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到對他的貶低……

但阻止不了人們愛演、愛聽他的曲子。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來想說這年頭怎麼凈是瞎說什麼什麼指揮家過譽、什麼什麼作曲家過譽的,然後看了一下題主的名字……

好吧。理查·施特勞斯先生,您這問題提得真對。


許多作曲家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不斷改變、完善著自己的風格,事實上每一位大師的風格都具有自己的演變過程。但是浪漫主義風格和20世紀的音樂風格處於特殊的相互關係。在上世紀初相繼出現了幾個新的風格,諸如新古典主義、新浪漫主義,表現主義風格及其他一些風格,這些新風格的創作綱領與傳統的浪漫主義大相徑庭。

拉赫瑪尼諾夫的浪漫主義風格與現代風格渾然一體,他個人一貫沿用的創作風格已被世人所熟悉,許多總的特點甚至貫穿了作者一生的創作。常人看來格格不入的元素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中被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拉赫瑪尼諾夫創作出的形象是一致的。據同時代人回憶,他的表演因聲音的特殊力度而令人驚嘆。

能夠最準確體現拉赫瑪尼諾夫鋼琴演奏聲音質量的辭彙是聲音的「雄渾」。這種雄渾包含著鋼琴樂器的完美表現力、演奏者的精湛表演、動感的力量體現、鋼琴音質的美感。


個人感覺俄派音樂大師幾乎沒有過譽的。

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都是非常偉大的音樂家。

切利甚至認為:柴科夫斯基是真正的交響大師,只是一些德奧樂派故意不認可。

當然德奧音樂的影響力確實更深遠。


這個問題重要嗎,不如問自己喜不喜歡就夠了。


雖然這個回答有點文不對題,不過好像在其他地方看到這題的提問者認為拉赫、老柴、拉威爾的音樂難聽,我覺得純粹是提主不喜歡俄派和法派音樂的風格才會覺得難聽,不代表他們的作品就不好。比如我自己就覺得除了巴貝莫以外的很多德奧作曲家的作品很無聊,聽不出所以然,但我也知道並不是這些作品不好,純粹自己不喜歡罷了。話說在樂迷裡面,喜歡德奧跟喜歡俄派音樂的審美經常是對立的,喜歡俄派和喜歡法派相對比較沒有衝突,這點倒蠻有意思。

回到拉赫本身,拉赫以旋律著稱(可能不是題主欣賞的風格,但拉赫是公認的旋律大師),極為擅長運用離調轉調,拉赫鋼協的鋼琴與樂隊配合也比以往一些浪漫派鋼協更出色,目前音樂史上並沒有把拉赫抬到太高的位置,一般都認為他是晚期浪漫派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從這個角度看是沒有過譽的。如果認為拉赫受樂迷歡迎這點是過譽的話,這隻能說明拉赫的風格能吸引很多人,但吸引不了題主而已,並不能因此說他過譽。


對於藝術性上和個性化的東西:沒有,simple、powerful and unforgettable melody。

對音樂風格的影響程度:過譽了,他所用到的技巧多不是他開創的或唯一使用的,是潮流盡頭的花朵而不是分叉的枝幹。


我覺得是被低估了。

他的交響曲和三重奏,在音樂會當中被演奏的太少了,然而我超愛這些作品,好想看頂尖樂團的live啊!


作為作曲家其實更在乎對音樂本身的探求與創新。

而外界對他的評價永遠的動態變化的。

拉赫確實是作曲家中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過譽不過譽,只要不吹、不妖魔化、不過度解讀,都算是憑藉個人喜好做出的判斷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