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高智商罪犯,首当其冲想到的肯定是大毒贩刘招华了。

这家伙,之前因为一段话红过,也算是罪犯中的网红级人物了:

字可能看不清,我打出来一下:

我的毒品不给国内人消费,给国外人消费,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用病毒打开他们的大门,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话说的好听,但是他造出来的毒品,最后到底是卖到了国内,还是卖给了外国人,谁也不知道。

那为什么说他是个高智商罪犯呢?因为刘招华这计划,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高到可怕。这一点,就连抓捕他的那些犯罪专家们都感到啧啧称奇。

为什么说刘招华智商不错呢?因为他是国内第一个制作盐酸型冰毒的人。

刘招华这家伙,高二就辍学去当了兵,后来觉得当兵不赚钱,但是当时他已经转干,想要脱离军队行业,至少要15年时间,但是刘招华等不及了,干脆就贪污了一笔小钱,让军队把他辞退了事。

之后,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处于自身的兴趣,去台湾买了两本书《有机精细化学》和《大学有机化学》,照著书上说的方法,自己购买设备,制造出当时大陆第一批的冰毒。不过当时书上记载的那种制度方法味道非常强烈。看过《绝命毒师》的人也许有印象,剧中的老白每次制毒,都要开著房车到郊外,还要把衣服脱光只剩一条内裤,就是为了避免沾染上这种强烈的味道。

对于这种味道,刘招华非常的厌恶。加之他之前当过法警,知道这种制毒方法需要的原料之一麻黄素国家已经在加强管制,警方很容易通过通过查找麻黄素流向,找到自己,所以这个阶段,他并没有敢大规模制作冰毒。

当时制作冰毒的方法大概有80多种,刘招华在这些制毒方法中,发现了不需要使用麻黄素也能制作毒品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好是好,制作出来的冰毒却总有一种奇怪的黄色,看起来就像一坨屎。吸毒的人也是很讲究的,外形不好看,冰毒也就卖不出价格。刘招华这时候就想起歪点子了,假称自己要制作减肥药,找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教授请教,掌握了提纯冰毒的方法,最终找到了制造出纯度达95%的冰毒的方法。

后来刘招华就遇到了大毒枭陈炳锡。陈之前就与两个毒王有合作,后来那两人都事发被抓,陈炳锡就开始物色新的对象,与刘招华一拍即合。陈炳锡出钱,刘招华出技术,两人合力生产冰毒。等到案发的时候,两人已经在宁夏银川建起了1000多平米的毒品工厂,生产的冰毒已经达到11吨之多,超过了之前所有毒贩,成为当之无愧的新中国制毒第一人。

刘招华1998年的制毒方法,反应的机理上来说并非首创,但在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合成与结晶的工艺上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顶级的,世界范围内恐怕都算得上是第一人。

不过嘛,纸包不住火,干制毒这种勾当的人总有失足落水的一天。事发之日,刘招华正在广州,整个广州城都布下了天罗地网,各个出城的地方都设下了关卡,但是愣是没有抓住刘招华。直到多年后刘招华最终落网,警方才得知刘招华当时的脱身方法:他看到满城都在抓捕自己的警察后,从路边偷了辆自行车,优哉游哉的骑车出了城。

后来的逃亡生涯中,刘招华在青岛卖过彩票,自己不时也买点,中过百万大奖;去桂林参与西部大开发,带领当地村民植树造林,和县长之类的官员关系也还不错;更夸张的是,这货居然还因为见义勇为,上过《桂林晚报》!

可以说真的是很佛系了,完全没有一旦跑路的人该有的紧张惶恐好吗?

最有意思的是,刘招华在跟人吃饭的时候,可拿到了电视上发布的通缉令,他还笑著问一起吃饭的人,那个人长得像不像自己……

当然,再聪明的毒贩,只要触犯了法律,终究还是难逃最终的宿命。2005年,逃亡9年的刘招华被警方抓获,2009年9月15日,刘招华被执行死刑。这个建国以来最传奇的毒贩,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应得的结局。


中国有高智商犯罪,不过很多案件都不会爆出来我们看到的只是破了案子的,比如1.6南京枪击事件就属于一个典型的一个极其恶劣狂妄而且有预谋有策划的抢劫案,犯罪分子也是流窜多个省来犯罪

是白银连环杀人案,虽然谈不上高智商,但是凭借著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当时条件有限,从1988年到2002年十四年里面杀害11名被害人,最后还是被抓2018年3月30号被判死刑。

李洪涛案件,先是伪造诈骗,然后被抓,被抓的时候并没有紧张,而是兴奋,因为从一开始就研究越狱了,上演了一场真人版侠盗飞车,第一次越狱成功,成功之后并没有逃跑,而是跑到小女朋友那边厮混,又被抓住,第二次是公然和提审民警说如果三个月不处理他还会跑,结果真的跑了,跑出去以后还和办案民警通电话说自己胜利了

第三次被抓的时候他已经知道结果了,在他知道结果的时候正在研究「无刷电机」,第三次判死刑的时候在最后一天凭借著自己的黑科技让自己逃过一劫,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他出来以后决定帮助他所在的监狱改善管理系统

以上都是真实案件,也纯属个人看点,还有更多的案件不够写的了!点波关注不迷路


有。这个传奇的人物就是浙江大学电子系学霸李红涛。

曾两次成功越狱,在被判处死刑复核执行前一天完成专利发明立功成功逃过死刑。

首次越狱 因伪造印章被抓 趁警察吃饭逃脱

1992年,26岁的李红涛与同学邀一起开公司。但公司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李红涛完会不走寻常路去想办法筹钱,却伪造印章去银行转钱……而且还成功的骗到了将近20万元,李红涛与同学公安局抓获。被抓后的李红涛并没有普通人的惊慌,找到一个警察吃饭的空档就成功开溜。

逃亡路上也不像其他在逃犯一样过得胆颤心惊、穷困潦倒,没车就在路上找辆最好的车,利用高智商高情商加上工科宅的技术,轻松偷了一辆奥迪,甚至还在跑路过程中与一名大学在校生谈起了恋爱。

1992年6月19日,公安机关在其女友就读的大学校园内,将他第二次抓获。被抓获李红涛一五一十的交待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包括公安机关并不掌握的盗窃奥迪车的过程,可是当时的办案民警对其交待的情况并不相信。

为向办案民警证明自己的能力,再次越狱

  办案民警不相信李红涛交待的犯罪事实,这伤害到了李红涛高傲的自尊。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再次选择逃跑。经过一系列周密的计划,其忽悠了另两个犯人用自制的工具挖通监所墙壁,李红涛再次成功出逃。出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办案的警察打电话证明自己的胜利。

二次跑路途中故技重施偷了一辆标致牌轿车,可坐上去之后才发现这车是坏的。从地偷来的车里,他神情自若的招呼门卫过来帮他推车却依然没能成功发动。看到对面没多远有个汽车修理厂,车修好了他发动汽车扬长而去……

被判死刑,执行前一天完成无刷电动机发明成功获减刑

第三次被捕,李红涛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95年,在死刑执行期限的前一天,李红涛终于成功发明了「无刷电励磁电机」,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据悉,李红涛在申请专利时,化名为「杨红俊」。

  成功死里逃生的李红涛又有多项发明,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被自己坑了两次的监狱,李红涛还贴心的给了一个售后服务,与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技术民警共同研发了全电脑监狱监控管理系统。

以上就是中国这位牛人的经历,是不是比好莱坞大片的情节还精彩?


发现这个问题后,意外让普法君想起接触过的一起越狱事件,其过程可真特么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了……

1、未成年犯人意外越狱

这是发生在某监狱的事件,因工作原因,普法君跟该监狱的民警接触较多,当时该单位无论内部管理还是安全保障,在系统内都属一流。

可事情说来就来……

某年夏天,该监狱出事了:一名未成年犯人意外逃脱。

过程很神奇:监狱有十多米的高墙电网、带倒刺的隔离栏、各种报警设备等,一个小家伙怎么就突然不见了?

事后经过侦查人员反复查看,才发现这犯人居然从下水道逃脱!

说起来这货也是无语了,因为这家伙因抢劫入狱做了好几年牢,马上还有几个月就刑满释放了,结果在这关头他又整出这么一出幺蛾子。

2、网吧里上网被警察抓

犯人逃脱后,司法部门瞬间全城发出通缉令,将该犯人的基本情况公诸于众,希望市民发现后马上报警。

这伙计落网的过程有点奇葩:跑到网吧里上网被抓……

据事后普法君获得的消息,事发当天,这个未成年犯人像往常一样到监区放松,在过程中,他意外发现草坪处有一个下水道盖子,就突发奇想,这可不可以逃到外面去?

说来这些小孩胆子真特么大,城市下水道钻下去要死人的,可这家伙愣是想都不想,趁著管教民警不注意的空档,掀开井盖就钻了下去……

在下水道里,他凭感觉一直往前爬,稀里糊涂的,就爬到了监狱外面,然后他没事人一样洗干身上的衣服就到大街上晃悠。

转悠了一圈后觉得无聊,于是他就想去网吧上网,由于身上没钱,这货抓住一个小学生,找人家抢了十来块钱,完事了到网吧潇洒去了……

结果大家不言自明,落网了呗……

事后大家分析这伙计为啥能从下水道钻出去而人没事,大概一是源于该监狱下水道没有与社区下水道交汇,没有过多的有害气体;二是这越狱的家伙身材瘦小的原因,这孩子身高不足一米六,人可以在下水道里面钻来钻去不受影响。

此事之后,监狱的下水道全部封焊+上锁处理。

当时知道这事儿之后,我也是服了这伙计的胆量了,高墙电网他上不去,居然就想到钻下水道,太牛逼了。

不过,法律就是法律,事后这伙计加刑是免不了的了。


前一段时间很火的白夜追凶就很不错,有美剧风格,但是又有传统刑侦剧的套路,挺有看点的。一黑一白,期待第二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