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主要說了收件箱、項目、上下文和旗標,但是在放置好這些東西之後呢?要怎麼安排時間?

  • Defer(推遲至)

為什麼又要在這裡掛上單詞翻譯呢,因為只有搞懂單詞的意思才能更好的理解 Defer 的意思。翻譯中說,Defer 有延期、推遲的意思,那麼在 OF 中,說它是延期、推遲可行嗎?可行,但是不夠全面,因為它首先必然是作為一個事件的起始時間來用的。比如你添加一個動作:今天下午六點拿快遞,「拿快遞」這個動作被添加後,你在 Defer 一欄中添加時間的時候其實就代表動作的「開始時間」,如果你今天下午有事請沒辦法去拿,那麼點下面的「+1天」,就自動推遲一天,到13號;或者乾脆在時間欄里把日期改為5月12號,這裡所起的作用才代表「推遲至」。

那麼 Defer 跟其它軟體的起始時間有什麼不同?我們設定幾個動作:拿快遞1、拿快遞2、拿快遞3;起始時間分別設定為昨天晚上十點、今天晚上十點、明天晚上十點。

然後切換到我自己設定的透視「Today」中(關於如何設置透視的相關內容,後面會陸續講到)

可以看到昨天晚上10點的拿快遞1是處於激活狀態,而今天晚上和明天晚上的拿快遞2、3是處於未激活狀態,它們甚至沒有出現在你的透視之中,也就是說Defer所設置的起始時間可以讓以後才需要做的任務不出現在你的視線之內,不會干擾你的視線,不會擾亂你的大腦,如果你今天晚上有別的事情拿不了快遞2 ,僅僅需要把「快遞2」這個動作上點擊「+1天」,這個動作就會在明天才出現在我的「Today」透視中。而其它大多數軟體中,並沒有這個功能,它們往往讓你的所有任務堆積在一起,當你想要做點什麼的時候突然發現打開軟體就有一大堆任務等著你去做,這種時候你還要人為的去分析哪些事情要現在做,哪些事情要以後做等等。

同樣的三個任務放在 Wunderlist(奇妙清單)里是這樣的

試想一下假如你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堆積在一起,而你用的是 Wunderlist 這樣的軟體,所有事情不論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大的、小的、緊急的、不緊急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切事情都顯示在你的眼帘中,大多數情況下可能就什麼都不想做了,因為太多了。而每天面對這麼多的待辦事項,會憑空增加你的焦慮感,讓你認為任務多的根本沒有完成的一天,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事情太多 - 不想做 - 事情更多 - 更不想做。

  • Due(截止)

截止的意思比較好理解,就是一件事最後的期限,而在OF中,快到截止時間的事情會著重標識出來。

同樣以拿快遞舉例,假如快遞公司告訴你我們公司已經倒閉了,明天早上十點就要關閉所有的快遞收發站,你的快遞要是再不拿就永遠拿不到了,那麼這種時候就要用到截止時間 Due,從下圖可以看出「拿快遞」這個事件已經被以橘黃色著重提醒你馬上要到期了。

與此同時,OF的圖標上出現一個小「1」的提示,表示有一件事比較緊急或比較重要。

這時候可能有很多朋友就有了疑問,旗標也是如此嗎?我們去掉截止日期,加上旗標看看。

果然也是橘黃色,圖標上顯示的小「1」也一樣

那麼它們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想必大家還記得上一篇文章中的那張坐標系的圖:

大家可以給旗標跟 Due 的使用方式歸個類,看看對應的應該放在哪個現象?可能大家已經看明白了,旗標對應的是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截止時間Due對應的是第四象限「不重要但緊急」;而又有旗標又有截止時間對應的當然就是第一象限「重要又緊急」。而所有隻需要用Defer的動作則對應的是第三象限「不重要也不緊急」,正常情況下,拿快遞就是一個即不重要又不緊急的動作,但是如上假設這個快遞公司快要倒閉了那麼這件事就成了一件「緊急」的事情。

所以在使用 Defer 和 Due 的時候要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切不可所有事都放旗標,或者所有事都放 Due,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你感覺這麼多事情都這麼緊急都這麼重要,你又要從中選擇哪件事情更加重要,於是整個過程又回到了上面說 Wunderlist 這個軟體時遇到的情況,它同樣容易讓人產生焦慮,甚至導致看到真正重要和真正緊急的事情的時候也覺得什麼時候做都無所謂了,到最後放著一堆事但是一件都不想去做。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指望一天能做的了太多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每天安排少量的事情並且按照計劃做完就已經很不錯了。

PS.

忘了說,在使用截止日期 Due 之前,首先設定你認為截止時間多久算比較緊急,因為人跟人對緊急的看法不一樣。設置方式為:打開 OF 的偏好設置 - 日期和時間 - 即將截止時間,可以看到有7個選項,其中選項「今天」代表某件事發生的當天才會被 OF 默認為是緊急事件而用橘黃色的著重顯示來提示你去做這件事,而24小時代表某件事截止日期之前24小時已經能算緊急了,後面的選項同理。

  • 重複事件

相對於前面兩個,重複事件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每天起床疊被子這件事就可以設置為重複事件,如下圖設置即可,此處不多說

這裡著重要說的是一個包含了多個動作的任務的重複事件設定。比如說你每天早晨要收拾一次卧室,收拾過程為先疊被子,然後收拾書桌,然後掃地,而且你這個人打掃卧室的順序雷打不動。那麼先建立一個「收拾卧室」的事件,這件事由三件事情組成:「疊被子」、「收拾書桌」、「掃地」。

然後點擊「收拾卧室」這個項目,在設置中設置,類型選擇「順序」,這是因為你收拾房間的順序雷打不動,而「順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當你完成上一個動作,下一個動作才會處於激活狀態,而「平行」則代表三個動作同時處於激活狀態、「項目」「上下文」就按你自己的設定或者習慣分配、「完成上一個動作時完成」中打勾(意思就是當天下面這三件事都做完之後收拾卧室這件事就完成了)、Defer(推遲至)這個日期(其實就是這個項目的開始時間)就從今天早上開始,重複間隔設置為一天,而下面的三個動作不需要單獨設置開始時間和重複時間。

然後當你完成第一個動作「疊被子」,打個勾,「收拾書桌」這個動作被激活

完成第二個動作「收拾書桌」,打個勾,「掃地」這個動作被激活

完成第三個動作「掃地」,打個勾,三件事都完成後,「收拾卧室」這個母項目也自動完成,然後自動生成明天的「收拾卧室」這個事件,由於新生成的是明天才開始的事件,所以它們都處於未激活狀態。

The End.


PSS.

微信搜索公眾號:OmniFocus 關注該公眾號:

下面是關於 OmniFocus 的飯糰,長按微信掃一掃可加入:

weixin.qq.com/q/02W3Np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