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互聯網公司是否該實行996的討論開始流行起來,引起了很多思考。所謂996,就是每天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比995更讓人痛苦。

  一方面,大家都覺得能保住一份工作已經不易,在現階段保住工作就好。但另一方,很多人又覺得996帶來的痛苦太多,嚴重壓榨了個人生活,喪失成長機會。

  那麼,該如何看待這一事情呢,我們不妨來通過幾方面來分析一下。

  老闆方面,講究員工先有成績,後得到認可。

  員工認爲,我付出的同時,就應該得到認可。但老闆的觀點是,員工要先付出,取得成績後,自然會得到認可。這裏老闆要求的是成績,而不是付出,也就是說,老闆是不看苦勞的,只看結果。

  所以,有些公司雖然執行了996,但老闆依然不會拿這個來獎勵和補償員工,老闆要的只是效果,績效。在老闆的邏輯裏,不能忍受996的人,估計更不會取得公司所需的結果,而那些能接受996的人,也是因爲自己取得成績的激勵,讓其繼續拼下去。

  所以,如果員工用996來維持工作,是可以的,但想用996來晉升,來北上廣買房,難度依然很大。當996變成每個人工作的標配時,那麼完成996並不能加分。

  員工方面,核心在於工作是積累,還是消耗。

  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懂,誰都想在工作中進一步歷練,獲得更多的技能,在自己的簡歷上添上更重的一筆。但是,創造性崗位,或者說創造性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很多人只能做基礎的工作。但只要是在互聯網行業,就算基礎工作,依然有創造性可言。

  因此,996並不等於你有了創造性的機會,也可能是剝奪了你創造的機會。但同時,有些自由度更高的996,確實也有時間讓你創造。

  疲勞戰術沒有意義,但公司願意互相傷害。

  實際上,很多人在上班時候的工作狀態,都是不飽和的,能充分在8小時內完全投入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或者帶薪上個洗手間,或者聊一會微信,或者聽聽音樂,或者出去透個氣。這樣下來,8小時很輕鬆就可以搞定,尤其是最後一個小時要下班的時間,估計很快就會過去。

  這樣看,996也是公司爲了應對員工效率不高,而採用的一種互相傷害的做法。既然公司沒法在8小時內有效提升你的效率,那麼就用最蠢、最笨的辦法,來做一些彌補吧。

  顯然,對於公司來說,員工8小時創造性的投入工作,產生績效,是最佳結果。對於員工來說,下班就走人,工作完成的漂亮,有收穫,有成長,也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很多工作,卻是不管投入多少,都不會產生成績的,主要就是所處行業問題,公司競爭能力問題,資金問題等等員工所解決不了的問題。996不是上策,甚至不是中策,而是下策。

  一家公司提出996,潛臺詞就是說:現在不能更給你更多,但希望你努力創造更多,你好好幹,萬一創造出可以改變業務的成績,我們會考慮獎勵你的。這時候,還是騎驢找馬,趕快換吧。

  至於說爲了能攢錢付首付,而堅持在無意義的工作上996的人,評價君還是建議不要這樣,首付之後,是更多的貸款,這個不是無意義的996工作所能應對的。買房的時候,尤其是大額貸款買房的時候,應該是自己既有足夠的首付款,又有一技之長,不怕風險的時候。

  當然,即使不夠首付,帶着積蓄以及所學的經驗,所培養的能力,離開北上廣,未必不會有一片開闊的天空。

  總之,完不成績效可以大家一起想辦法,創新、轉型、裁員放棄,都可以!而996這種靠時間來衡量工作的方法,約等於無意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