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釣魚,希望知友們理性探討,切勿人身攻擊。

我不知咋的就是喜歡不上貝多芬。我從小學琴也會彈一些不同作曲家的曲子,裡面最喜歡的就是肖邦,最沒感覺的就是貝多芬。就感覺貝多芬的曲子有點太套路化,和弦不如肖邦或者其它一些浪漫主義作曲家多樣化,旋律也沒那麼好聽。

現在讀大學了,也多次嘗試去聽貝多芬的一些東西,比如他的交響曲,鋼協,鋼琴奏鳴曲,但還是和小時候一樣的感覺,認為不夠「有靈性」,不夠富於變換。而我去聽其它任何一個作曲家,比如勃拉姆斯交響曲,他的協奏曲,或者斯克里亞賓的協奏曲,或者西貝柳絲的交響曲,或者馬勒交響曲,都覺得很有新意,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在裡面,很愛聽。

所以希望朋友們給出一點看法,如果能教教我如何欣賞貝多芬,我將不勝感激。


時代問題,那時候還比較注重動機寫作,你能看見那時候的音樂家們的作品,往往主要材料都很簡單,這也會讓音樂在「過多」的重複當中少一些刺激的成分。

貝時期的音樂主要在創作技法上有了突破,我個人也比較喜歡偶爾以理論分析的角度來看待他的作品。

不過跟後來的音樂家們相比,貝的表達還是有些直白單純了,即使也有很多細膩的部分,也沒有後來者那麼豐富----一般認為是受到技術理論的限制。

後來出現的很多很有個人風格的作品,因為理論有拓展有延伸,技術慢慢都被開發出來,音樂就更豐富了。

這邊有沒有不喜歡貝的作曲相關專業的選手(笑

我感覺經過理論學習以後還是會被他高超的技術折服。

每個作曲家的亮點都不太一樣,只能說更多的是欣賞吧,他們的音樂都富有各自不同意義的魅力。

如果說欣賞建議的話,我建議和貝之前的作曲家們一起對比來聽,感受一下他對音樂結構的把握,對音樂材料的運用,以及在當時音樂理論環境下的,大膽的嘗試。


首先要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像有人推崇李白,有人推崇老杜,所以,喜不喜歡貝多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說怎麼欣賞貝多芬,我倒是願意談一些個人感受。

如果你讓貝多芬和巴赫比復調,跟瓦格納和拉赫瑪尼諾夫比和聲,跟拉威爾或者馬勒比配器,那貝多芬怕是要讓你失望了,但貝多芬的音樂也有四個方面值得讚歎,分別是曲式、節奏、思想和情感。

所謂曲式,已經有很多人說了,就是奏鳴曲式,可以稱之為結構。奏鳴曲式並不是貝多芬的首創,但確是在「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手中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海頓號稱最優秀的音樂建築師,莫扎特曲式的圓融讓人驚嘆,而貝多芬則繼往開來,不僅把這種形式運用得爐火純青,還大大拓展了他的結構,許多以前放不進去的東西,經過貝多芬的改造才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貝多芬,那麼也不可能有布魯克納和馬勒那種90分鐘的交響曲。奏鳴曲式這種嚴謹的結構就像近體詩的韻和律,藝術家實則是戴著腳鐐跳舞,在邏輯上,奏鳴曲式就像「正題」(呈示部)「反題」(展開部)與「合題」(再現部),而每個題下又有二元的對立與融合,第一主題是陽剛的,第二主題是陰柔的,而這兩個主題在發展過程中還要交相輝映,他們可以水乳交融,也可以彼此鬥爭,你怎麼寫都可以,但卻又不能完全脫離這些條條框框,再加上動機、轉調、對位發展,等等,這裡面就大有學問了。

第二點就是節奏,節奏是音樂的骨架,作曲家可以寫不出優美的旋律,可以配器乏味,但節奏卻不能不好,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指揮能夠容忍錯音,但是不能容忍節奏出現錯誤,而斯特拉文斯基可以把旋律寫得醜陋無比,卻能用節奏把聽眾弄得心驚肉跳。貝多芬的節奏是獨一無二的,既有那種不拘小節的粗獷,也有那種熱情的生命力,就像洶湧的波濤,任何人都不能阻止那種根本無法遏制的源源動力。但話說回來,貝多芬的旋律、和聲與配器也不差,其實貝多芬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在音樂的各個方面達到了一個均衡,曲式、節奏、旋律、和聲、配器都很好,這樣,就算其他作曲家在一、兩項上能超過他,綜合一看,又被比下去了。

第三點是貝多芬的思想性,在這一點上貝多芬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把深刻的思想性和哲學性引入音樂是貝多芬的首創,莫扎特能夠把《女人心》《唐璜》寫成偉大的作品,你可以說他寫出了人性,但是如果跟《菲黛里奧》對比就會發現二者的不同了,貝多芬歌頌的是拯救自己丈夫的妻子及其堅貞的愛情,貝多芬歌頌的是不被苦難所擊垮的堅忍不拔,貝多芬歌頌的是人類一直渴望的平等自由博愛,如果用一個哲學範疇來定義貝多芬,那就是「崇高」。而貝多芬又是熟稔文學的,像《科里奧蘭》《普羅米修斯的生民》《艾格蒙特》這些作品,都是音樂與文學聯姻的早期典範,這促使後來的浪漫主義音樂不斷向文學汲取靈感。但貝多芬並沒有像後來的浪漫主義作曲家那樣,或是沉迷於光怪陸離的世界(舒伯特),或是醉心於虛無縹緲的民間傳說和神話(瓦格納),貝多芬始終執著於此岸世界,他渴望的是這個世界出現「真正的英雄」(比如,稱帝之前的拿破崙,而不是像理查·斯特勞斯那樣在藝術世界塑造出一段《英雄的生涯》),始終想到的是「人民性」,希望遭受苦難者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所以,不要就貝多芬聽貝多芬,要了解他的時代,他時代的文化。

第四點是貝多芬的情感。作曲家有許多種類型,巴赫的內心總是那樣虔誠而波瀾不驚的,莫扎特的心可能在滴血卻給你講了一個黑色幽默(就像《桃色公寓》的主人公),馬勒會歇斯底里地發出靈魂的尖叫(就像蒙克的《吶喊》),勃拉姆斯和西貝柳斯分別把他們作為藝術家的激情隱藏在憂鬱的黑森林和冰冷的北歐冰川之中,肖斯塔科維奇會用一聲晦澀的嘆息掩蓋他的苦悶。而貝多芬就像馬保國這樣大師中的大師,能夠做真正到情感的「接化發」,當貝多芬的情感迸發時,那是壯麗的激昂,能夠讓人類的精神迸發出火花,但這種情感的宣洩卻不是無節制的,在嚴謹的結構中恰到好處,讓人的感官得到巨大的享受,但又不至於像一些後浪漫音樂讓人墜入感官享樂的深淵,而是帶領精神向理智與理型飛升。同時,貝多芬晚年的音樂情感則是那種經歷苦痛之後的平靜與凝思,感慨萬千都沉澱作靜水深流,淬火百鍊鋼卻綻放出最柔和的光芒。

最後,如果題主覺得貝多芬太「套路」(奏鳴曲式固定結構的鍋)、太不靈動,我建議你多聽聽樂聖的變奏曲,比如說《英雄》的第四樂章(變奏曲式的教科書),《大公》鋼琴三重奏的第三樂章(這個樂章可以順便體會貝多芬的情感深度),還有鋼琴變奏曲的《英雄》,《合唱幻想曲》中樂隊各個聲部變奏主題的那部分(貝多芬在配器上也有許多奇思妙想喲),還有就是g小調鋼琴幻想曲(op.77)的6個變奏(可以跳過沉重的幻想引子)。


我這回答肯定不是強迫誰喜歡貝多芬。

不喜歡貝多芬當然ok,但如果理由是:

就感覺貝多芬的曲子有點太套路化,和弦不如肖邦或者其它一些浪漫主義作曲家多樣化,旋律也沒那麼好聽。

現在讀大學了,也多次嘗試去聽貝多芬的一些東西,比如他的交響曲,鋼協,鋼琴奏鳴曲,但還是和小時候一樣的感覺,認為不夠「有靈性」,不夠富於變換。

咋說呢,很明顯這個話是不正確的,不客觀的。

試想,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為什麼貝多芬會在過去一百多年裡成為最熱門的作曲家?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對古典音樂理解遠深於你我,天賦遠勝於你我的鋼琴演奏家、指揮家要再三地演繹他的作品,甚至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招牌?

那些能夠演繹好貝多芬的音樂家,富特文格勒、索科洛夫、我頭像、阿勞、卡拉揚、克萊伯等等,哪個不是古典音樂圈最璀璨耀眼的明星?

換你是天賦異稟的演奏家,你也肯定希望自己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最好的作曲家身上吧?

不過總的來說,比起複雜的和聲和新鮮的音響,貝多芬無比深邃而磅礴、無比堅韌而果斷的英雄形象倒確實也是理解起來更困難一點。


有啊,我就是莫札特第一,拉赫馬尼諾夫第二,貝多芬第三。這很正常。喜歡是很個人的事。古典音樂也一樣。

為什麼?

莫扎特聽起來輕鬆呀。旋律優美,工作一天回來放鬆一下。

我真要波瀾壯闊,那麼就拉赫馬尼諾夫鋼協第二、第三,甚至馬勒第二交響曲(打開hifi空無一人,好好放上大段時間聽音樂)。

貝多芬的音樂聽起來比較一驚一乍。關鍵還不止一驚一乍,真聽進去還會觸動心靈。但聽音樂的需求不同,我真不需要每天被觸動心靈。就像談戀愛和居家過日子。天天像電影里一樣談戀愛誰受的了,本來就是柴米油鹽。天天深刻就厭煩了。

我的同門師兄弟,有位喜歡貝多芬的,去了茱莉亞特學鋼琴。後來他整天彈莫扎特,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大師年老了不都莫扎特嗎?(哈哈)。

音樂喜好多種多樣,很多時候也看心情。

我有的時候特迷巴赫

有的時候對弗雷又無法自拔

有次我兒子問我(他是重金屬與貝多芬的熱愛者):如果只讓你有一盤音樂你帶什麼?

我回答:羅西尼呀

我問他:你呢?

他回答:肖斯塔科維奇。

哈哈。

好在我們不需要這樣做選擇,我們可以都喜歡也可以暫時放下。


你的感覺沒啥問題,就好像很多人喜歡機械感,有的人喜歡柔和線條感一樣。各取所需罷了,也不存在高低問題,當代歌用很多古典寫法寫好聽的也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