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自創始之君太祖趙匡胤,整體來看,歷代皇帝都較仁慈寬厚,尤以宋仁宗為甚。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第六子,原名趙受益,生母李宸妃身份雖然低微,但由於之前的兄長們全部早夭,只剩下他這個「獨苗」,所以才被立為儲君,並由皇后劉娥親自撫養。

 

《明蘭傳》中的皇帝,相信原型為宋仁宗 (網上圖片)

趙禎做了4年的太子,在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繼承宋真宗皇位,是為宋仁宗。當時的他年僅13歲,年紀尚幼,最初國政便交由太后劉娥執掌,自己基本上算是無所事事,日子過了11年,劉太后薨逝,宋仁宗開始親自處理朝政。

宋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頗能任賢用能、虛心納諫,又能自我約束,提倡節儉,使得朝政清明、政局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邊境鮮有刀兵之苦,社會呈現祥和安定盛景。就私德而論,宋仁宗堪稱仁君典範,歷史上關於他寬厚仁慈記載比比皆是,這裡僅舉一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仁宗明孝皇帝肖像 (網上圖片)

據程顥、程頤的《二程外書·傳聞雜記》載,宋仁宗一次用膳,正吃的津津有味,突然感到牙齒生疼,將飯吐出來後,發現裡面有一粒砂石。這事在百姓之家來說很平常,但出現皇室問題可大。一旦皇帝性格較暴虐,御膳房的人恐怕性命不保,皇帝性格溫良,恐怕也要追究相關人等辦事不力。所以,在旁侍奉妃嬪也嚇得大驚失色。

然而,宋仁宗表現卻令人感動。皇帝當發現砂石後,非但沒有龍顏大怒,反而若無其事將砂石檢出來扔掉,悄悄地跟身邊妃嬪說,切物向外界透露此事,否則御膳房的人恐怕要被追究死罪:「切勿語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

《明蘭傳》中的皇帝,相信原型為宋仁宗 (網上圖片)

據載,這樣類似事例還有很多,由此皇帝仁德之名傳遍國內,無不對他欽佩、敬仰至極。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宋仁宗駕崩,享年54歲。《宋史》載,消息傳開後,京師汴梁百姓痛哭流涕,商人全部罷市舉哀,「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網上圖片)

至於西都洛陽的情況跟京師相仿,民眾也自動停市哀悼,就連極為偏遠的西南山區,都能發現村民自發為皇帝哀悼,宋仁宗受百姓愛戴程度可見一斑。就連宋仁宗的訃告傳到遼國,不僅幽燕故地的漢人痛哭流涕,就連遼道宗都大吃一驚,據《邵氏聞見後錄·卷一》載,遼道宗抓住宋朝使者說:托南朝皇帝之福,北南42年間沒有交戰。如此深恩厚澤,朕要給他修建一座衣冠塚。」遼道宗還將宋仁宗畫像掛在皇宮,囑咐子孫「奉其禦容如祖宗」。能受到敵國皇帝尊重,實在驚奇。

宋仁宗的寬容仁慈博,得世人由衷欽佩,《宋史》作者在為其編寫本紀時,曾不無感慨地評論,指仁宗德行堪稱帝王典範,無愧於「仁君」稱號:「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