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歷史上,留裏克王朝的伊凡四世是一個王朝巔峯時期的著名君主,一直以來,後世對他的評價始終是毀譽參半,故以伊凡雷帝稱之。作為羅斯人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他曾悍然稱自己是金帳汗國的自然繼承人。如何理解他這句在當時頗具震撼力的政治口號呢?我個人以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兩方面去理解。

其一,伊凡四世的標榜確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即在其年幼時執掌國家權柄的母親葉蓮娜?格林斯卡婭所在的格林斯基家族,與金帳汗國晚期權臣馬邁之間可能存在的血緣關係,(至於近來有學人指出,馬邁是漢人或契丹人的假說,因全無史料證據支持,我個人以為不足信。),儘管先輩自立陶宛大公國遷居羅斯的格林斯基公爵家族同樣也僅僅是自稱為馬邁後裔,然其自身雄厚的政治、經濟實力,和與留裏克王室的密切關係,已足以讓當時羅斯國內對其族源質疑的人士統統閉嘴了。

其二,伊凡四世時期的俄羅斯處於國力蒸蒸日上,加之其本人又野心勃勃、殘酷無情,故千方百計地四處擴張,成了伊凡四世的基本國策之一。在其統治期間,俄國順利地吞併了自原金帳汗國分裂出的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並對剩下的克里米亞汗國、大小諾蓋帳汗國、失必兒汗國大張撻伐,覬覦之心昭然若揭。而為了快速達到擴張領土、安定征服地各族部落的目的,伊凡四世有意識地突出了自己可能存有的蒙古血統,並一再標榜留裏克王室就是金帳汗國的自然繼承者,將恢復金帳汗國昔日的榮耀。

伊凡四世晚年的事業衰落,主要是源於其無法控制的貪婪和對國際形勢的準確把握。其悍然發動的利沃裏亞戰爭,把俄羅斯西面幾個一直對其警惕的鄰居逼成了反俄的同盟者,尤其是新當選波蘭國王的斯蒂芬?巴托里,始終對俄羅斯持敵視態度,(伊凡也曾出面競選波蘭國王,因此其與巴托里一直就是對手的關係),在巴托里糾集的波蘭—立陶宛、瑞典、騎士團等參加的反俄十字軍的持續打擊下,四處出擊的俄羅斯終於接連失敗,最終以求和的方式輸掉了利沃裏亞戰爭,這也是伊凡四世和整個留裏克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謝謝邀請。伊凡.瓦西里耶維奇,又破稱為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恐怖的伊凡,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854年3月28月早上7時病亡,終年54歲。其父親瓦西里三世病重時已定伊凡繼位,父親去世,伊凡四世幼年即位時,由母親暫時攝政,以攝政會的王黨為一方的權利之爭傾軋和謀殺迫害。1538年4月3日其母突然暴病身亡。年幼的伊凡成為孤兒。時令13歲的伊凡四世在危急中突然叫衛兵逮捕了反對派。才平息了爭權事件。

1546年12月伊凡開始親政,次年1月16日伊凡登上王位,正稱沙皇。雄心勃勃的少年沙皇開始推行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加強中央集權,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1547開始,伊凡四世實行獨裁統治,建立沙皇專制政體,打擊地方割劇勢力,統一俄羅斯,建立了中央集權。

伊凡四世是當時莫斯科最優秀的演說家,是當時第一流的語言學家,是沙皇文化水平最高的作家,十分重視俄羅斯文化的發展。伊凡四世是個富有才智,英明能幹之人,在沙皇俄國的開國史上佔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另一方面,此人生長統治集權內部,在鬥爭極其複雜的環境中,自幼養成立志堅定和冷酷無情的性格,有很強的情忌心理,好激動、殘忍、對貴族的嚴厲鎮壓,13歲繼位就處死了反對他的世襲大領主,盛怒之下用手仗打死了長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驚駭和恐懼,"雷帝″的外號由此而來。

儘管伊凡四世在消藩時期的大舉殺戮造成國內政局動蕩,招致強敵入侵,造成慘重損失,但最終還是保持了國土獨立完整,並很快恢復過來,在劣勢中頑強抗爭,憑緒微弱兵力一舉專敗強大的克里木漢聯軍,使得克里木汗國一蹶不振。後來斯大林和波得都把伊凡雷帝當作榜樣,並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如何在陰謀和殘酷鬥爭中成長,如何加強中央集權,最後達到權利頂峯。


謝邀,伊凡雷帝。全名,伊凡?瓦西里耶維奇。俄羅斯大公瓦西里三世和第二仼妻子葉蓮娜的兒子,因出生時雷電交加,史稱伊凡雷帝。在他統治期間,對內強力削蕃,打擊領主貴族,強化農奴制,實行血腥獨裁,對外強力擴張,征服了多個汗國,使俄羅斯疆域大幅擴張,並自稱沙皇。因統治血腥,史稱魔鬼伊凡,或沙皇一世。

金帳汗國,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下的四大汗國之一。又稱察欽汗國,幅員遼闊,覆蓋俄羅斯公國。伊凡雷帝的母親葉蓮娜就是金帳汗國權臣馬麥的後裔,黃金家族成員,俄羅斯的"孝莊皇后」。

伊凡雷帝自稱其為金帳汗國的自然繼承者就是利用母親的血緣為其擴張尋找合法性。朱元璋推翻元朝後,金帳汗國也由於內部的分裂,逐漸式微,俄羅斯在伊凡大帝的強力統治下,利用這一旗號,各個擊破,開疆拓土。


伊凡雷帝把莫斯科公國因四處擴張走向大帝國邁進,為使自己在原屬全帳汗國領域站住腳又對其它小汗國吞併能名正言順,更何況自身就有蒙古金帳汗國黃金家族血統,他的祖奶奶好象是喀山汗國的公主對伊凡本人成長發展經歷起過重要啟蒙者有強大影響力和作用向他灌輸有重新統一己四分五裂的金帳汗國理想,使伊凡思想中就有統一理想,所以他自稱金帳汗國繼承者為自居,無意之中造就了成為俄羅斯大帝國開創者,但他更樂意讓自己成為成吉思汗意志理想延續的繼承者。


伊凡雷帝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以前莫斯科是蒙古的包稅人,也可以說是代理人。蒙古人自1284年以後,不再在俄羅斯駐達魯赤花(在俄羅斯稱八思哈,收稅的書記),而是由俄羅斯大公代替行使收稅的權力。十四世紀早期,在莫斯科人尤里與他的弟弟卡里塔時期,蒙古人給莫斯科人以俄羅斯大公的權力,負責向各大公國收稅(兼領大諾夫哥羅德),然後交給可汗,莫斯科人由此發跡。

以後雖然俄羅斯各公國為爭奪大公的權力非常激烈,莫斯科的大公權力也曾經旁落,但在大部分時間裡,莫斯科得到大公的權力。頓河之戰說是俄羅斯反對金帳汗國,還不如說是莫斯科人反對金帳汗國的權臣馬麥。頓河之戰後,莫斯科照樣的交稅。在金帳汗國脫脫迷失時代與權臣也迪該時代,莫斯科也在交稅。在金帳汗國分裂成碎片時,莫斯科收留了大量的蒙古貴族,在其國內的哈里木公國都是收留的蒙古貴族們。以後這些蒙古貴族成為俄羅斯貴族,在俄羅斯貴族中大致有19%的蒙古人,其中大部分是軍事貴族。蒙古人對俄羅斯的影響爭論不休,但蒙古人對俄羅斯軍隊的影響則是確定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作為蒙古人的包稅人與在北俄羅斯地區的代理人,莫斯科是稱職的與忠誠的。莫斯科最偉大的卡利塔大公時,俄羅斯特維爾公國曾經發起反蒙古人運動。卡利塔帶著蒙古兵把特維爾國夷為平地。另外蒙古人也比較忠誠莫斯科,中後期基本上都支持莫斯科人作俄羅斯大公,在莫斯科大公伊萬死後,只有兩個幼小的兒子與幼小的侄兒時,當時蘇茲達爾公想爭奪莫斯科大公的位置,但金帳汗國的木裏可汗仍令伊萬的兒子季米特里繼承大公的位置(季米特里就是後來的頓河之戰的英雄)。所以說莫斯科是蒙古人的代理人,伊凡雷帝這樣說,大致說得過去。


謝邀。不好意思!這方面沒有專門研究過,不過,看過一些如《河西走廊》等的記錄片,我能想像遙遠的西伯利亞,那縱馬馳騁的蒼涼與粗獷;胡笳聲聲,羌笛悠悠,馬背民族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場景下,血腥的屠戮與不屈的意志。


俄羅斯都是蒙古人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的領土其實就是蒙古人打下來的。。沒有蒙古人俄羅斯也打不過來亞洲的。。而且蒙古人統治俄羅斯四百多年造成了大量的混血的俄羅斯人,現在俄羅斯人身體裡面基本都有蒙古人的基因。。性格上俄羅斯人也和蒙古人一樣。。好戰崇拜英雄。。


放屁,俄羅斯就是俄羅斯,蒙古影響有限,要說影響歐洲影響很大。拜占庭帝國影響大,東正教從拜占庭來的。只能說俄羅斯被蒙古征服過,沒有留下任何文明,而且蒙古在歐洲逐漸被同化,最後分化很多汗國,最後的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直到18世紀末最後被滅。克里米亞是蒙古建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