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nelout

塞拉耶佛这个城市为东西向狭长分部,南北向最短的距离只有四公里,四周环山,1992到1995年这段时间,敌方从制高点攻击,目标一览无遗。被赛军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全城被断绝了水电和瓦斯,没有通讯也没有粮食。由于赛军发动此场战争主要目标为种族灭绝,医院、市场、电视台、甚至一般民宅都成为攻击对象。没记错的话,赛拉耶佛每天都会遭到300多次日以继夜地轰炸,平均每四分钟就开一次砲,居民们每天都要冒著极大的生命危险到公共场所排队取有限的水和粮食,不仅要躲炸弹、在城内的武装敌军、还有在高点的狙击手。

 

 

Sarajevo-Survival-Map-1992-1996

当时,只有上图右下角的机场,被赛军同意让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做为人道救援的基地。在机场的另一头是波西尼亚控管的自由区域,于是波军在1993年决定从机场下方挖掘一条通道,用以运送物资和枪械,这个计划被称做"D-B Tunnel"。

 

 

tunnelhouse

通道就位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民宅里,军方乔装成平民,躲过敌军的射击到此24小时轮班挖掘,只能用人工的方式慢慢铲,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凿通。地底阴暗潮湿,中间还遇到地下水的问题,因为无法使用抽水机,水跟泥土都是徒手运接的方式送出去。

 

 

tunnelhole

凿通之后,赛拉耶佛围城之战仿佛出现了一线生机。物资跟弹药可以被送进城内,渐渐的也开放严重伤患、一般平民通过。带我们去的女生说,当时通道两端的出口每两小时开一次。再到后来,不仅装了轨道方便运送,更加装了电线、电话线、瓦斯管线,让城内可以对外联络,由于稍早提过地下积水的问题,其实所有管线通通装在一起是很危险的,但是这是赛拉耶佛唯一的生机。

 

 

tunnel

随著时间经过,这条通道的存在也传到赛军耳里,当时赛军为了攻下这条通道,朝民宅层层逼近,但最后都被波军打退,只能远距离对通道口疯狂扫射。我们从市区开车到机场约莫也要半小时,用走路就更不用说了。带我们去的女生说,一般平民要通过这个坑道必须跟政府、军人或是警察拿通行证,还要冒著生命危险走这么长一段路才能到通道口。即使通过抵达了安全区,敌军仍然可能从两边射击,安全区更是层层的山,能顺利通过坑道是一回事,通过之后是否能存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tunnelway

现在的通道已经被封闭,只剩下位在封锁区外的那一端20公尺住做为参观。当时的通道并不像图片中这么干净明亮。民宅主人自告奋勇提供自家做为通道出入口,战后也自己掏钱把这里做为博物馆,去年才刚把房子卖给政府。

 

 

tunnelhope

照片中这位女士是民宅主人的妈妈,当年不惧砲火坚持站在洞口等待出来的人们,并为他们送上水跟粮食。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也一样不住在这栋房子里了。

 

 

tunnelex

因为打通的这条坑道,才能让波军有扭转劣势的机会,让塞拉耶佛这个城市免遭屠城,因此又被称做Tunnel of hope。博物馆里陈列了当时挖掘情况的影片和照片,房子上仍然是枪林弹雨的痕迹,通道出来后可见远处机场飞机起降,来到这里才能真正感觉到战争如此接近真实且残酷的样貌。

 

带我们去参观的女生当时只有六、七岁,据说也曾经透过这条通道逃出去过,本来以为和自己的妈妈从此生离死别,但逃出去之后没多久就战争就结束了,于是她又回来。有人问她:「为什么还要回来?」她答:「这里是我的家。」我看著她,想起在城内看到满是弹孔的建筑和战争时街上满是尸体的情形,我想,家的意义就是这样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