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单是走出去,其实也可以透过创造带有异国风情的生活空间,把旅行的氛围带回生活中。

家就是展现自己个性、喜好的最佳场所,每一个物件,都像是有著说不完的故事。

 

“是否有想过,脚下这块地毯,究竟有著什么样的来头呢?“

 

其实地毯不只是对于空间、生活机能都能带来相当大辅助的「家饰品」,尤其手工地毯,更是一件结合了艺术、历史、手作和当地生活脉络的精致艺术品。

地毯起源的原因已经没有人清楚,但许多历史久远的文明古国,例如伊朗(波斯)、土耳其、印度、埃及和中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令人惊艳的手织地毯工艺。

据说4,000年前、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已经开始从畜牧羊群身上取得羊毛,编织成厚实的毛毯。铺平在帐篷里的地面上,隔绝地面的尘土和湿气,也让脚在踩踏时感觉更舒适;或是悬挂在帐篷四周,阻挡寒气入袭。

渐渐地,需要大量人力、手工经验传承才能制作的地毯,不单只是为了生活的温和舒适,也开始出现充满艺术的一面。

就像英文中的红地毯(Red carpet)代表著最盛重场合,不管是皇宫或是寺庙,都能看到各式手工地毯的身影,一直到今天,精致的手工地毯也演变成为象征著「奢华享受」的工艺艺术品。

 

“跟著来自世界各地的地毯,来一场文化艺术之旅吧!“

 

第1站:波斯(伊朗) – 瑰丽地毯的神秘起源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块地毯,据信是距今2,500 年前、由波斯人制作的「巴泽雷克」(Pazyryk)手结地毯。1946年时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了这保存状况良好的大型地毯,现在珍藏在俄国列宁美术馆中,让人惊叹地毯的悠久历史,和简直超乎想像的细致美感和耐用扎实。

16世纪时,强盛的波斯帝国在阿拔斯一世(Shah Abbas I)主导下,组织专业工匠,专注于提升地毯的技术和设计,开始了波斯地毯的黄金年代。织造面体庞大的地毯,供清真寺,或欧洲宫廷、贵族和教堂使用…繁复做工、精致的设计和材质,让欧洲皇室贵族们惊叹不已,一直到今天,都是手工地毯界的第一把交椅。

 

但又常听人说波斯地毯分为部落、村庄、城镇三大类?怎么想买条波斯地毯感觉好像忽然变成地理课?

原来波斯(伊朗)地区自古以来有很多游牧民族聚居,不同部族都有著自己专属的的构图、用色和纹饰,使用羊毛(也有棉或丝)编织出展现自己文化的地毯,耐用度和收藏价值都非常高,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件,或是在部族间以物换物,成为另类的文化交流。

丰厚的艺术和文化,让波斯地毯成为世代传承的艺术品,从地毯名称里可以看出来源地和类型,也能一探每种地毯的微妙差异:

1. 部落地毯(Tribe Rug)

(PERSISK BELUTCH短毛地毯。)

● 由不同部落的妇女制作,生活中自用。

● 以世代传承、固定的几何图纹为主,也有织造者自己的诠释。

● 通常尺寸较小。

● 水平式织布机制作。

来源地:卡什加 (Gashgai)、楼利 (Lori)、噶贝 (Gabbeh)、巴克提阿利(Bakhtiar)、俾路支 (Belutch)、土库曼 (Turkman)、阿夫沙尔 (Afshar)、科利亚伊 (Kolyai)、夏荷莎曼 (Shahsavan)、哈拉马 (Yalameh)。

 

2. 村庄地毯(Village Rug)

(PERSISK HAMADAN短毛地毯。)

● 由定居村庄的妇女在家里制作。

● 传统几何图案为主,开始出现花草图纹,和丰富的颜色变化。

● 可做出大尺寸。

● 水平式或直立式织布机制作。

 

3.城镇地毯(City Rug)

● 通常由男性制作。

● 开始出现“构图/设计“,呈现比较精致的图案或织造技术。

● 花草图案或充满花园意念的繁复设计。

● 可做出大尺寸。

● 直立式织布机制作。

村庄地毯和城镇地毯的来源地一样:纳因 (Nain)、大不里士(Täbriz)、阿巴代(Abadeh)、设拉子(Shiraz)、穆德(Mood)、马什哈德(Mashad)、卡尚(Kashan)。

还有来自哈马丹(Hamadan)地区的地毯,也十分有名唷!

 

第2站:土耳其 – 多元风格融合而成的惊艳之作

13世纪时,马可波罗来到土耳其,在游记中写下了东方见闻:「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地毯只能在土耳其找到。」

土耳其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 编织地毯,最早是在中亚由突厥人(也就是土耳其人的祖先)制作,11世纪时传入位于阿纳托利亚(Anatolia)的塞尔柱土耳其帝国,当地的农村妇女使用羊毛、蚕丝,和土耳其特有的双结法(对称结)制作,特别坚固耐用,所以现在也常称为阿纳托利亚地毯。14世纪时开始出口到欧洲,精细手工和大胆的用色、构图,立刻造成风潮。

不但工艺细腻,同时因为土耳其位处欧、亚、中东文化交界处的特殊地理背景,融合了波斯(西亚)、中世纪塞尔柱风、繁复艳丽的中东风格到奥斯曼宫廷艺术,稳坐兼具精致艺术和多元风格的手工地毯宝座。

 

土耳其的拼接地毯也十分著名,带著敬天爱物的up-cycle概念,地毯师搜集阿纳托利亚地区的老地毯,经过修剪、清洗、重新上色等过程,最后再加以拼贴、修边、缝制,赋予地毯新生,也证明了土耳其地毯不但蕴含深厚美感,同时经得起时光考验的耐用特性。

土耳其拼接地毯的制作过程:

 

第3站:印度 – 华丽中更见温润细腻的杜丽地毯

南亚文化古国印度一样也以其华丽的纺织工艺著名,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服装-纱丽外,还有著不能错过的手工编织毯 - 「杜丽」(Dhurries)。

 

据说印度的地毯工艺最早是由来自波斯的织工引进,16世纪蒙兀儿王朝(Mughal Empire)的阿克巴大帝(Akbar The Great)在北印大城斋浦尔Jaipur建立了第一所地毯纺织工厂,从皇室开始领头,使得地毯工艺在印度各阶层受到极大重视,至今也让印度手工地毯成为比纱丽更为高档名贵的布织艺品。

与前几种地毯不同的是,杜丽通常以棉纱制成(也会出现骆驼或山羊毛等材质),有时还绣上真丝绸缎;类似波斯地毯中奇里姆 (KELIM / KILIM)地毯的无绒头织法,呈现出伊斯兰风格的花草、或带有现代风格的几何图纹。最特别的就是当编织图案初步完成后,地毯师们会用传统石磨技术打磨表面,略微磨去光泽,呈现出传统杜丽特有的柔和色泽和触感。

 

“手工地毯保养秘方 – 保持干燥,细心对待“

关于地毯,常见的迷思是保养非常费工,所以也常让人却步。但只要掌握几个大原则,其实手工地毯十分耐用,甚至可以成为传家之宝!

 

Step 1 – 保养

在整张地毯下使用地垫、保持地毯均衡,是平常保养的第一要件。

不但能够固定地毯、防滑,同时减轻踩踏时对地毯带来的冲击;定期把地毯换个方向,如果是可以两面使用的地毯,也要记得翻面,避免同一部位过度使用、磨损撕裂或褪色不均,就能延长地毯寿命。

 

Step 2 – 清洁

其实地毯清洁比大家想像的都简单,原来用吸尘器就能搞定。

每周至少顺著绒毛方向吸尘一次,就能防止尘土穿过背衬损坏纤维。地毯下方和经常踩踏的区域也要多花点心思唷。

泼洒到液体该怎么办?立刻铺上白色毛巾吸除水分,千万不要用力把液体擦揉进地毯深处,反而更难清理。记得一定要选用中性、温和的清洁剂(其实大多数时都只要吸尘器就很够力),最后一定要尽快通风晾干,让地毯完全干燥避免发霉。

 

Step 3 – 收藏

换季时收纳地毯该怎么处理?清洁、干燥、卷起,3大步骤就能够完成。

使用天然材质制成的地毯,在休息的时候也需要呼吸,卷起后使用透气材质(像是纸张、布料等)包裹,放在家中阴凉干燥的地方。千万记得要用卷成直筒状,避免折叠造成压痕、甚至裂纹。

 

“原来一张地毯竟然可以有这么多迷人的故事…沈浸在文化、历史和艺术氛围中,就像是一趟神秘的东方巡礼!“

IKEA近年的「东方地毯系列」,特别与伊朗(波斯)、土耳其、图博、阿富汗、摩洛哥、中国、印度和土库曼斯坦等地的地毯编织师携手合作,借由设立纺织中心或直接向制造者购买的方式,让当地工艺创作者能够在享有合理收入的状况下,专注传承这蕴含著丰厚历史文化的艺术创作。将这些充满原创设计、美得惊人的东方风情,带到每一个生活爱好者的家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