觀眾講明白,根本談不上好電影。戛納沒有給他獎是有原因的,作為一個中國人還得看個兩三遍才明白,那麼外國人可想而知,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想必滿腦子黑人問號。

不過,有很多影迷說這是畢贛的風格,從《路邊野餐》到《秘密金魚》,他這部《地球最後的夜晚》不過是延續了一貫的風格而已。

我想說的是,一部電影當然有好評,有差評,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這無可置疑。如果畢贛繼續像《路邊野餐》那樣,只是在電影節上亮亮相,然後回國後被一小眾粉絲吹捧吹捧,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這無可厚非,這是畢贛的權力。

如果不是《地球最後的夜晚》,許多觀眾還不知道畢贛這個導演。問題就出在了這裡,畢贛讓不屬於他這個小圈子裡的觀眾看到了。

畢贛出席了這麼多商業活動,很多人認為他是要從文藝片導演轉型到商業片導演,或許他有這樣的意願,賺錢誰不想!可惜的是,一票觀眾捧著顆看科幻片的心進入電影院,被畢贛狠狠扇了一個耳光。無疑,單純的觀眾們都被畢贛騙了。

畢贛的粉絲可以狡辯說,畢贛沒有拿槍頂著觀眾腦袋看,可這個世界最可惡的不是明目張胆用槍頂腦袋,最可惡的是被一些看似善良敦厚的人欺騙。豆瓣打到六點多分,畢贛千萬別覺著委屈,畢竟一批觀眾吃了啞巴虧,總得有個發泄空間吧。

無論是畢贛有意轉型商業導演,還是被商業利用,對畢贛來說,其實都無關緊要。這部片子拿到了本不屬於他的斐然票房,他心滿意足了。可惜的是,不知畢贛作何感想,上帝給了他一次轉型機會,他沒有抓住,錯失良機。

文藝導演轉型商業導演不少,拍些文藝片在電影節一獲獎,就有一大批商人找上門來,面對金錢的誘惑當然少有人能把持的了。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把自己用文藝片賺來的「大師」美名用商業片糟蹋一空,也有人轉型之後再創輝煌。前者比如陳凱歌,後者比如寧浩。

與畢贛一同在戛納亮相的亞洲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獲得了金棕櫚獎。這部電影當之無愧,觀者無不叫好,好電影誰看都好,無論是戛納評委,還是升斗小民。《小偷家族》相比於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後者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千萬別和我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有多棒,故事再棒,導演沒有傳遞給觀眾有什麼用?

讓我們看看是枝裕和的轉型之路。

是枝裕和的電影成長經歷和畢贛驚人的相像。當年他憑藉一部《無人知曉》展露戛納,回國後,他受到日本國人各種追捧。這很類似於當年畢贛的《路邊野餐》盛況。後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同樣在戛納有所斬獲,這回類似於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相比於《地球最後的夜晚》商業宣傳,《如父如子》宣傳更甚。當年該部電影出席各種娛樂活動,並且反覆把是枝裕和、福山雅治、戛納、合家歡這些關鍵詞熱炒,完全是強大的商業片宣傳陣容。可觀眾的反饋有《地球最後的夜晚》爛嗎?答案是否定的。結果證明,這部電影配得上龐大的宣傳。

畢贛錯過了轉型良機,一部《地球最後的夜晚》,觀眾對他失去了信任。不過一方面是畢贛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中國觀眾也應該反思,有時候是不是太單純了。中國觀眾喜歡跟著媒體宣傳風向走,個人的喜好完全被宣傳凌駕,沒有太多的自主權。電影這東西有時候還真不是在電影院娛樂娛樂那麼簡單,如果你平時沒有基本的電影素養,對中國這些參差不齊的導演有所了解,被騙到電影院吃翔,只能吃啞巴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