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会考是最后一届,考评局亦刚发表了「终极报告」,会考的历史任务正式完成。今次的报告对考生的批评非常严厉,直斥他们肤浅、价值观扭曲及不认识中国文化。

我对这些批评实在感到很吃惊,我怀疑考评局的高层知不知道自己在写甚么。有考生回答甚么是理想居所时,认为「志不在豪」已不合时宣,故会追求豪宅,考评局狠批为「是非观模糊,失却对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追求 」。

但现在地产商兴建的楼房,哪一幢不是豪宅?哪一幢不是以奢华为卖点?今年特首终于宣布复建居屋,但到了2016年才有第一批居屋落成,共2,500间,实在是太少了吧。有点常识的人,都懂得反问考评局,如果年轻人不追求豪宅,又可以追求甚么楼?

又有考生指危楼也是理想居所,因为塌楼惨剧中有青年勇救居民,同样被考评局狠批,但这也是一个无理的指控。现时公屋轮候册有一万五千个申请,官方公布平均上楼时间为三年,但实际上要六至七年,年轻人上楼更遥遥无期。

郑汝桦说,年轻人不应以公屋为人生目标,那青年们唯有以危楼为理想居所。在塌楼事故中青年守望相助,勇救邻居,难道不是体现中国文化?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我不明白考生这样答有甚么错,甚至怀疑考评局高层到底有没有读过孟子。

如果考评局真的认为考生表现差劣,他们应反省一下,为甚么他们会设计这些愚蠢的问题。我建议考评局高层试试踏出冷气房,重新认识香港现况。如果考生价值观真的扭曲了,只是香港这个畸形社会的必然结果,考评局指摘小圈子政府和大财团才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