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旅游总览介绍: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到马来西亚的槟城,

出发前一周才上网找槟城有什么好玩的,因为我们待在槟城四天,

想说就慢慢随性无目的的玩,就查了一些资料分享上来啰!

 

槟城最有名的就是乔治城,

它是遍布殖民地建筑的历史名城,俗称旧城区!

乔治市(英语:Georgetown),

位于槟城岛(槟榔屿)的东北部,是槟城的首府,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命名,

在2008年7月8日正式和马六甲州的首府马六甲市一起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仍保留浓厚的华人传统色彩,所以在这边说中文或台语都能通唷!

0623-1  

在网路上会常听到槟榔屿,其实就是槟城这个岛屿的名称。

槟榔屿位于马来西亚北部,以槟榔树多而得名。

槟榔屿原来只是一个荒岛,只有海盗寄居于此,

到18世纪末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兰斯船长发现,并向吉打国苏丹租借,

使这里一步步发展,其中85%为华人,其余是印度人和马来土著,

闽南话在这里很通行。

 

首府槟城,又称”乔治亚市”或”乔治城”,位于槟榔屿的东北端,

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国际自由商港和全国第二大城市。

这里充满多姿多彩的宗教和文化特色,

州立博物馆、艺术馆、佛教寺庙和清真寺遍布全岛,

 

反映了自18世纪以来诸多民族共同开发这个美丽岛屿的历史。

槟城植被苍翠,风景美丽,酒店建筑各具特色,风味小吃丰富多样,

还有可爱逗趣的恢谐壁画值得好好去走访槟城的古城镇─乔治城。

 

若想体验个中精彩,可先到爱情巷、Pitt街、King街及Carnarvon街等四处浏览;

入夜后,即可走到Chulia街及Campbell街,因为这里是夜市天堂,

各式各样的小贩摊档均在此摆卖,热闹非常。

Penang街以南的地段被称为小印度,

这里设有数间供应香蕉饭的印度餐厅及一间印度庙。

 

 

若要见识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特色,可以走到Beach街及Light街,

该处现更为国会所在地及金融中心。

 

1.槟城的历史

槟城是于1786年,由FRANCIS LIGHT莱特海军上校发现后,

代表东印度公司接收槟城的管辖权。

槟城州由槟城岛及半岛威省共同组成,位于槟城岛的乔治市是该州的首府。

当莱特抵达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岛屿,

但莱特将乔治市发展为免税港口,并鼓励开垦土地。

1805年,槟城成为孟卡的臣属地。

之后被升级为第四印度殖民政府,拥有和马德拉斯及孟买相同的行政架构。

1826年,马六甲及新加坡的管辖权转移到槟城,海峡殖民地于焉成立。

经济发展非常迅速,1816年乔治市设立了东南亚第一所以英文为教学语言的学校。



2.槟城的特产


(1)蜡染:

蜡染布在槟城到处可见,有个人设计品、布料、桌布、餐巾和装饰。

在槟榔律、莱特街和巴都丁宜的画廊可找到蜡染画作。

0623-20623-3 


(2)古董:

槟城更是爱好古董者的乐园,

南华医院街的古董市场里有许多古董店和古董玩意。

其实这里的古董市场建筑富有历史意义,建于一八八一年,

曾是中国南来女佣(即妈姐)的落脚处。


(3)锡器:

马来西亚以产锡驰名,不少游客都会买些锡器作为纪念品。

但这些锡器其实都不是纯锡产品,而是锡的合金。

像马来西亚的锡器,便是以97%的锡,

渗入3%的锑与铜,纯度甚高而且质优。

锑是微带蓝色的白色金属,既硬且脆,配合锡炼成制品,加添美观。



3.槟城的著名景点


(1)槟城大桥:

此桥是首相马哈蒂于1982年主持建桥打桩典礼,三年后完成,

由南韩现代珠式会社负责承建,1985年9月14日 通车,

可容纳五万吨船只行驶(桥中距水面约三十三米高),

连接了马来西亚和槟城的陆路交通。

其外观最特殊处,是高达二百二十五米的中央对称扇面线条,

是亚洲最长、世界第三长的吊桥,成本为八亿七百多万马币。

0623-5  


(2)乔治城:

乔治城是槟城首府,是一座19世纪的中古城市,有著浓厚的传统,

到处矗立的古老庙宇、组织会馆、菜市和老商店,令人回味。

康华丽斯古堡(Fort Cornwallis),是莱特船长首次踏足槟城的地点,

康华丽斯古堡所在地在18世纪是绝佳的军事位置,

从这里可以俯瞰槟城,北部的海域,并控制东部海滨活动。

古堡内有座从未开砲过的砲台,它是当年荷兰人餽赠给柔佛苏丹,

想借此讨好他以便顺利通过以取下麻六甲,然而苏丹不为所动,

因此这座砲台也被视为对皇族真诚的象征。

虽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所象征的精神让它从1603年制造至今,依旧闪闪发亮!

原本是木造的,1804年由狱犯改为水泥结构,

如今则有露天剧场、历史馆,馆内设有手工艺纪念品中心。

0623-6  

荷兰于1606年送给柔佛王的著名大炮也在这里陈列。

自古以来,当地渴望生男育女的不孕妇女,都会在炮管内献花,祷福祈子。

其次若沿南部大草场而行,可直达位于莱特街的槟州议会大厦。

0623-7  

这是以希腊圆柱为门廊的建筑物,建于19世纪,设计精雅,其前身为警寮。

州议会的另一端便是驰名的海边小食中心。

与市议会并排而建的是市政厅,辟有阳台可眺望整个球场。

以前这里的名门望族济济一堂,居高临下观看球赛。

0623-8  


(3)蛇庙:

又称青龙庙,位于日落洞路,建于1873年,是各类毒蛇的保护区,也是全世界唯一的蛇庙。

0623-9  


(4)张弼士故居:

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于1897年,

这是当年由广东殷商Thio Thiaw Siat 请自唐山的建筑师傅所建。

 

这座建筑物的基本形式体现了传统格式,

但在建造技术上却大量采用西方的建筑技术和风格,呈现了中西合壁。

例如内部屋身混和了西方多国风格。窗型揉和了歌特式与罗马式,

可是内部柱子却是维多利亚式;

不过在柱子上端和枋子本接时,却制造了中国建筑独有的木刻。

 


(5)观音庙:

于1800年左右建成,是槟城最古老的庙宇,有雕龙和石狮守护。

观音庙对面是一橦报馆大楼,此大楼原本是殖民地政府的鸦片及米酒的货仓及发牌照所。

 


(6)甲必丹武吉清真寺:

位于Jalan Masjid Kapitan Kling,19世纪初,南印度社区首领收集捐献,

从印度买入各种建筑材料兴建的回教寺。寺身土黄色、圆顶尖塔,

充满摩尔式的穆斯林建筑风格。

 


(7)亚齐街回教寺:

亚齐街回教寺的土地,

由苏门塔腊岛亚齐皇裔Syed Sheriff Tengku Syed Hussain Aidid捐赠,

于1808 年建成,是槟城最古旧的清真寺。

建筑型态反映槟城的混合文化社区,包括亚齐式、印度式和中式。

0623-10  


(8)极乐寺:

在东南亚被誉为第一大佛寺,耸立在亚依淡区,

建于1890年,历时20多年才建成。

整个寺庙用花岗岩依山而建,设计揉合了中国式、泰式和缅甸式的建筑风格,

寺顶是雕刻精美七层高的万佛塔,塔内供奉一千多尊贴金云石佛像。

四周环境有花园、亭台和荷花池,池畔有康有为题写的「勿忘故国」四字。

 


(9)蝴蝶园:

位于Teluk Bahang,于1986年开幕,是全世界首座热带蝴蝶展示馆,

拥有130多种的蝴蝶,共4000多集蝴蝶。

0623-11  


(10)龙山寺:

于十九世纪时有大量华人移居往槟城,

落地生根后便建立宗亲会和祠堂,其中以龙山寺为最著名。

传说原来的龙山寺的设计和规模过于类似皇宫的华丽宏伟,

曾招惹到中国朝廷的不满。

不知是巧合或因此而触怒天意,于建成后很快便被烧毁。

现时的龙山寺按原来比例把面积改细,但大堂依然气派不凡,

雕梁画栋全出自中国名家工匠之手,令人叹人观止。

0623-12

槟城拥有著优美的沙滩、古老的建筑、极富英式殖民色彩的教堂,

她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依然保有独特的自我风格!

相较于只有高楼林立,而没有自我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来说,

融合了中国、泰国、缅甸、印度等移民的槟城,以包容力展现了她的魅力,

像是眼里见到的「钟塔」,是英式钟楼与伊斯兰教圆顶混合的建筑;

嘴里尝的咖哩叻沙,是马来与印度风味激荡出的鲜美;

漫步于槟城里,时而听见中文,时而听见马来话,也会听到福建话以及印度话,

这~就是有著多样面貌的槟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