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你對政府走足夠的瞭解,我有篇文章是專門描述政府特徵的。《今天扯點基礎經濟——政府篇》能讓你瞭解一下政府運轉的邏輯。

簡單總結,就是政府需要乾的事,想要乾的事特別多,這裡面不但有安全需求,生存需求,還夾雜著個人權利榮辱慾望,總之政府就是事多,

做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或者需要消耗資源。例如打仗,需要勞師遠徵;修建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不過和一般人不一樣的是,政府需求資源更多的是人力或者驅動人力的財力,打仗需要士兵,士兵不能餓著肚子上戰場,士兵也不能空手上吧。需要武器。

相反,一些資源在政府那裡是比較廉價的,例如工程需要的石頭,你去採吧,木頭就去砍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和個人企業有點區別。

因此,無論如何,政府需要驅使人幹活,權力的本質不是你的地位有多高,也不是為了滿足你個人權力慾望的快感,而是你能多大程度影響和驅使別人行為和思想的能力;

始皇帝,修建長城,都江堰,陵寢,直接徵調民工上百萬,這在古代叫徭役,就是你的給政府白乾活。這個方式不好搞,因為人這個東西是複雜的,他不是機器,人是有心理的,主動乾和被動幹不一回事。例如學生,好的學生是主動學習,差生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學習,效率有很大區別,搞不好會亡國。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近代政府一般不再徭役,而是用錢來驅使人,有錢能使鬼推磨,因此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國家擔保的是什麼呢?就是你可以在國內把這個紙幣購買物資,沒人敢拒絕使用的。至於這一張紙幣能換多少物資,國家可沒說。

政府很快就發現這個辦法好啊,但是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貨幣不夠用,例如明朝,這個貨幣是白銀,這太頭疼了,政府獲取白銀的也不容易,農民你的交稅吧,交糧食,可是前方打仗的士兵,除了需要糧食外,還需要兵器,這需要用糧食換吧,於是政府得用糧食換取白銀,就是因為白銀不夠用,大明朝亡在通貨緊縮上,調兵沒錢,怎麼打仗。大明朝是有資產的,但是一直缺乏流動性,例如很長時間都是發胡椒當俸祿。

後來發現這個白銀不好解決,於是發明只銅錢,清王朝能內憂外患這麼多年,主要是可以自己造錢啊。而且銅錢有個好處,就是,哪怕我收不上稅負,只要手裡有銅,就能造出錢來,因此滇銅北運,支撐起整個清王朝經濟運轉。現代紙幣更是如此。

到了近代,發現造銅幣,也費勁,你得找銅礦吧,你得挖礦是吧,這不成紅色警戒遊戲了嗎?靠挖礦和偷錢解決問題。但是紙幣的出現,這貨省力氣啊,紙不貴,印刷機一開,源源不斷的票子。於是印鈔機開始取代挖礦。

(某些特殊的時期,由於政府更迭太快,因此民眾對市場錢幣有疑慮,因此有些錢幣裡面含有銀,或者乾脆與黃金白銀掛鉤,因此有了金本位和銀本位)

好了,源源不斷的錢幣造出來了。

那麼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例如你買飯喫,買汽油,那個飯,汽油被你消耗了,但是你買它們的錢是不是還在?但是土地裡面依然會長出新的農作物,開採出新的礦產。因此,實際資源與貨幣數量的匹配程度,就是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而錢能否正常流通就反應出金融危機來,例如你學校食堂,以前我上學的時候用的是飯票,今天普遍使用的是刷卡,那天學校電腦崩潰了,或者停電了(一般應該有備用電源),那麼你和食堂都陷入麻煩,這叫流動性短缺。這叫流動性金融危機;假如,有黑客篡改了電腦,很多同學飯卡里數字多了一個零,這樣,食堂在結算的時候就會有麻煩,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錢。如果學校挪用了人民幣,而食堂無法換取人民幣的時候,食堂就無法運轉,因為無法從外面採購物資。

因此從長遠看,政府傾向多花錢,因為它有無數的需求,當然很多企業都採取加槓桿的方式,例如房地產,貸款。貸款也是創造貨幣的主要方式,因為先有貸款後有存款。例如政府,花任何錢都有具體的機構,這個機構或者叫官方企業從銀行貸款,支付;說白了,銀行系統就是整個社會的賬本,轉賬就是相互之間改數字。因此錢增多的速度往往超過財富生產的速度,因此通貨膨脹就不足為奇了。

這樣反應在更小的模型中,例如遊戲,從我上大學起的傳奇,到後來的征途,等各種遊戲,你會發現,遊戲裡面的錢越發不值錢,開始很多昂貴的道具後面總是爛大街。這也是一種通貨膨脹,而且即便遊戲運營方也無計可施。

例如,他可以控制物價,讓道具不停的產出,這樣物價穩定,但是一些珍稀的道具如果多了,那還是珍稀嗎?因此價格下去了。但是如果人人用得起高級道具,哪還有什麼意思?

但是如果,他控制住道具,例如某些珍稀道具可能就那麼幾個,但是付過無論怎麼奮鬥都獲取不了道具,那又有什麼意思?

因此,道具爆率著實讓遊戲運營商頭疼,因為這是個金融問題。

碼這麼多字,我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員,求關注


現代貨幣的發行要依賴一個系統,特別是對經濟體各種金融運行數據和物價數據的統計。因為盲目增發貨幣很容易引發通貨膨脹,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這種事情出現過很多次。而設置完整的系統意味著一個一定規模的專業官僚系統,維持這個系統需要足夠的財政支持,這回過來又對經濟體的規模提出要求。規模太小,你很難有完善的體系,也會造成貨幣發行失控的風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