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聚焦

  “油改電”是新能源車型在發展歷程中無法迴避的一點,就在中國新能源車型大發展之初,確實有個別企業爲了減少研發成本,將一些原來就有的燃油車改成了電動汽車。雖然獲取了國家補貼,但隨後一些安全隱患,質量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

  久而久之,很多消費者明白了其中的門道,廠商們也開始踏踏實實做正向研發,推出更好、更有科技含量的產品,“油改電”車型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到所剩無幾。

  由於新能源市場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外資、合資品牌也都紛紛涌向中國市場,奔馳、寶馬、奧迪、日產、特斯拉這些“國際大牌”,誰都希望不要錯過中國新能源這個大發展的時期。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回在中國車壇成名已久的大衆,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1

  大衆的“猶抱琵琶半遮面”

  3月25日,大衆在珠海舉辦了“純電時代經典煥新”主題活動,帶來了三款純電動車型:朗逸電動版、高爾夫·純電、寶來·純電。實話說,大衆在中國佈局新能源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在去年纔開始,已經落在了衆多豪門的身後,這次能一口氣推出三款車型,本來是挺讓人挺振奮的事情,但當三款車亮相的時候,這點興奮的小火苗卻被一盆冷水當頭“澆滅”。

  首先從外觀上看,三款車型與現在的燃油版幾乎並無二致,除了換成了電驅動,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出來,“煥新”只是這樣?再看內飾,依舊跟現款差別不大,雖然空間沒有變化,還加了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等配置,但仍舊感覺沒什麼新意,畢竟這種配置在國產車上屢見不鮮。在動力方面,三款電動車型都搭載了功率達100kw的電機,什麼?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除了外殼和車內的一些配置,三款車的動力沒有本質區別。

  在發佈會上,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說明,這三款車都都來自大衆的MQB平臺,根據他的說法,該平臺能夠“完美兼容”電動車。雖然不能說跟燃油車同一平臺就是油改電,但“兼容”一詞大有深意,即是說該平臺並不是爲電動汽車專門打造的,就像當年的DVD光驅還兼容VCD,可是,能一樣嗎?

  整場活動,大衆始終沒有提及“正向研發”四個字,現在絕大部分廠商在推出電動車型時,都不會不提及這一點,爲什麼?因爲正向研發的電動車比起油改電不止研發費用高,而且兩者的調教和配重並不一樣。正向研發的車型都是一整塊電池平鋪在車底盤,而大衆的純電車型,電池竟然是異形的,而且處於燃油車的油箱位置,這在碰撞中真的安全嗎?顯然,正向研發的車型更安全,更專業,駕駛感也並不相同。沒有提及這一話題是大衆忘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在刻意迴避。

  最後看看續航,以這三款車的動力配備和電池情況來說,它們的NEDC續航里程也就在270公里,如果綜合考慮路況、天氣、空調、音響設備等使用情況,其綜合續航恐怕只有160公里左右。即便配備了動力回收裝置,也掩蓋不了其續航里程低下的事實。類似的續航,估計現在純國產車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2

  大衆目的到底是什麼?

  以上說到的種種問題,作爲專業的汽車廠商,大衆是不會不知道的,那爲什麼還要推出這三款車?騙補嗎?可能性不大,根據剛剛出臺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根據這三款車的續航里程,補貼並不高,參考現在三款燃油車的定價,即使補貼之後,價格也會很高,因此以騙補位主要目的的可能性並不高。

  依實際情況看,大衆的目的可能主要有三點:一是應付中國的雙積分政策。目前大衆的絕大部分產品是燃油車,推出純電動車可以使大衆在雙積分政策中減少損失。

  二是利用情懷“圈錢”。無論朗逸、寶來還是高爾夫,在中國都算是比較經典的燃油車,車主隊伍龐大,熟悉的人更多。用這三款改成純電車型,不止營銷方便,更可以利用中國消費者對這三款車的情懷趁機“賺筆快錢”。

  至於第三個原因,或許有些“小人之心”,但並不是不可能,那就是,中國只是個“試驗場”,中國消費者被當成了“小白鼠”。日前,大衆、戴姆勒和寶馬達成共識,將會全力推進歐洲電動化進程。大衆汽車的CEO迪思此前曾表示過,將大幅度提升大衆汽車集團的電動化攻勢,原計劃在10年之內推出50款純電動汽車,現在的數字提升了40%到70款。其純電動車型平臺MEB平臺,原計劃至少生產1500萬輛電動車,現在的目標被修改爲2000萬輛。

  同時,在發佈活動中亮相的另外兩款車,ID.BUZZ電動概念車以及ID. R賽車都是基於大衆的純電動車型平臺MEB打造的。這就是說,大衆並不是沒有純電動車平臺,在這種情況下,這三款專爲中國打造的電動車仍舊在使用能夠“完美兼容”的MQB平臺,除了節省成本,就是大規模試用在中國的銷售效果和使用效果,爲歐洲汽車工業的電氣化做準備。至少有一點可以相信,大衆是不會在其他國家推廣這三款車型的。

  3

  請不要喪失對製造業的敬畏

  大衆最爲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對很多中國消費者來說,對其還是很有感情的,高爾夫、甲殼蟲、桑塔納、捷達……衆多車型都被消費者津津樂道。然而,畢竟一家汽車廠商,不能總靠情懷活着,沒有與時俱進的勇氣最終再強大的生命力也會逐漸失去。

  大衆的電氣化佈局已經落後,但是中國有句話說,“好飯不怕晚”,在這種境況下,更應該踏實做好每一款新能源產品。不論設計還是製造,都應該拿出誠意,真的做到“煥新”,而不是將剩菜回鍋。作爲一家全球汽車製造的豪門,大衆更不應該濫用這種好感。

  這次同時推出三款油改電的電動汽車,表面上看是在忽悠消費者,實際上就是大衆在一點一滴的喪失德國企業對製造業的敬畏之心。這麼說或許對德國的製造商們並不公平,畢竟大衆只是一家企業,但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大衆無疑是德國工業的代表。“排放門”已經讓歐美消費者對大衆產生了質疑,而“油改電”或許也會讓中國消費者對大衆失去信心。

  最後說句套話,也是真心話,希望大衆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款產品,每一位消費者,在汽車工業大變革的時代,做好自己的本分。否則,必然會被中國市場所拋棄。

  我們的10W+和爆款文章

  汽車有智慧

  真實 | 啓迪 | 睿智

  雖然關注汽車,更關注

  新能源汽車的另一種可能

  關注Futurauto

  擁抱新能源汽車未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