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章把露身者栖身的隧道命名为丧尸隧道,当天警方就去了清场,露宿者们又要流离失所。把露宿者称呼为丧尸,依我看有两重意义,除了觉得他们污秽,更重要的是藉这个标签把自己与露宿者区隔;他们与我不同的!


标签往往是自相矛盾

这几年香港已经有多个「被命名」的社群,最常见的就是「八十后」及「蝗虫」,被冠上这两种身份的人,基本上要为香港所有乱象负全责,成为社会问题堆填区。

在一个标签中,有时会蕴含一些自相矛盾的意涵,例如「八十后」一群懒惰和缺乏目标的年轻人;但「八十后」又同时是不脚踏实地,希望一步登天。不过拥有话语权的人要攻击社会上某批人的话,标签的意涵是可以随时增减,不用惊讶。


标签是政治工具

到底在一个社会中,谁有权强加标签到别人身上?就是看谁有较大的话语权。统治阶级当然有最大的话语权,他们不爽哪一类人,就开动宣传机器攻击。但有时被标签的不是活人,也可以是一些存在已久的事物,政府要改变它时,就会重新命名。

例如近日的㓥房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但我们向来称呼这种居所为板间房,改称㓥房就附加了一层负面的意涵,有利于政府/大财团日后强夺民产。

所以我们要时刻警剔,某一类人/事物如加上了新的称呼,往往就是政府剥削他们的先兆。政府第一步就是强加标签,让人们心理上先行接受,扫除日后推行政策、甚至恶法的障碍。


如何击倒社会标签?

不过被标签了并不是没有破解方法。一个标签是不能蕴含太多的意思,否则这个标签就失去意义。例如「八十后」这个标签快将饱和,即是指摘别人是「八十后」已经没有甚么杀伤力,反而会被其他人耻笑。

第二是扩大标签的影响范围,最好就是把批评者拖下水
,总之要这个标签失去区隔我们/他们的功能。这种看似无赖的策略,其实是最有效的,不断否认反而正中下怀。例如面对丧尸这个标签,大可嘲笑对方还不是跟自己一样。的而且确,香港有谁不是活在地产霸权之下?今天我要露宿,只是先行一步罢了!我们利益是一致的,要团结才能打破地产霸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