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89558/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憑《三杯茶》與村上春樹分獲2007年第11屆桐山環太平洋圖書獎。

  摩頓森1958年出生在 明尼蘇達,3個月時隨父母到坦尚尼亞,十幾歲又回到美國。他原為登山家,1993年,因救援同伴,攀登喬戈裏峯失敗,後被巴爾蒂人救起,從此和當地人結下 深厚情緣。為兌現給巴基斯坦窮困的村莊建學校的承諾,他辛苦奔走,歷時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建成60餘所學校。目前摩頓森是中亞協會的負責人。  大衛·奧利佛·瑞林(David Oliver Relin)是個遊歷世界的專欄作家,其作品曾獲獎無數。


跟隨者摩頓森的足跡,我們搭著貝爾福德卡車來到科爾飛,經過達蘇,斯卡都,可安村,來到過白沙瓦,瓦濟裏,去了阿富汗喀布爾,前往美國大大小小的洲去演講募捐。陪伴他在地下室學習各種知識,處理信件以及各種突發事件。陪伴他兩次解決了「法特瓦」(伊斯蘭教驅逐令),陪伴他認識了塔拉·畢夏(他的妻子),陪伴他一次次搭乘特價機票,從舊金山前往伊斯蘭堡,歷經56個小時,也陪伴他在瓦濟裏被囚禁8天。

一個美國人用自己的能力可以改變什麼?在9·11事件過後,很多人質疑他這樣做是否能夠對抗恐怖分子。而他說:「我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對抗恐怖分子,我做這些是因為我關心那些孩子。對抗恐怖主義在我的排序表上只能排上第七八位。但在那裡工作讓我明白一件事:恐怖主義不是憑空出現的,不是巴基斯坦人或阿富汗人突然決定仇恨美國人。恐怖主義出現是因為孩子們缺乏有希望的未來;缺乏選擇生,而不是選擇死的理由。」

就像德蘭修女所說「我們要做的事也許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如果沒有那一滴水,大海就會小很多。」

摩頓森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感動,更讓我看到了可能性。一個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力量去實現的可能性。他讓我相信從無到有的可能,也讓我明白獲得尊重的前提是學會去尊重。

三杯茶的來源:「當你第一次跟巴爾蒂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你就是我們的貴客;第三次你再和我們一起喝茶就已經是我們的家人了,而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會無怨無悔地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它讓我深深領悟到在《古蘭經》教導下的穆斯林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和虔誠,他們同樣爭取婦女的權利和地位,肯定人的價值,鞭撻人的罪行。也讓我慢慢了消除了對穆斯林的誤解。不能把極端主義和穆斯林畫上等號。摘抄文中的一句諺語作為結尾:天空越暗的時候,你越能看到星辰。

《三杯茶》——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喝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作 者:(美)摩頓森,(美)瑞林 著,黃玉華 譯,嚴鼕鼕 校譯一句話讀後感:這是我流著淚,一口氣看完的一本書,用「感人至深」來形容也微不足道,讓我震撼的是:一個非穆斯林卻用伊斯蘭的方式兌現著一個美麗的承諾……


我很後悔看到一半感動到不行的時候去網上搜索了這本書,結果看到大部分斥責摩頓森誇大成就的報道,感覺特別難受。導致後面的細節描寫越偉大我覺得不舒服。總感覺是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英雄主義裏,而且極度自戀。但是你說的也對,他確實付出很多了。

我想說的其實是,作者哪怕將主角名字換了都好。因為一個真正善良的人是不可能這麼往死裏誇自己的。

天空越暗的時候,你越能看到星辰

廣為流傳的那句話,關於三杯茶的由來。摩頓森沉浸於加緊工作、建造學校的焦慮中時,科爾飛的村長哈吉?阿里,這位睿智而慈愛的老人給了他心靈的平靜和指引:當你第一次跟巴爾蒂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你就是我們的貴客;第三次你再和我們一起喝茶,就已經是我們的家人了,而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會無怨無悔的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他把溫暖的手搭在摩頓森的手上。「葛瑞格醫生,你必須花時間去喝這三杯茶。」

第十二章,哈吉?阿里的課。當摩頓森的學校獲得了霍爾尼博士的追加投資,馬上就要建成第一所學校的時候。

屢次被感動,非常多次。獲獎無數的專欄作家大衛?奧利佛?瑞林功底了得,災難深重的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地區,貧窮落後的布勞渡河谷,塔利班、戰亂、難民,這些沉重的畫面並不是一開始就呈現於眼前的,通過一個外來者、登山家的眼睛,用旁觀者的視界,慢慢的走進中東這片山地深處,像三杯茶的順序一樣,逐漸瞭解這片土地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粒沙子。

從一次偶然的感動開始,從580封信開始,從第一張支票開始,每一次的開始,都緊接著新的開始。而每一段歷程,都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跟著摩頓森的眼光,最開始我們欣賞著喬戈裏峯的壯觀,感受到自然的威嚴。接下來是誤以為闖入人間仙境的無知者的浪漫情懷,在深入理解到這種傳統閉塞生活帶來的苦痛之後,摩頓森被82個孩子在戶外霜凍的土地上上課的場景深深打動,站在俯瞰河谷的岩石平臺上,他許下了一個改變自己一生,也改變大概1萬5千名孩子一生的諾言:我會蓋一所學校,我保證。

每次看到這句話,總是想起中世紀那些視榮譽和諾言如生命的尊貴騎士,舉起手中鋼劍,只需一句話,you have my word,就可讓人託付一生。

怎樣才能蓋一所學校呢?在第一次籌款的過程中,我們見證了摩頓森的生活,是的,一個傳統意義上loser的生活,見證了他努力中的迷茫與笨拙,然而,與此對應的,是他努力中的堅持與信念。人可以因為智慧而成功,但是完成一件事,更大意義上是因為堅持和信念,哪怕所有的客觀和主觀因素都是如此之差,但是隻要你有足夠的堅持,哪怕每天只是進步一點點,只有你有堅定的信念,哪怕很久纔打動一個人,但是那個人就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呢。

第一筆款到科爾飛的過程,可謂妙趣橫生。在整個濃厚沉重的背景裏,有這麼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經歷,實在不得不佩服作者對於文字和結構的駕馭程度之高。不僅緩和了沉重的心理和閱讀氛圍,更讓人窺見了中東地區人們的生活百態。這些珍貴的細節,讓人彷彿置身阿富汗,隨著摩頓森,胳膊底下夾著報紙和鞋盒包起的盧比鉅款,穿梭在巴基斯坦拉加市場「有秩序的混亂」裏 ,其中木材行裏的砍價情景,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又忍俊不禁。

在拉瓦爾品第採購建材的過程展示了巴基斯坦市民的生活方式,隨著卡車一路西行,路途中的波折和斯卡都的經歷,則展示了鄉間,準確來講是山地居民的生存模式,頑強、忠誠、自私、狡黠、真誠、信賴,各種複雜因素交織,在這片自然環境極度惡劣的山地裏,生存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事情還是有進展的。

終於有了橋,終於開始動工建設學校。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讀到的,不僅僅是摩頓森的心理歷程和所作所為,更是跟著學校建設的進程,瞭解到科爾飛人民的生活傳統、處事邏輯和深耕於人們心中的宗教理念,看到這一切,包括村長哈吉?阿里把十二隻山羊,作為全村最珍貴的財產交給一個惡棍時,以換取學校的順利建設事,我開始對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對深處其中的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人,一件事,但是也絕不僅僅是一個人,一件事。

最終,濃墨重彩的部分到了,是的,戰爭。難民,無可迴避的911事件,本拉登和阿富汗戰爭。

在同一片曠野上,一塊岩石瞭解另一塊岩石。「一個叫紐約的村子被炸了。」美國中情局要花上好幾個月好幾百萬美元才能確認「9?11」事件背後的主謀,而摩頓森的保鏢,費瑟?貝格,這個不識字的男子,住在巴基斯坦最偏遠的村落,沒有網路,甚至沒有電話,卻本能地立刻知道了問題的源頭。

這一切都沒有組織摩頓森的蓋學校的步伐,他的眼睛帶著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目睹了戰爭的方方面面。

儘管大使館一再警告並要求他撤離這個「對美國公民來說,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儘管他的護照被塔利班士兵直接撕毀,儘管在這片土地上遭遇綁架和槍戰,他不僅沒有完全離開,反而登上了前往喀布爾的航班。

這次旅途源於對吉爾吉斯人的承諾,他們在瓦罕走廊做了深入調查,又騎了六天的馬去祖德卡恩村,找費瑟?貝格,告訴他當地有五千兩百名兒童沒有學上,他們正等著摩頓森去蓋學校。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舉動既獲得了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沙阿的支持,也得到了巴達赫尚軍閥薩哈?卡恩的歡迎。

然而,最令人感動的是,這本書裏寫的所有故事,都是真的。


咬著牙 流著淚 一口氣讀完,社會各類團體都是在宣揚著倡導著幫助他人,而我認為幫助他人最好的根本的辦法是教育,是摩頓森式的用心,凡是此類,都值得人尊敬.曾有人藉此書抨擊過摩頓森,說他極度自戀,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英雄主義裏,善欲人見,並非真善。而我認為,這只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唯有文字,才能喚醒萬萬人心中的如穆斯林般對生活的態度和虔誠,喚醒人們心中的真善,而《三杯茶》做到了。過程和結果均經得起檢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