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大家基本上每天的餐桌上都會有肉的身影,尤其是喜歡喫肉的人,更是一頓都不能少肉。那麼我們在家做肉菜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小問題,有的人會糾結,肉到底要不是焯水。有的人認爲焯水會讓肉表面的蛋白變性凝結,造成營養和呈味物質的流失,味道也不如原來鮮了。其實關於味道新鮮與否是和製作方法有關,而與焯水並沒有太大關係。有的肉是可以不用焯水直接使用的,而有的肉如果不焯水,腥臊味會很重,非常影響口味。今天我們要說的這5種肉類,煮之前一定要焯水哦,不然非常應該做出來的菜的味道。

  焯水的時候溫水下鍋最好,或者冷水下鍋,這個時間稍微久一點,有利於肉定形。等水開了再下鍋不利於血水的流出,並且容易把肉一下子燙熟。冷水下鍋焯一下,這樣肉裏的髒東西可以排出來。千萬不要等水開再下鍋,如果水開了,肉的表面會先熟,就會把髒東西鎖在裏面了。第一種要焯水的是豬肚。豬肚很多人都很喜歡喫,不管是炒、涼拌還是燉湯,都是很有營養的,中國人講究以形養形,喫豬肚對我們的脾胃都是很有好處的。豬肚就是豬的胃部,是豬用來消化喫進去的食物的地方。豬肚的表面會有比較多的粘液,而且腥臊味也是比較重的。

  我們清洗的時候可以用麪粉和白醋幫助清洗,這樣能把表面的粘液清洗掉很多。而且在烹飪豬肚之前是一定要焯水的哦,不然做出來的菜會有很重的味道。我們在鍋裏放入清水,再加入一些料酒,料酒可以幫助去除豬肚的腥臊味,然後把豬肚放進去,等水開的時候將豬肚兩面都要燙一下,這樣才能將豬肚的粘液和腥臊味去除。第二種要焯水的是羊肉。羊肉的營養豐富,是非常滋補身體的食材。羊肉有自己獨特的羊羶味,有的人可能非常喜歡那種羊羶味,但是很多人都是不能接受太重的羊羶味的。如果是喜歡羊羶味的朋友,是可以不用焯水就直接烹飪的,這樣做出來的菜羊羶味就會很重。

  如果不太能接受羊羶味,想去除羊肉的羊羶味,那麼我們在使用羊肉做菜之前就需要先將羊肉焯水了。我們在鍋裏放冷水,然後加入料酒和薑片,然後直接把羊肉放進鍋裏,一定要冷水的時候就將羊肉放進去哦,如果等水燒開了在放羊肉,羊羶味就去不掉了。第三種要焯水的是雞肉。雞肉也是很多人都喜歡喫的肉類,不過有的人在家燉雞湯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很重的腥羶味,那是因爲現在我們在市場買的雞肉一般都是飼料雞,散養土雞很少。飼料雞的肉腥羶味是比較重,如果是散養土雞就不會有這麼重的腥羶味。所以我們在烹飪雞肉之前,最好先將雞肉焯一下水,這樣可以去除雞肉裏的血水,腥羶味就沒有這麼重了。

  第四種要焯水的是豬蹄。豬蹄含有的膠原蛋白十分豐富,經常豬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喫豬蹄,因爲他們覺得豬蹄整天在地上到處踩,很可能會踩到糞便什麼的,所以比較難接受。不過確實豬蹄的有比較重的騷味,不處理好的話,做出來的菜也是會有比較重的味道的。所以在用豬蹄做菜之前,還是要先焯一下水的。在鍋裏放入清水,然後放入料酒、薑片或者花椒,冷水的時候把豬蹄放進去焯水,焯完水在用清水沖洗,然後在用八角將豬蹄煸炒一下,這樣再用來烹飪就不會有什麼異味了。

  第五種要焯水的是牛骨肉。很多人都喜歡用牛骨肉來燉湯,非常滋補。不過牛骨肉有一股很重的腥羶味,有的人可能比較難接收,這時候我們最好是先焯一下水,煮出來的湯就不會有這麼重的腥羶味了。大家可能會怕焯水讓牛骨肉的營養流失,會比較可惜。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用冷水浸泡的方法來代替。在冷水裏加入一勺白醋,將牛骨肉放進去浸泡30分鐘,這樣就能將牛骨肉裏多餘的血水和雜質泡出來,而且還有軟化肉質的效果,煮出來的牛骨肉不會發幹發柴,口感更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