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申请方式不提,就拿台湾来说,分数最高的同学往往选择台大医学系(如柯P),大陆近年也是医学越来越高(可类比计算机、金融学科,不过计算机以前都是调剂系)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第一,是不是?

在我高考上学的时候,医学,金融,建筑,土木,四大热门。确实是。

普通的天津医科大学,211,比中游985,比如东南大学的顶级的专业分数相同或略高。

南方医,重医,享受985中游的分数。

当时家里省级医学院改成医科大,基本都是贴一本分上这个二本学校的临床。

因为本省志愿是电脑动态报,基本体现了市场原则,所以不存在其他省捡漏行为,或者报到不愿意去的地方。分数每年差不多。

到了我妹上学省里以前两所二本医学院,现在都是一本招生,所有有临床两个字的专业分数都超一本线很多,她根本读不了临床。虽然她超一本线十多分。二本的临床也不行。

最有趣的是最近的,一群985211开医学院药学院,有华工,有重大,有中科大,中科院,有厦大,有清华,有西南交。至于为什么就不说了,一流协和复旦上交北医中山华西,二流浙医山大华科同济湘雅首医,三流西交白求恩南方医重医哈医中国医中国药天医南医郑大,这个梯队很难十年内有新人,哪一个都是有看家特色的,百年才能成医学院,积累很重要。

现在有很多医学院都是在一本招生。分数一直很高,秘诀就是:就业。

除了北上广深,几个新一线里面的成杭武南,说实话其他城市都差不多,城市里面有几个支柱企业产业,但不学那个相关,就没你什么事,剩下就业只有,公务员,老师,医生。

而专业性最强,能靠自己专业生活的只有医务人员。

老师现在本科大专博士,高中硕士。算下来要求很高。公务员这个也很难说,怎么样能混的好。

而且现在已经是老龄化社会,叠加独生一代,都是一顶二的模式,你敢离开家太远么?你能保证出去后,不啃老,赚到护工钱,还有两个老人的医药费么?

学医让我深知,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人就是要修修补补的,就是自己无能为力,需要家庭甚至家族的力量的,没钱的心酸临床见多了,除了吃喝,其实生病就是最刚需的,生老病死其实四个都要进医院,到了那个时候,还在贷款的房子需要卖掉,还在涨的股票需要卖掉,扔到这个集人类化学,生物,物理最尖端科技,集最多高学历人员,最多科研的无底洞口中。

看著现在很多年轻人月光,买买买,但到了自己生病父母生病,花钱如流水,比你买买买更快。ICU一天几万,你一天买买买能花多少?所以到时候抗风险差这个缺点就会暴露。

一个能糊口,抵抗经济周期,能支撑家族的工作,而且只需要靠自己努力,相比最赚钱的金融,计算机软体,完全可以打个平手。虽然新闻说状元不学医,学金融管理,我理解他们,因为顶级医务人员混的其实不如顶级企业家,不如顶级金融业者。所以北医,复旦,上交这些医学专业可能分数出现倒挂,但二三流的医学院分数较高,形成了专业平均分高,但分数天花板相对较低的状态,这个是社会现状的投影,但大多数人肯定还是普通人,去协北复交都是少数,所以也就是说说,没你什么事,真想读医,真的还是分数线比较高的。

这是一个人类的良心职业,虽然我希望中国的医务人员地位能像美国,欧洲那样子,但考虑平均中国人收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广州撕红毛的医生,发现三聚氰胺的是医生,现在的丁香园怼权健,屠前辈拿到的第一个药学人的最高荣誉,往前有中山先生,有鲁迅先生。医学院毕业的人其实都算精英,精英这两个字代表的不是他们赚了多少,而是他们做了什么!

所以一个社会的良心,一个社会的精英的专业,分数低了才有问题!


谢邀,医学的路就是很艰辛的。所以我们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分数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但是起码学医入门要求你学习的质量。加油!


医学为什么分数高,因为报的人多啊!分数又不是国家控制的,录取人数是相对固定的,不可能大起大落,报的人年年那么多,当然的分数高了,这是要靠供需决定的。


你敢让一个高考三四百分的人给你看病吗?微笑


首先,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稳定。这个一般是父母最看重的一点。一般来说,什么经济危机之类都影响不到,不会轻易失业。

其次,医生熬过前几年,收入一般都是中等。不说能大富大贵,在一个城市立足过著小日子还是没啥问题。而且,医生越老越吃香。

再然后,医生这个职业比较体面,救死扶伤。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说当医生挺好。有啥病还会经常来有求于你,在亲戚朋友面前还是挺有体面的。

最后,当医生可能门槛比较低吧。这个门槛的意思是,做医生可能不像其他的一些职业需要「家里的关系」,需要动用一些「人脉」。

所以你想想,一个贫困的一家,想著,只要供子女读完几年书,就能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还很体面的工作。

社会在变,一个人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往往是一家人穷,子女继续穷。做医生便是一种很好的改变这种命运的办法吧。

很多父母这么想。而孩子心里还怀著救死扶伤的情怀。这种情况下,什么学医苦,时间长,医患关系,这些都是小问题了。所以,报考学医的人一直都不少,而且还越来越多。

报考的人多了,收分自然高了。

我为啥知道这些,因为去年填志愿的时候, 我爸就是这么和我说的。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