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本人認為:

回答《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的關係,應該首先弄清一個概念,

即:我們不是專業學者,不是在寫專業論文。我們只要說清楚二者之間的關係就可以了。否則,洋洋洒洒去掉書袋,容易陷入所問非所答的誤區。

那麼,既然是問二之間的關係,當然要把二者各自的性質先說清楚。

1.《三國志》,是陳壽先生所著的一部重要史學著作。目前研究《三國演義》的學者,大都以《三國志》為基本參考資料。其它輔助資料還有《後漢書》和《咨治通鑒》。但這兩本學術著作的重點不在《三國》,只是對三國略有闡述,故稱它為輔助資料。

於是可以這樣定論:《三國志》是正史。

2.《三國演義》是小說。是文學作品。是作者羅貫中老先生依據《三國志》等正史的史料,經過虛構演繹加工提煉而成。

明確了上述兩點,就可以回答問題了。即: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的關係是:《三國志》是一部史學著作,是正史。《三國演義》是一部文學作品,是作者根據《三國志》等史學資料創作的一部小說。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輝,共榮共存。

那麼,既然先有的《三國志》,為什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反而後來居上呢?

答案顯而易見,是因為《三國演義》是小說,它熱鬧、有趣,尤其是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特別吸引人。再加上較高的藝術性思想性在起作用,能不受歡迎么。

而《三國志》是用文言文書寫的史學著作。雖然具有較高史學價值,但讀起來枯燥乏味,不具備相當的古漢語基礎根本讀不進去。所以在今人的印象中(專業學者除外),普通老百姓是不認知《三國志》的。

話說到這裡,自然會引出一個有趣的話題:

有大學生在電視台《品三國》節目中,曾當面提問易中天老師:您講的品三國,都是歷史的真實么?言外之意,如果不是歷史真實,那不就等於在講小說么!

易中天老師笑了。他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它是根據《三國志》的史實,虛構演繹出來的文學作品。我們所品的,是小說中的人物和事件。如果你偏要問它是否屬於歷史真實,那麼我也想問一下,什麼叫歷史真實?陳壽寫的《三國志》就是歷史真實嗎?沒人證明也沒辦法證明啊!

大學生當然也不是吃醋的。接著問道:按照您這個說法,歷史就沒有真實這一說啦?

易中天老師又笑了。他回答:所謂歷史真實,是根據現有史學資料,包括考古發現的文物驗證,再進行合理的分析研判所得出的結論。既使這樣的結論,也在不斷被新發現的史料所修正。也就是說,歷史真實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根據以上所述,再回到我們的問題上來。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的關係,就是真實和虛構的關係。

只不過,這個真實要加一個引號:是相對的真實,不是絕對的真實。


單從《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略知一二,《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而《三國演義》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首先我們從名字就可以知道《三國志》真!《三國演義》假!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整理的小說,可以理解為《三國志》同人爽文合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是羅貫中的這部小說增加了很多自己的原創內容,一些精彩刺激的打鬥場面,令人潸然淚下的感人畫面大受讀者的歡迎。

這兩本書一本是史書,一本是小說。《三國志》由史官陳壽整理所著,他在蜀漢任職時蜀漢並沒有史官,而當時魏、吳兩國都有史官。並且陳壽受到宦官黃皓排擠不得志。在後來蜀漢降魏後才頂住巨大的壓力完成了《三國志》。《三國志》以魏、晉為正統立場來寫,曹魏、司馬晉家都幾乎無任何貶義。而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這決定了兩者的很多不同。比如在三國志中,蜀國伐魏都交 「」寇邊「」,劉備死了也成為殂,而沒有用崩。

總得來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假,《三國志》是七分真。


《三國志》是三國至西晉時期的史學家陳壽編寫的斷代史,也是正史,是史學著作,因其編撰年代與史實發生的年代較近,所以時效性,權威性強,研究價值高。但史書一般乏味,閱讀趣味底。

而《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寫的小說,其性質為文學著作。或有參考《三國志》,更多為民間傳說。藝術源於史實卻不是史實,但正因如此,其可讀性強,流傳廣。

因此,個人認為《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是互相成就的:因為《三國演義》的寫成,《三國志》提供了大量資料,而寫成後的《三國演義》廣傳,從而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三國這段歷史。可能現在,去研究三國史的人,最初的興趣,就是從一本叫《三國演義》的小說里萌芽的。

注: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或片面。還望海涵。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不同之處在於:《三國志》作為史書,它記載的是史實,無論人物或事件都力求真實,還原歷史。《三國演義》作為小說,他是通過藝術加工讓讀者喜聞樂見易於接受。他描寫的人物有血有肉,感情細膩豐富,讓讀者喜聞樂見。它描寫的戰爭場面情節迭宕起伏充滿懸念,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視覺上的震撼衝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的關係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示了同一時代的相同事件。


《三國志》是陳壽受晉代官方的要求而撰寫的歷史事實記載,相對而言真實性和可信度都較高,是後世研究其時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社會發展的主要依據, 沒有藝術加工,沒有融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國演義》則是依託《三國志》的歷史脈絡,集成野史和民間傳說創作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特性就是可以根據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要求進行虛構和假借,所以它不是我們要尋找歷史真實事實的答案來源。

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就明晰起來:那就是《三國志》是《三國演義》創作的基礎材料和主要來源,但《三國演義》更富有文學作品的屬性,具有可讀性、藝術性和賞析性,而且作者個人思想表達也更突出清晰。


回答他們之間的關係,得先捋一下他們各自的特點: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記載三國(曹魏、蜀漢、東吳)時期的紀傳體史書。作者是西晉史學家陳壽。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作者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

如果說他們之間的聯繫的話:

那就是三國志是:1.三國演義重要的取材之源;2.為三國演義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3.把任務原型更加類型化;比如,劉備的義、諸葛亮的智等。

三國演義則帶動讓我們去了解三國志這部史書,琢磨演繹事件的可信度。。。

總之都是值得學習的優秀文化!


三國演義是基於三國志創作的小說。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演義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再創作,豐富了當時的事件以及人物形象。但要明確的是演義不是歷史,不能用演義里的人和事去探討歷史。

演義與歷史的出入很大,就關羽為例,作者就大膽的添加了許多內容,來突出人物形象。

1、桃園結義在《三國志》里就沒有明確記載。僅記載:先主--劉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如同兄弟一般,並不是結拜兄弟。

2、溫酒斬華雄。這是二爺比較高光的一段。為了展現二爺的絕世武功還搭上了一個倒霉孩子--上將潘鳳。實際上劉皇叔是沒有參加諸侯大會的,更別提弓騎手關某了。

3、降漢不降曹。《三國志》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是被曹丞相抓回去的,只是禮遇而已。

4、過五關斬六將。漢壽亭侯的另一個高光時刻,可惜關羽傳里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5、刮骨療毒。這是有據可查的,關將軍吃肉喝酒,言笑自若,確實真英雄,只是抄刀的不是華佗,只是普通軍醫,這也從側面說明我國外科手術在當時就已經很成熟了。

演義增加了這許多內容,極大的提高了可讀性,使得三國演義成為新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能因為虛構內容就否定一部作品。大仲馬曾說過:歷史僅是我掛小說的釘子。小說的魅力就來源於此。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相附相成,缺一不可交相呼應。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沒有什麼關係,或者說沒有好大個關係,要有點關係,也是後者與前者有點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成書時間隔太遠,《三國志》成書於晉代,《三國演義》成書於明清。

中國古代,史書曰「志」,或「記」,或「書」,譬如《三國志》、《項羽本記》、《宋書》,這些都是史書。而」演義」和」傳「,就是「小說」,比如《前後漢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

演義的」演」字怎麼來的,我理解,就是說書的藝人擊鼓打快板說唱歷史人物故事時,那一套能夠吸引眼球的表演一一連說帶唱聲情並茂且手腳不閑。啊,這麼添油加醋描紅畫綠地一搗騰下來,那些人物怎麼可能不生動,不出彩,不深入人心!

不過,你要研究歷史,了解某人,可千萬別根據演義,那樣會立馬掉溝里。那個「恃勇傲物」剛愎自用的關雲長,害得自己走麥城丟腦袋全家跟著一起死光光且不說,把荊州丟了不僅害了劉備張飛丟命,還動搖了蜀國的國本,這樣一個人該死不該死?說書唱戲的卻把他生生唱成了「」忠、勇、仁、義」的偉大形象,把他唱進廟裡去一一中國古代,能進廟的人,那可不得了。

後世康熙、乾隆皇帝都去關帝廟裡刷過存在感呢,小說家厲害吧。

還有那個東吳名將,英俊帥氣,膽魄過人的周瑜,演義為吹捧諸葛竟然把「有王佐之資」(孫權語)的周郎,寫得象個心眼針尖大的婦人。把人家氣得吐血死,他才開心。

《三國演義》成書時間,距三國時代,跨越一千多年,說書的(羅貫中)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唱就怎麼唱,沒人找他扯皮。但陳壽不一樣了,他寫《三國志》時,別說三國里的好多人還在,就是最高領導人,都是「司馬家的「,他作為已亡的蜀國那邊,當年的一個修志的幹部,敢亂說話嗎?

所以,真實性、權威性,當數《三國志》,它與《三國演義》沒關係。陳壽同志不認識、不知道羅貫中同志,硬要他們認識,那隻好再安排兩齣戲:「《關公戰秦瓊》,《陳壽與羅貫中在今日頭條展開激辯》。

(圖片源於網路)


《三國志》是紀傳體史學巨著,是生活在三國當代的著名史學家陳壽著作。完整地比較客觀地記敘了自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間由分裂走向統一的的歷史面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正史敘述,具有很高的了解歷史的史學價值和學術參考度。《三國演義》是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四大名著,享譽海內外。是根據民間流傳的歷史故事,增加了正統色彩,加進了作者的思想觀念,融合了各方的歷史事件的看法,並對文辭進行了相關修飾,形成了一部完整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野史小說。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國志》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東漢末年至西晉滅吳近百年間的一部史書,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列二十四史之中,為正史史書之一。

《三國演義》則是歷代人民根據《三國志》史書中的歷史人物故事,進行整改或傳奇先說、或演義故事進行流傳,至明代羅貫中根據三國故事進行整理改編成《三國志通俗演義》,即現在《三國演義》。

從書本性質來說,陳壽著《三國志》為正史史書。羅貫中著《三國演義》為根據歷史故事整理改編的演義小說。而《三國演義》的成書,則是晉到明中間歷代民眾根據《三國志》中的故事,加入當時人民的價值觀進行改編流傳的故事,收集,整合,改編而成。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關係是,演義根據正史故事在後世流傳過程中,加工整理改編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