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起源的时间甚早。现代国标舞的根源可追溯到古老的民间舞蹈,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才会有今朝。

19世纪的时候,一些国外的贵族人士热衷于华尔兹、波尔卡、四方舞等舞蹈,并以此作为交际的一种方式。每一次的宫廷晚宴之中,各种舞蹈著实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也为华尔兹提供了流行的基础。后来法国人还引进了阿根廷的探戈舞蹈,为宫廷贵族人士的业余生活平添更多色彩。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地的平民才充分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常见的舞蹈种类有美国下层人民经常娱乐的布鲁斯、狐步舞、水兵舞,这些舞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

正是有了平民的参与,而且舞蹈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才会引发英国皇家舞蹈协会专门对舞蹈展开专门研究,巧妙将传统贵族喜欢的舞蹈种类和平民热衷的舞蹈种类相结合,不断优化,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就诞生了真正的国标舞。

在20世纪60年代,拉丁舞闪亮登场。拉丁舞给人一种潇洒淋漓之感,舞者会带著自由的心灵起舞,以奔放的姿态和欢快的步伐展现出该舞独特的魅力,因此备受青睐随著此项舞蹈不断的传播,让英国皇家舞蹈协会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拉丁舞进行了整理改编,使之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社交舞蹈经过长期的演变后,就变成了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其中包含著高超的舞蹈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也就是为国际国标舞。

1964年,诸多国家选择将国际标准舞更名为体育舞蹈,这使得国际标准舞被真正意义上纳入到了体育的竞技范畴内。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奥运会上所呈现的精彩纷呈、技艺高超的体育舞蹈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体育舞蹈也因此受到了体育界和国际奥委会的重视。在之后的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临时承认了体育舞蹈,并于1997年9月5日正式确定了体育舞蹈。而2000年悉尼奥运会闭幕式上,体育舞蹈闪亮登场,为世人所瞩目。

体育舞蹈是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也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简称「国标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标舞」的圣地。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08年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舞蹈比赛主要以舞蹈的编排、舞蹈的整齐度、动作的表现力、参赛服装的搭配、音乐的选用为评分标准。

具体的评分实施细则如下:

一、参赛舞蹈评分(总分10分,评委打分精确到0.01分)

1.舞蹈整体编排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2分)

2.舞蹈的编排、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1分)

3.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有节奏感。(1分)

4.表演过程中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2分)

5.舞蹈表演具有时代感、抒发健康情怀,能够展现中学生风采。(2分)

6.表演者精神饱满、台风端正,现场反映良好,如遇突发情况处理得当。(1分)

7.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表演过程中流露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气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