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真有趣》第4期

禪讓,三皇時就有,並非五帝的發明,其字面上的意思是:將賢者推薦於天,由他繼承帝位,也因此稱之爲禪賢,作爲與家天下相對應的一種制度,一直受到後世的讚美,認爲只有禪讓,纔是真正的天下爲公,體現了遠古時期,一種非常令人心悅誠服的民主制度。

然而參考古籍,考證禪讓產生的背景,我們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戰國大儒孟子,在同弟子萬章討論禪讓時,根據以往的史料,總結出禪讓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天授之,民受之。什麼意思?

繼承人是要推薦於天,但僅僅是老天爺接受還不算,老百姓也必須心悅誠服的接受、擁戴,孟子作此結論的根據是:無論是三皇時期的黃帝,還是五帝時期的堯、舜,他們都喜歡巡行天下,他們巡行天下幹什麼?

一方面瞭解民生,震懾敵人;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發現賢能的人才,發現之後先安排些具體的工作,試驗他的才能,待一切考覈都過關,老百姓也對他心悅誠服的時候,才很正式的上薦於天,讓他當自己的繼承人。

這一系列操作,選拔可以看做是天授,安排具體工作,就是民受的一個過程了,可問題是,禪讓爲什麼要搞這麼複雜?

遠古時期,生產力極爲低下,生產資料尚屬公有,那時所謂的諸侯或者皇、帝,不過是部落以及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沒什麼特權,任務只是負責分工、分配、制定合乎規範的社會禮儀,以及帶領大家一起勞動,任務如此重大,所以一定要大家接受。

這一點其實從三皇的延續上就可已看出,簡單點講,伏羲定八卦,制禮儀,就是教會人們聚族而居的法則;神農嘗百草,教會人們如何生活;到了黃帝時期,多次發生戰爭,又是與炎帝鬥,又是與蚩尤鬥,什麼意思?

聚族而居,而且會生活之後,族羣不斷擴大,原有的地盤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就像家中人口增多要換個大房子一樣,爭奪地盤,搶奪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如此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逐步統一天下。

同時,這也是一個各氏族大融合的過程,通過戰爭,不同地域,不同習俗的人們聚集在一個族羣之中,在人多力量大的同時,還無可避免的帶來百業興旺的局面。

百業興旺,導致生產工具不斷翻新,石塊發展到耒耜,人力發展到畜力,生產力提高,自然會使剩餘產品增多,剩餘產品增多,公有制逐步轉化爲私有制,貧富拉開距離,階層開始分化,到五帝時期,少昊時還好一點,顓頊帝的時候,就出現了共工爭權的事情。

共工爲什麼要爭權?

希望帶領大家一起吃苦?當然不是,此時的帝已經處在社會的頂端,有利可圖而已。這種分化到了堯帝時期愈加嚴重,堯帝的兒子丹朱,人們居然將其稱爲“嗣子”,還有功夫整日裏玩樂,這得有多大的家底支撐啊。

正因爲帝有了特權,而特權,則意味着能給自己以及自己的氏族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禪讓的根基已經動搖,根基動搖,禪讓就有些變味了。

大約堯帝在中年的時候,在一次召集四嶽參加的會議上,就很突兀的提出了嗣位問題,曰:“誰可順此事。”大臣放齊立刻跳出來說:“嗣子丹朱開明。”

討論有誰可以繼承帝位的時候,大臣突然跳出來推薦堯帝的兒子丹朱,爲什麼?家天下的思想已經冒頭,並且順理成章,都可以在高層國務會議上提出來,這未嘗不是一種信號。

然而幸運的是,放齊的建議,堯帝自己都覺得不合適:“籲!囂訟可乎”,丹朱頑劣,又喜歡跟人爭吵,他恐怕不行吧?

並沒有斷然否決,而是疑問。於是,讙兜推薦共工,堯帝不同意,讙兜以後成了四罪之一,被流放到南荒,據說是爲了開化南蠻;共工不行,大家就一起推薦鯀,鯀之後也成了四罪之一,被堯帝處死。

兩個人都不行,嗣位問題便擱置下來,大約堯帝老年的時候,又召集四嶽開會,讓他們推選繼承人,一開始,堯帝就明確的表示:“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這裏已經明確提出“貴戚”兩字,這兩字可真是可圈可點,一則說明已經有貴族這個特權階層出現;二來呢,恐怕也有暗示的意思,因爲古人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是極爲簡約的。然而也不知四嶽是沒聽懂還是故意裝糊塗,居然推薦了隱匿於民間,出身十分低下,父母都不懂禮儀的舜。

堯帝一聽:“吾其試哉。”先試試他,試什麼?舜是否真的賢能。一方面對舜的人品很沒把握,另一方面,卻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據說嫁女兒就是爲了試驗舜的人品,但倘若舜的人品不行,不是把女兒害了?德高望重,做人謹慎的堯能有這麼大意嗎?

戰國魏武侯爲了試驗吳起是否忠心,決定把女兒嫁給他,接受,意味着吳起家國一體,今後對魏國自然無話可說;不接受,說明吳起有異心,就一定要想辦法除掉他。

同理,堯決定將女兒嫁給舜,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接受,舜隨之變成貴戚,而且還是堯帝家的貴戚,從此,女婿的天下就是老丈人的天下,變相的實現了傳子的願望;不接受,殺固然不會,但排除在選擇範圍之外,還是很有可能的。

以上種種,都足以說明,堯選擇繼承人,除考慮“賢”的因素外,更多的,則考慮的是利。

而舜呢,娶了堯帝的兩個女兒,順理成章的通過了考驗,堯帝歸天之後,舜繼承帝位,成了五帝當中的最後一位。

《史記》中說,舜帝繼位不久,便封弟象爲諸侯。繼位之前,象那麼虐待他,繼位之後,舜帝能以德報怨,固然能反映出他的人品,但象人品既然那麼差,舜帝還封他當統轄一方百姓的諸侯,足以看出,此時舜帝的權力,已經比堯帝時期大得多。

堯帝時期,四嶽還要選拔老百姓信得過的賢者,但到了舜帝時期,諸侯就可以直接任命,權力私相授受,已經從公器變爲私器。考慮到之後不久舜又提出嗣位問題,所以,任命象未嘗不是他測測水深,試試可否家天下的一種嘗試。

那麼,他的試探的結果如何?

歷史總是那麼巧合,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五帝當中的顓頊帝有子不才,所以選擇帝嚳;堯帝有子不才,所以選了舜帝;舜帝呢,與堯帝的二女兒女英生了個兒子,叫商均,因爲膝下就這一個兒子,所以非常寵愛,導致商均也非常不才,最終只能選擇大禹。

五帝當中 ,有三個帝,兒子就一個個的不才,才讓禪讓制延續下來,到了大禹呢,恰好有個兒子非常賢明,於是便有了大夏王朝。

被後人極力讚譽的禪讓制居然是靠不才,靠巧合延續下來,這是多大的諷刺,而之所以禪讓的時候,把“有子不才”先提出來,把他們的兒子堂而皇之的記錄在史書當中,已經足以證明,堯帝、舜帝並非心甘情願的禪讓,而是另有苦衷,這個苦衷明面上看是“有子不才”,實際上呢,改變傳統很難,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們的兒子還過不了“民受之”這一關,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張,玩點另類的禪讓了。

那麼,到了大禹,這一關他就好過了?當然不是,事實上,大禹爲了讓兒子繼位,還採用了一個非常高明的手段,至於究竟是什麼手段,咱們下期接着聊。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孟子》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