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国历史画卷,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创业时,在征服天下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用人不疑,君臣信任;秦始皇是如此,大秦建立后王翦、蒙恬、赵佗还手握几十万精兵,这就是秦始皇的魄力;李世民也是如此,登基称帝后并没有剥夺武将权力,反而为其歌功颂德建立凌霄阁,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也有高超的驭人之术,笼络天下最精锐人才为其服务,他凭着就是君臣之间的信任,得臣心,称霸天下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曹操!

  都说曹操是奸臣的代表,三国分天下,刘备得到的是人心;笔者认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将曹操当作了反面人物,曹操能够傲立群雄,得到的也是人心;在打江山的时候,如果没有过人的领导能力,是很难把竞争对手比下去的。从曹操处理“叛臣”于禁这事便可以得知;于禁是曹营里的一名勇将,之前他跟随曹操作战,不料敌军投降复而叛,偷袭曹军;为此,曹军军心大乱,争先恐后各自抄小路跑回营区。此时,只有于禁带领的几百人没有乱,他从容的撤回人力,而且战退有分寸,部队也丝毫不乱。直到敌军追击的速度减慢了,这才松了口气。

  可在回营的路途中,他碰到了十几个百姓;这些百姓身上的衣服都全部被抢了,身上的伤痕也很多;一问才知道这都是青州兵干的。这群青州兵是当年曹操降服青州后,从青州黄巾军中精挑细选出兵来重新编制的,对他们也是加强训练。可是,曹操对这支军队比较宽容,因此他们常常生事,而这些百姓又是被他们残害的。

  对于他们如此败坏的军纪,于禁自然生气;他愤怒的说,他们和我们同样是属于曹氏,可却如此嚣张作恶。于是,就率领部下去攻击他们;可这些青州兵倒先一步跑回曹营,向曹操告状,说于禁想反叛;而于禁在击败他们后,回到曹营却没主动去曹操那里,只命令将士整顿。有人跑来跟他说,青州兵已经在主公那告状了,你赶紧去解释。可于禁却说,敌军现在还在后头,随时会追过来,我们得事先准备应付他们的措施。而且,他相信曹操的才智,并认为他一定会信自己。

  自然他也就没理会那些小人的诽谤了,还不慌不忙的安排将士准备应敌措施;等这些都处理好后,他才过去面见曹公,并把所有事情的说清楚;曹操听了以后并没有生他气,反倒夸他;说他在如此混乱中还能镇定整顿军队,讨伐暴乱,坚守阵地。如此气概真是让人佩服!而曹操也因此给他晋升职位,更为重用他。在乱世中,曹操用人分明,在自己未完成帝业之前,像极了一位懂得加分制的主公。

  而曹操和于禁君臣两人也是相互信任,曹公相信他不会在乱中叛变,而于禁也相信曹操为人智慧,不至于听信他人而除掉自己。如此,于禁才能从容地帮助他抵制敌军,事后才来洗白;而曹操也能让于禁进营整顿士兵,而不着急除掉。

  虽然曹操也曾中过反间计斩杀蔡瑁、张允致使水军无大将,遭到赤壁之战的惨败,斩杀华佗,除去许攸等事情外,但是从曹操不杀关羽,重金从匈奴赎回蔡文姬,还有典韦誓死效忠以性命挽救曹操于危急之中……等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曹操洞察人性,洞察人心,以心交心赢得了人心,取得了君臣信任,一代枭雄曹操将“用人不疑、君臣信任”用到了极致,这才是他能够称霸天下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