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最終也未能躲開資本的圍獵。

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家全球最大的住宅地產開發商,未有控股股東、流通股佔比較高、股權極為分散、多年業績優秀。

2015年7月,一位在公眾視線中低調潛行的潮汕商人,撕開了萬科股權結構的一道口子,並逐漸釀成一場颶風,裹挾著各色人等去往無名高地,其間種種喧囂與博弈,墜落一地雞毛。

在過去的整整一年,「寶能系」控制人姚振華以槓桿資金已累計增持了其總股本的25.4%,穩坐第一大股東,並試圖改組這家企業的整個董事會。但是,他遭遇了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的堅決抵抗。以捍衛這家企業的品牌與文化之名,王石視姚振華為「惡意收購者」,他希望能團結管理層之力來獨立掌控這家企業的未來。

萬科過去15年的最大股東、大型央企華潤集團曾一度袖手旁觀,而如今雄心勃勃地希望最終重新奪回第一大股東。掌舵者傅育寧對管理層已極為不滿,他曾向王石發出最後通牒,但被置若罔聞。

數量龐多的中小投資者被裹挾其中,他們對自身權利未能得到保護頗為憤怒。牽涉其中的還有這家企業無數的利益相關者,他們包括企業員工、客戶、上下游服務商以及被融入數百億資金的銀行。

然而,更多的「圍獵者」正在進入。2016年8月4日,許家印掌舵的中國恆大(03333.HK)公告,已耗資逾91.1億元買入4.68%萬科股票,佔據第四大股東地位,成為繼萬科管理層、寶能、華潤、深鐵之外,這一事件的第五極力量。這家萬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早在今年年初就嘗試從「寶能系」中受讓部分股權,並表示隨時願意接手,當時未果。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在此事中,保持著剋制的態度。與多個監管部門均有接觸的知情人士告訴《稜鏡》,在分業監管的態勢下,對於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在萬科A(000002.SZ)的增持行動,保監會採取了默許的態度;鉅盛華通過九個資管計劃,以槓桿資金髮起的股權爭奪,儘管並未被斥違規,但證監會對此行為多有擔憂;「關鍵先生」傅育寧所掌舵的華潤集團在其中的角色,其主管部門,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是: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華潤的決定必須對其資產的保值負責。

2015到2016,橫跨兩個炙熱的夏天,萬科股權「戰事」的起伏吸引了整個中國商界乃至社會公眾的關注,而萬科之爭的走向與結局至今難以預料。

《稜鏡》近日面訪戰局中萬科、寶能、華潤等多方多位參與「戰事」的核心人士,希望還原此一載入商業史的經典股權爭奪戰截至目前的「上半場」。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這一案例將為制度建設提供典型的樣本。

姚振華的潛伏

在改革開放前哨深圳,潮汕商人姚振華是與眾不同的,他不喜張揚、神祕難測,在資本市場卻嗜血般攻城略地。這樣的角色在中國多數時候會引來不好的揣測,尤其是當他的對手是在中國商界頗受尊敬的王石。

2015年年中,中國A股市場遭遇「雪崩」。當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在奪命奔逃時,姚振華聞血而動。他搜尋整個市場,在2015年7月份首次舉牌萬科A,並於短短半年內通過二級市場連續增持,旋風般成為這家全球第一大住宅開發商的第一大股東。

今年46歲的姚振華祖籍山東,出生、成長於廣東潮汕,在華南理工大學攻讀了工業管理工程和食品工程雙專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年代裡,他創辦了一家蔬菜供應企業,並取得成功。如今,其所掌控的「寶能系」已涉及地產、金融等五大業務板塊,囊括十餘家實體公司,僱用了近7萬名員工。

2016年7月中旬,在深圳城中一家餐廳的包廂裏,接近「寶能系」的一位核心人士向《稜鏡》重複著其對於「姚老闆」的評價:「很厲害。」這位人士婉拒具名,「低調為好」。

上述核心人士描述稱,擁有一臉「福相」的姚振華多數時候都在辦公室待著,除了工作之外的唯一愛好是打乒乓球,但其保持對外界投資熱點的關注,為研究網路視頻行業,他還在稍早前通宵看完了電視劇《琅琊榜》。

曾獲選廣東省政協常委的姚振華,亦極為重視研究中國政府高層的政策動態,對一些重要的講話必須找來全文讀閱。上述人士稱,在公司內部一次會議上,姚甚至原文背誦了多段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這讓現場的高管們很詫異。

「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及前海人壽是此次增持萬科的兩大力量。一位「寶能系」旗下公司的老職員告訴《稜鏡》,在「寶能系」的大盤子裏,組建於2012年的前海人壽即使在內部來說亦是較為神祕的,與其他部門溝通不多;但是在內部各公司中,是成長最快,也是業績最好的,「充滿活力,戰鬥力強」。

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前海人壽的總資產已超過2018億元,這一數字較2015年年末的1559億元多出459億元。按照前海人壽的備案年報,該公司在當年營收315.12億元,(保險業務營收173.75億元),凈利潤30.98億元。

上述寶能旗下公司老職員稱,前海人壽的運營方式與資金投向亦與同行有別,它的急速成長甚至讓一些同行頗有意見,在一次銀行年度保險業務工作會議上,一位前海人壽的前職員即與一位在職職員現場針鋒相對,指責後者太過激進。

在舉牌萬科之前,鉅盛華及前海人壽並不是資本市場的新兵,其操作風格亦頗為剽悍,並屢有斬獲。

有據可查的信息顯示,在前海人壽成立之前,鉅盛華在2010年即大舉買入深振業A,前海人壽在2014年開始持續買入華僑城(000069.SZ),此外,鉅盛華還與前海人壽還聯手入主南玻A,三者最後都持續增持至第一或第二大股東。

王石雙面阻擊

讓姚振華本人站在聚光燈下的是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

2015年12月17日晚間,王石在萬科北京公司發表了一場內部講話,他陳述了自己與姚振華一次原本私密的深夜會面,他描述稱自己當面告知對方「你的信用不夠」,「萬科的管理團隊不歡迎你這樣的人當我們的大股東」。

這次講話文字全文當日晚間在網路上公開。

《稜鏡》獲悉,這次會面是在2015年8月份,主動方為姚振華,其請託好友馮侖希望約王石一見,此時寶能系已持股萬科A逾10%。在此次見面之前,王石曾親自率隊拜訪當時的大股東華潤集團,希望後者能出手增持,獲得後者應允,但同時被告知,國有企業增持股份有自己的決策過程,在經歷此前(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變故,傅上任後,華潤可能考慮「動作要慢一點」。

華潤集團隨後耗資約4.97億元發起兩次增持,短暫重獲第一大股東地位,但此後再無動作。

而姚振華一方,雖與王石的會面遭到了明確拒絕,但在往後的數月之間,繼續高歌猛進買入萬科A股票。在王石發表此次內部講話時,寶能系已持有萬科集團總股份的24.26%,穩坐第一大股東。

在王石此份講話被公開次日,萬科A午後突然停牌,宣佈「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稜鏡》從萬科確認,當時所稱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既非後來的引入深圳地鐵集團,亦非收購黑石旗下項目。

為阻擊寶能,萬科內部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王石尋求通過監管層的督促來逼退寶能,另一手準備則是萬科集團總裁鬱亮主導的重組方案。

《稜鏡》從接近王石的人士處獲悉,在當時,王石即已認定「寶能系」進入萬科並非簡單的財務投資,而是計劃對整個經營進行改組,並對董事會「整個可能要重新設」,而此時他尚不希望撕破臉,以致兩敗俱傷,因此,他奔走於監管層,謀求保監會及證監會出手,希望能對「寶能系」的動作予以約束。

與多個監管部門均有接觸的知情人士告訴《稜鏡》,對於「寶能系」以槓桿資金在二級市場對萬科股權發起的爭奪,證監會的整體態度是不支持,對於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在萬科A的增持行動,保監會的態度則是默許。

鬱亮則在尋求合適的重組方案,以股權增發形式引入深圳地鐵集團成為管理層最樂見也得到深圳政府表態支持的方案,但自始自終並不是唯一的方案。

王石內部講話的公開,尤其是「信用不夠」的指摘,對於公眾並不熟悉的「寶能系」殺傷力頗大,當時即對寶能的業務造成了影響。

上述接近「寶能系」的核心人士稱,並未預計到王石會發表這樣一次講話並公之於眾,這一講話對寶能整體形象影響較大,「一開始我們都不相信,我們都很震驚」,他告訴《稜鏡》,公司很多人當天整個晚上基本都在待命,等待工作安排,當天凌晨3點左右總部決定需要發一份聲明予以回應,這份王石講話次日發表的聲明,最後一句為:「本集團恪守法律,尊重規則,相信市場的力量。」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信用不夠」,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寶能旗下前海人壽的業務。上述人士稱,當時有很多前海人壽的合作單位,甚至銀行機構亦開始擔憂,一些客戶亦擔心問詢,甚至出現因此退保的情況。

傅育寧的「最後通牒」

王石或許並未想到,在他發表講話次日即做出的萬科A停牌決策,已惹惱了萬科戰局中的另一位「關鍵先生」: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

這位滿頭銀髮、舉止儒雅的央企掌舵人對家國利益與制度權威有不可低估的信仰。

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團總裁廖文良早年曾在一封主題為《愛國者終有回報》的內部郵件中,描述過他對傅育寧的讚賞。廖曾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招募了超過50位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並嘗試挖走當時剛剛留學歸國的傅育寧,後者彼時尚在招商局集團和三巴旺集團共同投資運營的一家物流基地工作。

但傅育寧婉拒了,告訴他:「國家需要自己」,並「絕不會拋棄自己的國家」。

傅育寧在2014年4月份從招商局集團總裁職務上被調任至華潤集團,履任董事長。

而自此,萬科與華潤的關係也發生微妙變化。

《稜鏡》從雙方的職員瞭解到,在過去的十餘年中,萬科與華潤存在著較多不成文的默契規則,雙方長期維繫良好的關係。比如,在萬科內部有要求不得聘用從華潤置地離職兩年內的員工,對於華潤置地不能「挖牆腳」;在一些重要地塊項目上,若是華潤置地看上的地塊,萬科不得從中爭奪,這亦是長期以來雙方心照不宣的默契;萬科的職員亦保持著對華潤集團員工的充分尊重,均以「領導」相稱,要求「要多注意一點,對他們尊重一些」。這種說法未能得到華潤與萬科官方的證實。

最初讓傅育寧對萬科管理層不滿的,是萬科在12月19日午後的突然停牌。他認為這一舉動未尊重華潤的股東權益:這份停牌公告以萬科董事會名義發出,而華潤集團委派至萬科集團擔任的三位董事實際卻均未被告知,更未參與決策。

這種不滿亦為後來華潤的舉動埋下了伏筆。

2015年12月19日停牌之後,以鬱亮為主的萬科管理團隊迅速開始找尋合適的重組方案,他們在不足1個月內即鎖定了同城深圳國資委旗下的深圳地鐵集團,開始進入重組預案的談判及協商階段,並最終計劃在2016年3月12日簽署這一合作備忘錄。

此前一天,3月11日,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傅育寧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直到這天晚上,他才接到了香港總部一位下屬的來電,告知萬科集團將在第二天與深圳地鐵集團簽署一份備忘錄。

這再次讓傅育寧極為不滿。下屬告知傅育寧,3月11日下午召開的萬科董事會會議,剛剛審議了萬科「2015 年度財務報告」、「2015 年度利潤分配及分紅派息預案 」等總共21項議題,但其中隻字未提有關和深圳地鐵合作的事項。

當晚,對於這位來電的下屬,傅育寧回復的處理意見為:「如果深圳市領導也很重視這次合作,就公佈一個備忘錄,但不要涉及股權交易,只談合作。」

同時,傅育寧當晚通過華潤集團財務總監對王石發出了「最後通牒」,並明確告訴王石,「希望萬科不要再次不尊重華潤的意見,如果你們執意還要這樣做(涉及股權交易)的話,你們將失去華潤對你們的信任。」

傅育寧稱自己的一貫觀點是,(萬科和深圳地鐵)簽協議雖然沒有約束力,但是涉及可能用股權支付對價,應該和董事會以及股東有一個溝通,但是連招呼都不打,就說他們合作了,萬科這種做法違反公司治理基本要求。

此時的華潤,雖未再度增持股份以謀求重回最大股東,但對於萬科引入深鐵集團的方案持保留意見,認為應從長計議。因為,此方案在攤薄寶能的股份同時,也將攤薄華潤的股份。

在傅育寧的「最後通牒」發出的第二天,3月12日,深鐵與萬科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並且,現場的照片很快見諸網路。3月14日,萬科A公告了與深鐵的合作預案,提出「擬採取以向地鐵集團新發行股份為主,如有差額以現金補足的方式收購地鐵 集團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華潤的不滿爆發。三天後,3月17日的萬科股東臨時大會中,雖對萬科繼續停牌投下了贊成票,但在股東大會結束後,華潤集團代表對媒體公開表達了對於管理層的不滿,並直接向深圳和香港的監管部門反映問題 。

在此之前,抵禦「寶能系」入主萬科的戰局中,華潤與萬科管理層一直被認為是同一戰線,而此時矛盾公開。

一時,外界嘩然。

3月19日,傅育寧在北京接受《稜鏡》專訪時向萬科管理層給出了「四句話「,稱華潤支持萬科發展,同時也高度關注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並責難「如此重大的事情在11號的董事會隻字未提,第二天就簽訂了一個又是股權對價,又是交易資產的規模,又是支付方式(的備忘錄),這合適嗎?」

開撕

作為萬科過去15年的第一大股東,當華潤集團公開表達對萬科管理層的不滿時,局面變得撲簌迷離。合眾連橫之說,甚囂塵上。

至此,王石、傅育寧、姚振華,在這場萬科股權戰局中,三方出招亦開始浮現出個人情緒。

矛盾焦點由「萬寶之爭」轉為「萬華之爭」,但是,《稜鏡》多方求證獲悉,在三方博弈中,自始自終並無牢固的兩者同盟。

在華潤集團與萬科管理層間的分歧公開化後,外界一度揣測寶能與華潤間實際上纔是同一戰線。此時,有媒體爆出早在春節前,華潤集團與寶能系雙方人馬在新加坡開會,商討萬科股份轉讓一事。但是,《稜鏡》從華潤獲得的消息稱,此事並未發生,華潤甚至隨後在內部做了覈查,在此期間華潤有哪些人前往了新加坡,但沒有發現差旅記錄。

而《稜鏡》詢問上述接近寶能系的核心人士,該集團與華潤集團的關係是否如外界所說的那麼緊密時,其答覆:「您覺得可能嘛?一個民營企業,一個是央企,華潤是大央企!」

儘管不存在傳聞的「新加坡會議」,但雙方的接觸的確存在。《稜鏡》獲悉,在公開表達不滿後,華潤嘗試接觸寶能,詢問收購其所持股份的可能,但未有結果。對於寶能所持有的萬科股份,傅育寧的表態是,從商業角度上講,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華潤也會考慮收購寶能持有的股份,但是不能強制。

彼時,寶能被認為承受了較大的資金壓力,可能尋求「全身而退」,而覬覦寶能手中的萬科股票的,不止於華潤集團。

一位知悉此事的人士告訴《稜鏡》,在2016年年初,恆大集團對萬科股權抱有較大興趣,並曾與寶能繫有過深度接觸,許家印面會姚振華,希望能轉讓後者所持有的萬科股票,並表示隨時願意接手,但最後未有結果。

由於華潤的反對,從深鐵重組預案3月14日公佈,到6月17日董事會就預案投票的這三個月裏,萬科管理層曾多方尋求華潤可接受的重組方案,但均未能成功。此時,深圳市政府不得不作為協調人出面斡旋,他們最後提出的、也是一度接近成功的解決方案是:萬科先按照重組方案引入深圳地鐵,再通過其他環節,由華潤集團重新回到第一大股東。

然而,對此方案,華潤集團在經過再三推演後予以否決,原因是「不具有可操作性」。

根本分歧未有解決方案,時間卻已到了6月17日,這場萬科董事會會議需要對引入深鐵集團重組預案進行表決。

直至會議召開之前一刻,華潤集團的三名董事仍然認為,只要他們三人全投反對票,來自黑石集團的獨立董事張利平棄權,那麼預案通過的可能性為零。在11名董事中,即使其他7名董事全投贊成票,也達不到萬科章程中「重大收購必須由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表決同意」的要求。

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到來自黑石集團的獨立董事張利平在投票階段會出現「迴避表決」,而不是棄權。表決剛剛完成,萬科律師宣佈重組議案通過,現場發生激烈爭吵。當日晚間,萬科公告議案獲得董事會通過。

這徹底激怒了華潤集團。一位華潤集團的高層告訴《稜鏡》,華潤有兩個沒想到,「一是以為議案被否決基本沒懸念,並未想到會有什麼爭議,會出現這種局面;二是更沒想到,吵這麼厲害他(萬科)還敢發這個公告,他(萬科)強行發布公告,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

但是,這場董事會會議之後,首先對萬科發起激烈挑戰的是「寶能系」。他們在6月22日向萬科董事會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並提出12項議題,要求罷免萬科所有董事及監事。

6月23日深夜,寶能與華潤集團更是先後發布聲明,措辭強硬反對萬科重組預案,並同時提出「萬科內部控制人」質疑。

對於「萬寶之爭」突然演變為「萬華之爭」,外界最大的疑問在於:華潤為何會從最初的「放任」寶能進攻,到轉而拒絕深鐵,重新謀求成為最大股東?這一轉變的背後動力何在?

8月5日,前媒體人秦朔的發表文章稱,華潤的轉變,是因為「遇到了非市場的壓力,央企喪失萬科第一大股東地位的政治壓力。」這一猜測並未得到華潤官方及國資委的證實。

《稜鏡》從權威渠道瞭解到,國資委對於華潤集團在萬科股權之爭一事中的要求是: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華潤的決定必須對其資產的保值負責。6月27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首次通過《稜鏡》對此事表態:「只要有利於深圳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我們國資委就支持。」

底牌

姚振華主動邀約與王石的那場深夜會面,直至如今都被描述為一場「朝聖」。

上文提到的「寶能系」旗下公司職員稱,在「萬科股權之爭」發生前,姚振華曾在內部一些場閤中經常表現出對於同城萬科集團運營的推崇,而姚振華本人對企業亦具有極為遠大的願景與野心。

然而,隨著股權之爭的愈演愈烈,「寶能系」提出議案,要求罷免萬科全部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

對此,上述接近寶能系人士稱,外界對寶能系的罷免提議有所混淆,他亦指責王石及萬科對此亦有誤導,「寶能的公告裏寫的很清楚,只是罷免你的董事和監事,不涉及你的管理層。」

無人確認寶能的底牌是什麼?

當《稜鏡》詢問的寶能系在萬科中的最終目的,他一臉嚴肅地引用了寶能答覆深交所的公告:「做』長期的戰略財務投資人』,從他的發展中分點收益」。

《稜鏡》從萬科方獲得的信息稱,「寶能系」最新向萬科提出的一個重要訴求,系希望由萬科來收購寶能地產旗下的多個地產項目,以地塊換股權或者注資。這一說法《稜鏡》未能向寶能核實是否屬實。

按照新華社在7月8日的報道中披露,「寶能系」分三個階段買入萬科:在2015年7月份之前,通過前海人壽保險資金購買,共斥資104.22億元(包括萬能險賬戶保費資金79.6億元和傳統保費資金24.62億元),持股萬科比例達到5%;第二階段為2015年7月份到9月份,前海人壽繼續增持,同時鉅盛華以自有資金約39億元,以1:2的槓桿撬動券商資金約78億元,購買萬科股票,「寶能系」此階段比例合計已超過15%;第三階段為2015年9月份之後,寶能繼續以銀行理財資金置換券商資金,以及以銀行理財資金成立投資公司這兩種方式獲取資金,繼續增持萬科。

2016年7月4日,逾半年之後,萬科A復牌。僅過一個交易日,7月6日,鉅盛華再度出手增持0.682%,此後數日繼續買入。復牌之後的三天裏,萬科股價下跌26%,但「寶能系」所持股本佔萬科A股已達28.83%,佔萬科總股本則達到25.4%。

寶能的彈藥尚有幾何?

《稜鏡》獲悉,在2015年底,當王石宣告對姚振華不歡迎時,外界一度曾擔心「寶能系」買入價格太高,資金鏈斷裂而無法繼續,包括恆大集團許家印等此時均伺機而動,面會姚振華,但姚卻告知客人們,自己並不擔心資金問題。

按照萬科A7月12日公告,截至當日,鉅盛華已將普通證券賬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9.26億股股票全部質押。同時,鉅盛華還將持有的南玻A5955.21萬非限售流通A股,通過質押式回購質押予中國銀河證券。

上述接近寶能人士稱,截至7月下旬,寶能系用於購買萬科股票所付出的自有資金超過90億元。2015年12月18日萬科停牌前,這一數字還是62億元。「資金沒有問題,還有很多子彈可以用。」

對於外界質疑寶能可能已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上述人士予以否認。他向《稜鏡》回應稱,寶能系自身甚至主動暫停了一些資管計劃,「因為我們沒需要那麼多的資金,去年也停了一些。」

對於鉅盛華作為劣後委託人的九個資管計劃買入萬科股票,萬科集團最終決定以舉報反擊,他們質疑這些資管計劃不具備讓渡投票權的合法性前提。《稜鏡》在7月19日獲得了這份逾9000字的舉報文件。

對此,上述接近寶能系人士向《稜鏡》予以反駁,他強調這些資管計劃沒有瑕疵,合法合規。另一方面,他同樣強調前海人壽的資金合法性。「你前海人壽所有的資金受保監會監管,寶能所有的資金在買之前都要經過審批;其次,萬能險資金購買股票沒有投票權更是沒有任何的挑戰性,包括投票權這都是國際法的慣例的。」

他分析稱,前海人壽的負債端與資產端都符合法規,且是健康的,「保監會每月都要查,保監會的網站上從沒有關於寶能的行政處罰。」

但是,《稜鏡》從一位審計人士處獲得的消息稱,在某一年,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中曾先後有三家入場對前海人壽做審計工作,「但沒有一家可以出報告,全部都撤了」。對此,一位審計行業人士向《稜鏡》分析稱,此種情況可能是審計師和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編製有重大分歧,亦有可能是一些重大的關聯方交易或股權變動、一些重大的對外投資是企業不願意披露的。

但是,這一消息得到上述接近寶能人士的現場否認。

被裹挾的「利益相關方」

6月27日,在萬科年度股東大會上,65歲的王石起身鞠躬道歉,以此回應現場一位中小投資者的責難:「這些年被你忽視的中小股東」。王石甚至為自己形容姚振華時用「野蠻人」一詞向對方致歉。

在接受《稜鏡》面訪的多位萬科職員的視角中,作為這家全球最大住宅開發商的締造者,王石一直被視為這家企業的精神符號與領袖,對於企業的未來業務發展,王石本人或許已並不重要,而他所希望維護的價值觀與文化在團結著這家公司。

一位萬科職員告訴《稜鏡》,在管理層受到華潤及寶能一致質疑的那幾天,王石曾到訪萬科位於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辦公室,安排到樓下接引王石的員工卻不認識他,導致王石自己在辦公室迷了路,最後不得不調用視頻監控才找到。

他說,「不認識領導」這種事情在萬科內部並不算什麼新鮮事。

對「寶能系」這一事實上的第一大股東,他們擔心的是,如果管理層發生大的變化,萬科文化是否還能維繫。上述職員稱,當得知寶能系提出罷免整個萬科董事會時,他所在的團隊幾乎都哭了,「感覺一直以來所有的工作都被否認了,對心裡衝擊非常大。」

在圍繞萬科股權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中,他們是被裹挾而捲入的利益相關方。

7月中旬,在距離萬科總部數十公里外的一間咖啡廳裏,一位萬科內部職員抱怨自己的生活被這場爭奪所裹挾,她說自己為了完成這一事件的相關工作,甚至連續3天都沒有時間去看一看自己還只有幾歲的孩子。「其實我作為員工,覺得現在就是被綁架了」,她抱怨稱,如今為應付此事所做的工作,並不能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與價值。

一位負責招聘的萬科職員告訴《稜鏡》,他剛剛接到一位已經收到萬科offer應聘者的婉拒信息,而對方告知的理由是萬科未來不明朗,不想去承擔未知的風險。

被動捲入此事的利益相關方還包括那些萬科的中小股東、萬科業主、客戶,甚至圍繞萬科這家企業的上下游。

一位萬科旗下住宅地產項目的業主稱,他購買萬科的房子是希望有穩定的物業服務,但如果萬科公司發生大的變化,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接受《稜鏡》詢問的一位萬科供應商稱,在與萬科的合作中,他認為因為未來會有一些不確定性,它會考慮要增加一些附加條件。

不僅僅是萬科,寶能一方同樣在事件的發展中被裹挾。「外界在誇姚老闆一步一步棋局都下得很好,認為這些都是提前佈局好的,其實,哪能一開始就能想好,都是一步一步被推到現在的局面。」上述接近「寶能系」的核心人士回憶,在進入萬科之初,他們並未想到過王石會公開地指責寶能「信用不夠」,讓此事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亦未想到日後自己會發出一份對萬科全體董事、監事的罷免議案,同樣引發萬眾矚目。

而低調的央企華潤集團,亦不得不承受以萬科獨董華生(微博)為首的指責和質疑:對於引入深鐵方案的阻攔,被認為「與敵為友」;與寶能的前海地產項目亦被大作文章,不得不公告澄清「一致行動人」嫌疑。

《稜鏡》接觸到的萬科、寶能、華潤普通職員中,當問及希望這場「戰局」是何種結果時,他們幾乎都脫口而出:「希望快點結束。」

然後,沒有誰能夠篤定這場爭奪何時休,它正在變成一個詭局。

本文首發於2016年8月2日 作者 劉利平

關注騰訊財經微信公眾號(finance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