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校園找不見幾個喜歡F1的,可能這個問題也不會有幾個人回答吧!15年開始接觸F1,短短三年F1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比賽,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動力,沒有錯過一場比賽,沒有錯過一個關於F1的消息,國內有關F1的報道並不算多,關注了F1中國大獎賽,每次收到推送的新聞都欣喜若狂,捨不得一次看完,甚至每條新聞看好幾遍,如今正在考研,每次累的時候看看之前的比賽,給我的動力無法衡量,更不必說我多少次夢見過開小漢的車!圖為梅賽德斯雙雄18義大利奪冠編隊巡航,漢密爾頓無限接近冠軍的時候爆缸,排位賽推車,里卡多冠軍激動,瓦特爾,還有車神塞納!


體育產業生態圈http://www.ecosports.cn

周冠宇8歲就愛上了卡丁車,如今19歲的周冠宇是目前最接近F1的中國人。

文/ 李 亞麗 編輯/ 曹 焱

「賽道極限時速379.6公里,2秒百公里的加速度,最高轉速19000轉,每秒150次點火,300次活塞往複。所有這些都不是冰冷的數字,轟鳴的引擎給人帶來的是最直接的血脈賁張。沒有臨門一腳,沒有終場絕殺,F1的緊張感以及對於身體極限的挑戰卻絕不亞於任何一項運動。」

這段描述F1賽事的文字,不禁讓人汗毛豎起。即便是至今還未看過一場完整方程式賽車的人,也可能對這「血脈賁張」的吸引力為之一顫。

在中國,和足籃排網等大項相比,賽車的關注度相對要小。雖然早在2004年F1就在中國設立站點,但十幾年過去,即便央視在今年重新入局,與五星、騰訊三分F1賽事版權,這個旨在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賽事似乎還沒有迎來明朗的春天。

背後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跟目前F1賽事中沒有中國選手有關。正如姚明之於中國籃球、李娜之於中國網球等項目的影響,或許這項長期以來被歐美人佔據高位的F1賽事什麼時候能出現中國人的身影了,什麼時候這項運動的關注度也就會慢慢起來了。

而周冠宇的出現,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可能。

離F1最近的中國人

2014年6月,15歲的周冠宇正式簽約法拉利,成為亞洲第一位簽約F1頂級廠商車隊青訓系統的職業車手。這個起點,似乎已經距F1近了一步。

15歲的周冠宇正式簽約法拉利

而遠在義大利馬拉內羅法拉利總部訓練生活的周冠宇,也在微博上,與國內車迷分享著自己加入法拉利青訓學院的四年間,目標直指F1的進階之路。

周冠宇的成長之路

在周冠宇的社交媒體上,很少看到與訓練和比賽無關的分享,用他經紀人的話說,「是不是覺得少了點19歲少年的輕鬆活潑感?」 似乎這個男孩在變成男人的過程中,已有意無意地將一個「中國夢」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用成績說話的競技體育原則告訴我們,周冠宇已然成為今天離F1最近的中國人。而對於這個目標所可能帶來的壓力,他卻表現出毫不猶豫的樂觀,「你肯定是有了一定的成績,大家才會這麼說,所以對我來說壓力倒不是很大,因為這也是我的目標,我正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以往在做《人間》選題時,除了一些標誌性事件,記者通常也會有意無意聊及被訪者生活以儘可能在行文時還原其真實樣貌,比如與朋友間的趣事、與家人的生活、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這時候,按以往的經驗,被訪人通常能舉出多個例子,且有詳有細,這讓喜歡「亮點」的記者,很是歡喜。

但這次,我們感到了挖掘「亮點」的挑戰,因為對周冠宇來說,訓練和比賽幾乎是他的全部,在義大利一個近「村」的地方常年生活,偶爾能稱得上娛樂的,也只是到附近的城裡去轉轉,以及一年一次的聖誕節回家。

和大多數同齡人相比,周冠宇放棄了很多,但他說,「從未後悔過」,而這樣的信念,只因一個在8歲時就已萌芽的夢。

你還記得兒時的夢嗎

1999年出生的周冠宇小時候一直生活在上海。有一天爸爸帶他去玩卡丁車,首次觸電,便讓冠宇對賽車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家人給他報了一個卡丁車俱樂部,這一來,冠宇平常在學校上課,每到周末就去俱樂部訓練。

有興趣不一定有天賦,但天賦的發現往往來源於興趣。

2008年,8歲的周冠宇開始參加卡丁車賽事,這一年他贏下了8場比賽,並獲得「年度最佳新秀車手」的稱號,從這一刻開始,他有了自己的F1夢想。緊接著在2010年,他又以八站八勝破紀錄,攬獲了全國錦標賽年度冠軍,成為中國第一位可以拿大滿貫的車手,也是拿大滿貫的最年輕車手。而這也意味著,他需要更高的平台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競技水平。

2010年,周冠宇以八站八勝破紀錄,攬獲了全國錦標賽年度冠軍

相比國內,歐美的職業車手青訓體系非常完善。從F4到F3,從F3到F2,最後才能從F2到F1。而在國內,目前最高級別的方程式是F4,而且競爭並不激烈,在中國拿了F4冠軍,在國際上也不一定能得到認可。

於是,在看到冠宇極具賽車天賦之後,他的父母毅然決定舉家遷往英國,支持12歲的冠宇一邊學習,一邊進行更為專業的賽車訓練。在這期間,他在草莓車隊(Team Strawberry Racing)繼續卡丁車生涯,並在Rotax系列賽中贏下了數場勝利。

周冠宇談到,初到英國的生活並不輕鬆,「如果沒有比賽,周中上學,周末去訓練。如果有比賽的話,周五就要去賽道。當時其實挺累的,如果周末去其他城市比賽,周日晚上就需要飛回英國,第二天一早六七點起來繼續上學。」

而作為新手,以及唯一的中國車手,周冠宇也曾表示會受到一些挑戰。「剛開始去的時候,大家會撞我。年級小,和他們一起跑這麼高級別的賽事,他們會瞧不起我的技術,所以會在技術上欺負、會在比賽當中擠壓,當我的技術上來了,總是在前三了,小孩之間很快就開始佩服我,私底下還是比較友好的。」

2013年,周冠宇連續攬下Rotax,ABKCS1 Rotax少年組的歐洲系列賽冠軍頭銜,並在9月法國薩爾布里舉行的Euro Max挑戰賽決賽中榮獲第三名。

作為中國車手,周冠宇在卡丁車項目上拿到了歐洲、英國以及全美洲的年度總冠軍之後,收到了法拉利青訓學院的測試邀請,並成功進入了法拉利青訓營。

很多人會說,周冠宇的成績主要來自其過人的天賦,他很認真,告訴記者,「如果想要成為國家或世界級的頂尖車手,第一,肯定是付出的努力,以及收穫的實力。當然作為運動員,也是要有一定天賦的,要喜歡自己所從事的運動。所有運動都是這樣,二者都必不可少。」

年紀很小就取得了很多優異的成績,讓中國人的面孔在國際賽車項目上逐漸被認可,周冠宇告訴記者,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賽車手,很多因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肯定是在背後下了很多功夫,經歷了一些別人沒有經歷過的刻苦。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就需要在訓練上更加用心。其次,好車隊也很重要。在法拉利青訓營,有很多經驗比我豐富的車手和工程師,我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這能讓我更快成長。」

「距離小時候的夢想還有多遠?」

周冠宇沉穩的音色突然提亮,「可能還需要2-3年,要走好每一步,不能太著急。現在處於中級的階段,如果在F3可以有好的成績,年度前三或者年度冠軍的話,離F1就很近很近了。」

周冠宇給了我們圓夢F1的希望,但事實上,離F1最近的中國人,周冠宇並不是第一個,圓夢,也遠沒有想像中簡單。

圓夢F1,一個國家的事情

2003年,19歲的程叢夫在3公里賽道上以每圈平均1分09秒的成績完成測試,被F1老牌車隊邁凱輪簽約,加入車手培養計劃,成為中國第一個簽約F1車隊的車手。但2006年,F1邁凱倫車隊通過媒體透露了可能會終止資助程叢夫的信息,原因是希望有中國企業和車隊一起承擔程叢夫的培養資費,但未收到回應,於是這個彼時離F1最近的中國人幾乎再也無法實現夢想。

2010年,荷蘭籍華裔車手董荷斌加入雷諾F1車隊,成為其2010年的官方試車手。但由於佩特諾夫的加盟,俄羅斯聯邦銀行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新賽季為雷諾提供一份一年約為1500萬歐元的贊助合同。贊助薄弱的董荷斌只能退而居其次,結果離F1正賽場漸行漸遠。

2012年,西班牙HRT F1車隊宣布馬青驊加入車隊車手發展計劃,並開始接受該F1車隊為其制定的培訓計劃。但不幸的是緊接著HRT車隊就進入了財政危機尋求易主。馬青驊也不得不在2013年轉投卡特漢姆F1車隊,同年,馬青驊駕駛F1賽車參加了上海站練習賽。可同樣基於資金壓力,馬青驊最終與F1之夢告別。

馬青驊

對於F1來說,在全世界僅有的24個車手名額中,只有15%的頂尖車手可以獲得車隊的全額資助,剩下的85%都屬於付費車手。這意味著如果不是家底超常殷實,或者有品牌商的贊助,要成為F1正式賽車手,實屬不易。

從過往的經歷我們看到,這些離F1最近的中國車手大都在「錢」的挑戰上止住了夢想。而這同樣也是周冠宇未來會面臨的挑戰。

作為體育產業中一個特殊分支,賽車產業是與汽車製造商高度相關的體育競技。許多賽車賽事的誕生和發展,都是滿足汽車廠商對於其產品、科技、品牌的宣傳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燒錢成為賽車產業的一個共性。

何況在中國的產業環境下,企業更傾向為流量大、收益回收周期快的項目進行投資,這也使得讓中國僅有的傑出車手步入F1正賽賽場,變得更加困難。

錢的問題主要來自國內企業層,而企業的冷漠則與項目的熱度息息相關。

周冠宇向生態圈談到,「一方面中國賽車起源較晚,和別的國家比起來,賽車運動的推廣也比較少。不過現在比前幾年真得好多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賽車,不管是從娛樂的角度,還是從專業的角度,關注這項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了。另一方面,因為中國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F1車手,F1是賽車運動中最頂級的一環,等到我們也有F1車手了,不管是電視媒體轉播,還是大眾,對這項運動的關注都會上漲。」

2018年4月27日,中國TECHEETAH鈦麒車隊(FE車隊)宣布正式簽約周冠宇做為他們的發展車手。目前鈦麒車隊在FIAFormulaE 取得了車隊總亞軍和車手總冠軍的成績,這也意味著中國賽車又向前邁了一步。

而對於現階段的周冠宇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F3車手間的競爭問題。「目前整體來看F3車手差距都特別小,排位賽、積分都非常接近,可能到了最後一站最後一回合才能確定最終的排名。」這種情況需要團隊和車手配合到非常精緻才能跑在前面。和這些世界最優秀的年輕車手在一起挑戰時,競爭非常激烈,所以除了自身實力,還需要點運氣。本賽季還剩下2站6個回合的比賽,周冠宇的目標就是穩紮穩打,跑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周冠宇曾在18歲接受採訪時說,「在我不比賽時,我都在儘力維持住一個正常18歲年輕人的生活和心態。」

聽他說,很喜歡Rap,自己平常也會Freestyle自娛自樂,忙裡偷閒時也會看看《中國新說唱》。

聽他說,也想玩社媒,「我偶爾和體能訓練師,或者車手學院的隊員一起錄小咖秀,放鬆一下。」

其實除了賽車,他也很喜歡籃球,「曾經很喜歡籃球,偶像是科比,後來他退役了,比賽就看得少了。我家裡所有關於籃球的東西,鞋子、衣服都是科比的。遺憾的是沒有現場看過他比賽。」

他有自己很喜歡的車手,丹尼爾·里卡多(Daniel Ricciardo),「他性格很友好,幽默風趣,愛逗大家笑。」

他認證的頭號粉絲,「是我的妹妹。」

周冠宇與妹妹

說到這裡,周冠宇突然一頓,「偶爾假期的時候,看到朋友們都在各種旅遊各種玩,但我可能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有的時候過年都沒辦法回國,可能這些時候會有一點點失落。但一想到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還是很開心。」

周冠宇8歲愛上了卡丁車,19歲的周冠宇是今天最接近F1的中國人。這樣一位有些穩重,又有些活潑,有些成熟,又過於懂事的少年,相信他的夢想,帶著我們的那一份,會不僅僅是靠近而已。

體育產業生態圈http://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01年生,看了9年(2009-現在)F1的老兒童來回答這個問題

F1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先來介紹一下我喜歡的看看有沒有同好,坐標是廣東某三線沿海城市

關注的比賽: Formula1和Formula 2(一群未來之星和富二代在比賽???)

歐洲F3(看好舒米的兒子和紅牛青訓的提克圖姆,當然還有法拉利青訓的中國車手周冠宇^0^~)

Formula E (TECHEETAH雙雄加油!!!)

WEC(豐田太牛逼所以沒什麼趣味性,可是有頭哥就夠了啊哈哈哈)

有時會看下WRC,刺激!

喜歡的車隊:

梅奔 紅牛 邁凱倫(掉粉邊緣) TECHEETAH(鈦麟車隊)

喜歡的車手:

費爾南多·阿隆索 (頭哥是我關注邁凱倫和WEC的唯一原因,巔峰時期和舒馬赫正面剛,開著GP2在F1還能拿積分的男人)

里卡多 (里大牙真的很可愛啊哈哈哈)

KIMI (表白那個愛吃夢龍,怒懟記者,沉著冷靜,冷幽默大師,香檳墩墩墩,Bwoah來Bwoah去,leave me along的斯帕之王-萊腫)

KIMI IS THE BEST IN THE WORLD!

之所以喜歡F1這項運動,是因為小時候看到了CCTV5(那年頭有線電視沒有五星)在播F1的比賽(記得是09賽季的澳大利亞站),瞬間被那絕妙的V8引擎轟鳴給吸引了(年紀小沒經歷過V10時代),驚呼wow!!!世界上還有這麼奇妙的東西。就這樣,我陷入了F1的坑,無法自拔。我的入坑賽季,巴頓男神(又一個深受麥田所害的人)駕駛著牛逼的火星車BGP001叱吒圍場並最終奪冠,直到現在我心中的神車還是BGP001沒變。

經歷了9年,F1圍場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消進站加油,石橋變成了倍耐力,V8自吸變成了V6 1.6T HYBRID,氣動設計越來越精密,DRS,KERS系統,HALO等等等等,可能有些車迷會抱怨比賽越來越無聊沒什麼激情,但我和大多數車迷一樣選擇繼續喜歡F1這項運動,但這個堅持並不容易。

比如在身邊想找個同好來聊聊天就足夠困難,同學們一問我喜歡什麼,我說賽車,他們的表情大概是這樣的

同學: 賽車,我知道我知道,就是那個AE86啊,在秋名山靈車漂移的那個。

我: 我喜歡看F1。。。

同學:F1是啥玩意???能漂移過彎嗎???

我:。。。

所以說這些年,我都是這麼過來的

同學玩洛克王國,我看F1

同學玩王者榮耀,我看F1

同學玩PUBG吃雞,我看F1

想想自己這麼多年沒怎麼和同學嘮太多嗑還是有原因的,只有F1粉絲群的朋友們才能打開我的話匣子(後來我才發現同學們非常喜歡我講的HUANG段子紅紅火恍恍惚)

我喜歡F1。高中讀的是全封閉的寄宿學校,兩周回一次家,而且不能帶任何電子產品進校。一般就是周六回家看完排位賽,周日沒看正賽就回學校了,周一就以查資料的名義在老師的電腦上查昨天的比賽結果,為了看比賽集錦還要去買吃的討好下偷偷帶手機的同學,為了看到比賽我也是費盡心思,不看是不可能的,都不能專心聽課了都。。。

我喜歡這項運動,也希望在中國,喜歡上這項運動的人越來越多,讓更多的人了解賽車運動的魅力和激情,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在這項運動當中。

今年我也要面對高考了,沒有太多的時間密切關注F1的點點滴滴了,但我心中的賽車熱是不會熄滅的。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廣東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系,我要加入廣工的FSAE(大學生方程式)車隊,參與到這項美麗的運動之中去,加油^0^~!!!

最後。。。出一波圖吧

今年的KIMI和明年的KIMI

索伯版KIMI,回到F1生涯開始的地方

紅牛明年改用HONDA引擎了,里卡多也要去雷諾了#sad#,塔炮和嘉斯利一定要給力啊打腫麥隊的臉,加油RIC VER GAS !!!

頭哥明年就離開F1了,也算是一種解脫吧(萬惡的麥隊),祝你在豐田和indy玩得開心,早日實現車手大滿貫(06/07年F1摩納哥大獎賽冠軍,2018年WEC勒芒24小時,還缺個indy500的冠軍)

樂扣啊去完成頭哥在法拉利沒有完成的夢吧

梅奔獨自火星的時代在2018年結束了吧

Formula E GEN1→GEN2(GEN2真帥)

發展迅猛的新興賽事,精彩程度不亞於現在的F1,第五賽季將有兩個中國分站賽(香港和三亞),然而。。。我高三#sad#

純手碼字,謝謝大家觀看我的小學作文

#完#


第一次接觸到F1是在2002年電視上看的摩納哥站,那時候還在念初一,很難解釋為什麼在旁人看來就是繞圈跑的運動,在我看到第一眼後就愛上它了。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周末於我最具有儀式感的事情就是在電視機前擺好方凳,準備一包薯片,再沖一杯速溶咖啡,等著F1的轉播,即使是深夜場的比賽也不會錯過。

進高中後的第一年,F1終於來到了國內,那時候是不敢和父母提去現場看比賽這種要求的,但比賽周的周五在學校旁邊商場看到個身穿法拉利隊服的老外,一下覺得自己離這項運動又近了些,激動了好久~高中三年最大的夢想是能念同濟的車輛工程,那會兒默寫全年所有賽道是基本功,甚至上課還會很逗逼地開腦洞自己設計賽道。高考填所有學校的第一志願都是車輛,可惜最後還是沒能如願。

進大學的第一年是不允許帶電腦的,寢室也沒有電視,為了能「看」2007年的收官戰,我和高中同學綁定了密友包,通過打電話聽直播的方式見證了Kimi加冕,興奮到一晚上都沒睡著。大二轉專業失敗,心裡想著要做些什麼祭奠一下自己的車輛夢,於是理論力學的小論文寫的是V6引擎的震動分析,記得當時微分方程算到懷疑人生。。。08、09賽季有幸去圍場當馬修,尤其09賽季在P區入口的站點,練習賽看著ROS進站衝進緩衝區,推車的時候感覺他的眼睛好亮好有神。那年正賽大雨,庫比卡在最後一彎追尾特魯利,賽車直飛衝天的一幕就在眼前發生,當時整個人都懵了。出動安全車後,我興沖沖地把庫比卡的鼻翼扛走,而賽道上的小碎片則被我撿回家留做紀念了,哈哈哈。另外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OURF1社區,那時候還女朋友一起負責翻譯每站比賽的數據貼。

所以對F1對我有多重要呢,大概算是人生一個階段所有夢想和努力的起點吧,順著它能拾起一大串有趣的回憶。


謝邀。說一些個人經歷,敘事有點混亂,因為太雜了,請見諒。

我1999年生,2002年第一次看F1,我老爹帶著我一起看的。當時什麼也不懂,只知道那輛純紅色的賽車總是能奪冠,那位車手叫舒馬赫。

記憶很久遠很模糊,關於F1最早的清晰記憶是2003年日本站,舒馬赫絕殺萊科寧拿到第6個WDC(只記得衝線)。2004年開始,我每場比賽只要有時間就會看,現在想起來感覺蠻幸運的,趕上了舒馬赫時代的末班車,見證了那個輝煌的年代。

當時每場比賽只記得一些個別的經典鏡頭,再加上後來補檔把F1六十多年的比賽wikipedia和一部分視頻補了一遍,所以記憶疊加,很難確定我看的最早一場比賽是哪一場。

也是由於這樣一個經歷,我成為了法拉利車迷。2005年法拉利突然崩盤、2006年大舒退役、2007年kimi的絕地反擊、2008年馬薩永遠的遺憾、2009年馬薩的受傷以及法拉利的再一次崩盤……每一年都是那樣記憶深刻,每一年,都希望法拉利能贏,可是,總等來失望。不過還是Forza Ferrari。

影響:

對F1的巨大興趣讓我補習了一下F1的歷史,翻譯了一些紀錄片。也引導我走上了現在這個發展方向(說白了就是搞內燃機的),如今在學校里是汽車協會的副會長,專精賽車史。在學校車隊身兼數職,也是車手。

以F1為契機,我接觸到模擬賽車,認識了一些很好的朋友,以及一些賽車界大佬。F1也把我拉進賽車這個巨坑,現在關注的比賽非常廣泛(DTM和勒芒看多了,結果變成Audi Sport粉)

大概將來會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吧?成為設計人員什麼的。

感謝大家閱讀到這裡。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NO RACING NO LIFE。

配圖是法拉利F2007的鼻椎

再配一張我們今年的車


F1在中國的地位很是尷尬。與其他幾個最重要的單項賽事(世界盃足球賽,美洲杯帆船賽)一樣,中國在這項運動中的存在感相當稀薄。

究其原因,包括缺失的賽車文化,和落後的汽車工業。

但這並不影響F1成為我最喜愛的體育賽事之一。嗯,僅次於世界杯歐洲杯,歐冠西甲英超,網球四大滿貫,以及NBA…

即便如此,能保證每場排位賽(第三節)和正賽必看的國內車迷,我的身邊恐怕還真找不出第二個。

很多時候人覺得F1很無聊,不過是繞圈圈,表面看起來熱鬧,一場下來沒幾個超車鏡頭,實在沒大意思。

說這些話的人,我敢肯定他也一定沒看過納斯卡和印地500。

一個不懂賽車文化的人,甚至自己開車過紅綠燈起步都磨蹭半天的人,你跟他談F1,不扯嘛。

我最早也要追溯到初中時代(18年前)開始著迷F1的。那時網路也不發達,央視還未開始轉播F1。看的是香港的ESPN衛視體育。

你要說那時一個懵懂的孩子懂什麼是賽車文化,那也是搞笑的。那時的感覺就是,麥克拉倫賽車真的很酷,基米萊科寧真的很酷。酷酷的萊科寧駕駛著酷酷的麥克拉倫,卻總是充滿著酷酷的悲情。

我不喜歡舒馬赫,可能是因為他太強,強到有點Bug。正如我也不喜歡那時的阿加西和後來的費德勒,也不喜歡那時的巴西足球隊,自然也不會喜歡洛杉磯湖人。

在F1的歷史上,永遠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人更重要還是車更重要?

2000年左右,我認為人車各佔50%。在那個經典三大車隊的時代,好車保證你拿積分,牛人幫你爭奪總冠軍。

後來央視開始轉播F1了,好像合同一簽就是N年。F1也來到上海了。程叢夫等人也無限接近(其實相當遙遠)的要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F1賽車手。那幾年F1真的在中國走過了幾年甜蜜的日子。

但我倒覺得,F1本身卻進入了黑暗期。

先是每年一大堆規則的修改,排位賽規則一改再改。(直到如今排位賽依舊無趣,前兩節排位賽形同虛設)。

接著米其林普利司通的輪胎競爭宣告結束,所有輪胎由倍耐力一家提供。

又接著維修區進站之更換輪胎不加油,讓正賽的策略性大大降低。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冠軍懸念越來越小了。

英美、雷諾、紅牛先後憑藉「火星車」統治整個賽季。F1的世界冠軍之爭往往在第二次回到歐洲後就很快失去了懸念。

我不是說巴頓,阿隆索,維特爾不優秀。我只想說換成卡西基揚開上他們的車,他也能拿世界冠軍。

在這一時代,車變得無比重要,這項賽事卻失去了應用的刺激。

不出意外的,央視退出了,如今的上海站F1也是冷冷清清。F1再次成為了中國體育迷心中的少數派選擇。

但好在,我們還有足夠的青春等待。漢密爾頓和維斯塔潘,很多人不喜歡他們,恨的他們牙痒痒。但這項賽事太需要他們。這麼說吧,年輕時的萊科寧風風火火,如今卻儼然一副「佛系賽車」的模樣。反過來,年輕時你就當了博塔斯和里卡多,等混了幾年你必然是巴里切羅和庫爾特哈德的模樣。

這兩年的F1重新變得好看了一些。好歹法拉利和梅奔能夠打成幾乎平手,紅牛賽車也不遑多讓。好歹幾處賽道的加寬讓超車鏡頭變得稍微頻繁了一些。好歹有維斯塔潘這個混不吝的孩子。好歹我們終究能看見是人而不是車決定了誰將成為世界冠軍。

F1,我愛嗎?都快年過三十了,就別煽情了。

但當五盞紅燈全滅,我的腎上腺素仍能瞬間激發。就像是駕駛的凱迪拉克ATSL,紅燈一滅,分秒必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