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收到「杭州交警」发来的简讯,通知我学习驾驶证明有效期不足4个月,也就是说,我的驾考资格快过期了。

想想有点烦,任由它这么过期吧,心里还是舍不得,好不容易考到科三,如果这时候放弃,那曾经流过的汗、挨过的骂,全都打了水漂,付出这么多,半点回报都没有,为自己不值。

但如果继续去学去考,也太折腾,还要回老家,要预约考试的日子,要等,要面临又一次考不过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又要挨骂。

一想起教练那张嘴,我就情不自禁抖三抖。

我是16年的暑假考出的科二,然后就来北京了,去年十月趁著离职待业的功夫回家,准备把科三搞搞掉,解决这个心头大患。

第一天,上车前我给教练发微信,给他打预防针:教练,我已经两年没握方向盘了,离合刹车在哪也都忘了,现在上车,要不要紧?

教练特别豪迈:啊不要紧的,很简单的,你放心好了,有我呢。

结果就是在我家旁边人迹罕至的马路上,教练的骂声一次又一次随风飘散:

「踩刹车啊!你没看到前面有车吗?」

「开过去啊!你慌什么?」

「这是什么灯?红灯呀!看到红灯么你就停下来嘛!」

「喏,绿灯了,还愣著干嘛,开呀!」

「啊呀,你这个人真当是笨死了!」

那天下午我被骂得很狼狈,也是第一次认识到:恨铁不成钢这五个字的重点并不在于让铁变成钢,而在于最前面那个「恨」字——要是杀人不犯法,我毫不怀疑教练会把我的头拧下来挂在窗前泄愤。

就这样在骂声中沉醉了四五天,我收到教练的微信,走,去考试了。

从我家到考场有50公里,我和另一个女学员一起,各开半程,一路惊心动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真的成为一个司机,手握方向盘以六七十迈的速度在省道上飞驰。

很多次我目光如炬看著前方,耳边传来教练的那句「胆子大一点」,我心里都在想:完蛋,在劫难逃了,今天怕是要死在这。

好不容易开到终点,以为终于能松口气,结果停车前我把车弄熄火了,到这时候教练已经哀莫大于心死,连骂都懒得骂我,换了句平静却杀伤力更大的话给我盖章——

「我哦,真的是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不会开车的男孩子,我真的是没想法了。」

我没接话,心里很气:怎么动不动就拿性别来说事?没这根筋就是没这根筋,我长得像是会开车的人吗?!

那次考试,最后果然变成了考场两日游,考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又熄火了,然后我就懵了,连怎么发动车子都忘得一干二净,这下两次机会都没了。

我心里那个恨啊,真的是恨,恨离合器克我的脚。

考官看著我,目瞪口呆,像是在看一个奇迹:小伙子,下次别紧张,加油!然后就把我赶下了车。

太丢脸了,明明是大路考,我却连车子都没开动。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反思,最后反思出了两点。

一个是:当初为什么要报手动档?明明现在的车都是自动挡,我干嘛非要犯贱去学个手动,被离合器玩弄于股掌?我又不去开赛车。

后来想想这个也不能怪我,驾校里面有句约定俗成的老话:女人才学自动挡,男人都学手动。翻译过来就是:学自动挡的都是娘炮。

教练当初陪我去报名的时候,估计压根也没想到我会有学自动挡的需求,直接简单粗暴按性别分类了,这才导致我苦海无边,想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好漂在了海中间,叫地地不灵了。

妈的,谁管娘不娘炮啊,自己舒服最重要,这样想来,老话对我根本没有激励作用。

所以要说有错,我错在无知。当初哪里知道现在的车都是自动挡,只以为手动挡才是唯一正道,要是能动动手指上网了解一下,摸清自己的需求,也不至于白白花了钱和时间,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

第二点是,我发现我是个鼓励型选手。

越说我行,我越行,要是一直骂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总不能辜负了别人的期待不是。

要是没有教练那些「忠言逆耳」,估计我现在早就摸到本儿了。

想明白了这两点以后,我后来打算及时止损:不回老家学了,在北京重新从头学一遍,就当吃一堑长一智了。

这次坚决要选自动挡,还要选一个服务态度好一点的驾校,再也不要花钱买骂了。

但直到今天我也迟迟没再报考,总想著开车这门技术,靠的是熟能生巧,就算拿到本,没有上车的机会也是白搭,见过不少朋友,驾照考出两三年,再上车的时候还是一脸懵。

既然来北漂了,买车开车是件暂时遥远的事,不如等时候到了再学,刚好无缝对接。

这么一想,我就开始怪发来的这条简讯,本来都做好了决定,现在又来撩拨我的决心,真是可恶。

过期就过期,反正近期是不想再学车了,谁爱学谁学。

一气之下,我把简讯左划,点击了删除。

哼。

作者:驴甲,一个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

微博:驴甲那个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