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面对厕所出现淤塞或浴缸漏水等情况时,市民可能会上网寻求协助,或在街上看到通渠公司的联络电话就直接联络。

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会)于上半年(2019年)接获有关通渠服务的投诉中显示了几个重点:  通渠服务收费没有统一标准,定价透明度低  部分(笔者认为是大部分)标榜「不成功不收费」的通渠公司,即使维修后未能解决问题,亦难以追讨已付的款项  维修人员质素参差,不但未能修好渠道,甚至令情况恶化  部分网上中介只提供配对服务,一旦消费者与维修公司(或师傅)出现争拗,网上中介亦不会协助追讨,消费者选用前须留意条款

伏位:通渠无需领牌 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表示,现时家居通渠无需牌照资格,亦无特定法例规管。幸而部分公司,亦有负责家居以外的建筑业或水务等公共服务,因而会受到《建造业工人注册条例》的规管。万一你的家里发生渠道问题,消委会建议市民选择这种受规管的公司的服务。 由于现时从事家居通渠服务不用领牌,通渠方法及收费通常以通渠师傅的即场判断及个人经验厘订。加上市民普遍缺乏相关知识,无法判断师傅的真伪和收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很容易被师傅牵著鼻子走,导致破财兼中伏。

因此选择通渠服务前,应咳要:  要先了解收费详情  最好证实师傅的通渠技术  确认工程风险与责任  事后清洁及保养范围

如怀疑师傅索价过高,最好先谨慎考虑才作出决定,不要急。以下有几个消委会提供的通渠投诉过案,望能协助市民思考。

个案一:收费透明度低,时常坐地起价 户主家里的座厕严重淤塞,经大厦管理处介绍,选择了A公司。 A公司提供服务:检查连通渠服务合共$1,500 户主认为收费较合理,A公司按预约时间派师傅上门做检查。检查后,A公司表示$1,500的服务不足以解决座厕淤塞问题,便提议拆卸座厕再作详细检查。户主问拆卸座厕?费用是$3,800。由于客户想解决问题,唯有答允。 A公司拆卸座厕后,指出渠管严重生锈,并提出“如果爆渠就会影响楼下单位,可大可小。”再还向户主展示照片,以此进一步说服户主相信情况严重。接著A公司开出渠管维修费$38,000,又指出,因为渠管同时连接屋内的另一个座厕,若一并处理,收费则是$58,000! 户主眼见浴室满地污水,急著解决问题,便相信师傅的判断,答应维修两个座厕,缴付$58,000!后来,户主向其他通渠公司查询价格,得知A公司的收费相当高昂,决定向消委会投诉。 户主坦言当时座厕被拆,满地污水,加上师傅不断游说,无法作出冷静判断。户主要求消委会协助讨回部分款项。A公司回复时,宣称使用高压通渠方式须承担渠道爆裂的赔偿风险,因此收费较高,再三强调通渠师傅在取得户主的同意后,才展开有关工序,所以拒绝退款。

结局 户主最后也明白难以追讨,只要求消委会留意A公司的营商手法,并已通知大厦管理处不要再介绍该公司予其他住客。

个案二:服务承诺失实,拒绝跟进 B公司于网页标榜通渠服务「不成功不收费」,并注明维修后,「一星期内如发现相同问题,会再次免费维修」 户主认为服务合适,致电预约B公司安排工程。 户主问题:浴缸去水非常缓慢 B公司检查后表示水管淤塞问题严重,要用高压气枪通渠,费用$900。十五分钟后完成通渠,户主开水测试,见去水畅顺,于是付款。 晚上,浴缸去水恢复原有问题,于是户主多次致电B公司却不果,等到第二天才成功联络上B公司的职员。但,对方推说暂时未能安排专人跟进。 去水问题恶化,演变成漏水,户主只好另寻通渠师傅跟进。得知喉管爆裂,师傅判断因喉管受压所致,维修费用$3,000。 户主不满B公司使用高压气枪不当,导致爆管,认为B公司违反不成功不收费等服务承诺,遂向消委会投诉,要求B公司退回$900维修费。 消委会曾致函B公司但不获回复,于是按单据上的电话致电B公司,但接听的两位职员均拒绝跟进,只声称负责人稍后会回复。最终音讯全无。

结果 消委会认为B公司极不合作,建议户主透过小额钱债审裁处追讨,并在户主的同意下,将个案转交香港海关调查有否触犯《商品说明条例》。

个案三:单据电话地址不合,追讨无门 户主问题:家中渠道淤塞 透过网上资讯,联络C公司。师傅上门检查后,表示需要使用特殊器具清洗,报价$8,300。 户主觉得昂贵,C公司扬言清洗后可彻底解决淤塞问题(当然夹杂字眼例如8300洗一次后十年都唔洗换)。户主被C公司游说,答应$8300的服务。 一个月后,渠道又再淤塞,户主致电C公司单据上的电话号码,但无人接听。只好致电C公司网站上的热线电话(即当初联络C公司的号码)。 C公司职员指,单据并非C公司发出,所以未能提供协助。 户主质疑C公司的网站只是协助配对服务,所以与通渠师傅互相卸责。 户主怀疑C公司定期转「太空卡」,令消费者无法联络,投诉/追讨无门。户主于是向消委会求助。 消委会致电C公司与一位职员沟通,当问及「通渠后一个月再次出现淤塞情况应如何处理?」,职员不作回应,更匆匆挂线。

结果 消委会随后多次联络C公司及发单公司,两者均不合作。消委会向发单公司邮寄的信件亦遭到退回。户主获悉情况后,要求记录个案警惕香港市民。

通渠前可参考以下提示 市民普通欠缺通渠维修知识,难以判断通渠公司所提供的资讯或服务质素的优劣。以上三个过案,虽然得到消委会介入帮忙,结果却是“一蚊都拿唔返”。选择通渠服务时,建议大家参考以下提示,保障权益:  先咨询有相应知识或相熟可靠的装修师傅,让有知识的人上门检查家里漏水或渠道塞住的情况。很多时候,其实可以自己通!  到防伏旧生会的群组发问,借助其他户主的智慧,共同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这个选择限于装修防伏班旧生)  未雨绸缪,了解屋苑附近提供通渠服务的商号,以备不时之需  多浏览网上有关通渠服务的资讯,参考其他用家的口碑及评价  设有门市或营业地址的商号一般较有保障,一旦出现消费争议,消费者可以面对面洽商,若需诉诸法律,亦可凭借地址送达文件  留意公司网站是否只充当协助配对服务的角色,询问清楚上门维修的师傅的背景及所属商号,以及所发单据资料  若维修师傅或商号临时增加维修项目…例如拆卸座厕,你应该主动查问有关拆卸后的检查、维修方法,以及估计所需费用,不要嫌麻烦  由于通渠公司一般只有手写单,消费者应尽可能要求清晰列出各项服务详情,若服务费包括事后保养,亦应要求在单据注明保养期及条款,并妥善保留单据,作为日后追讨的凭证

资料来源:消费者委员会

本文章内容及图片均由本专栏作者提供及上载,并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本公司联络。

原文连结:

消委会提醒您:通渠多陷阱,防伏要诀逐一话你知 (装修Felix)

相关文章:

实心门、空心门各种饰面有甚么分别? (木门科专家顾问)

装修佬

致力于令香港没有麻烦/烂尾的装修。为实现这个使命,全体装修佬成员不断努力,推动装修、建材、家居市场的规范化,改变著数千万家庭的装修方式和置家理念,为用户创造卓越的互联网装修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