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檔非工作時間的訪談節目

可能在休閒會所、清舍茶吧、健身休閒館



在這裏

你將看到行業大咖的多面人生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

撞思想火花

本期對話的嘉賓

 

ONPS大師課產品項目負責人 徐凡

VS

《留學》雜誌


         肖 上            孔凡臣            李 昂    



01

縱觀目前中國的留學服務行業。留學顧問領域仍是衆多人的選擇,您爲什麼會選擇參與森培未來ONPS項目的研究呢?

在我擔任顧問期間,發現與學生的聯繫只停留在幫助他們申請學校。因此我漸漸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我帶着這樣的訴求,開始設計新產品。

我認爲中國學生比較缺少學術力,大部分中國學生到達美國大學後,發現國外的教學模式跟國內的完全不同,比如:上課要積極與老師互動,這類課程上的變化遠遠超出大家以往對課程的認識。

而美國興起的課堂改造模式給予我一定的啓發,把傳統老師上面講,同學下面記筆記的模式,轉變爲課題研究,以項目爲出發點的學習。因爲學生想完成項目或回答研究課題,所以他們會自發地進行學習並在過程中獲取知識。

我認爲目前中國很難從學校內部實現改變,因此我試圖從校園創造機會,讓學生們體驗項目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02

對於國內現在的教育模式,ONPS項目(項目制的學習)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呢?

項目制的學習是一種多學科,或者跨學科的學習。 

森培ONPS項目,主要業務分兩塊,一塊是以學分課、國際校區等爲體系,爲衆多在讀學生提供學術提升,獲取學分的產品。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暑期時間完善自己。

學分課主要用戶是高中生和本科生,他們中有的已經在美國就讀,有的在讀高中但未來有留學想法。這時他們會面臨將來在哪方向提升自己的難題。由於美國大學非常看重學生的學術力。因此美國學校的錄取並非僅靠高考的形式決定,而是通過諸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量,除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很注重學生在課程以外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而森培提供和美國一樣標準的學分課程,經過學習,學生的學分可以轉到學生所在的大學,幫助學生更快且更有效地完成學業。

國際暑校主要強調課程,文化和職業發展,所提供的環境是多元的,它既包括美國式的學術課程氛圍,也包含當地的文化氛圍。例如學生在臺灣體驗到的絕不100%是美國某所大學的環境,還能感受到臺灣當地的文化氛圍。

另一部分的設計是實地研究。

我們今年在臺灣開設的課題,非常體現臺灣當地文化,讓學生通過特定的技術(攝影測量法),通過拍攝平面照片,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形成3D建模。我們希望學生通過這類技術手段,發現臺灣的街角文化和一些容易被大衆忽略的老建築,以及現存的文化蹤跡等。把這些用3D模型的形式留存下來,最終放到3D影片或VR眼鏡中。學生通過這樣的項目把歷史永遠地記錄下來,它既包含藝術,文化,也包括科技,歷史。因此這段經歷對學生而言可謂是收穫頗多。

同時,我們會提供平臺發表學生作品,從而拓寬他們的思路。發表的具體形式完全取決於每個課題的性質,可能是社交媒體的發佈,也可能是畫廊的現實場景的發佈,又或是期刊報紙形式的發佈。

學生通過一期暑假項目的學習,可以完成確定研究命題,提供假設,找到方法論數據,到論文發表的過程。整個過程帶給學生的體驗相當珍貴。森培更多的是幫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通過課題,掌握完成課題整體思路,在過程中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調研和課題研究,最終形成彙報及觀點,學到的方法論可以運用到不同的地方中。因此我一直認爲這更多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的過程。

03

什麼樣的學生可以選擇暑校項目呢?

森培國際暑校項目的課程主要針對兩種人羣,一種是從國外大學回到中國的學生。他們面對的問題是自己所在大學未開設某個課程,但學生又想學。這類學生可以在ONPS項目中修暑期學分,把時間更有效地利用,從而豐富他們的課程體系。

另一種人羣是未來考慮出國的學生。例如現在的本科生或高中生,他未來想出國但現在未出國,或者他已出國,但學生髮現學校並不適合自己,想轉學,這類學生很適合ONPS項目。由於國內學校課程的設置固定,中國學生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學術願景,求知慾得不到展示。但ONPS項目能在競爭力方面給學生帶來實質性的提升。

04

如果項目中不提供語言培訓的課程,那如何保障學生學習的質量呢?

雖然項目中不包含託福培訓和SAT培訓等語言培訓,但學校會持負責任的態度。在招生時,學校對學生的語言有一定的要求。若語言成績未達標,我們會安排面試,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初步的考察,也會瞭解學生是否對學科真的感興趣。這是第一層保障

第二層保障是我們提供優秀的助教。第一助教全程跟蹤教學過程,第二助教安排一些週末活動,給學生講經驗和方式方法。若學生感到壓力,我們會幫助疏解。

05

能否和我們談談暑校項目的延伸性呢?

暑校項目除了暑期線下項目外,還有春秋季學期的線上項目。線上是週末集中上課。如果遇到學生和老師分隔兩地,那溝通、交流、論文修改等環節,都可在線上完成,這與線下體驗有所不同。它的優勢是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區域限制的問題,同時學期中的時間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對於高中生和本科生,這類未來升學的人羣,若他暑假來到北京或臺灣,大師課可以給予他們和教授做科研課題的機會,一天兩小時。另外,我們還贈送學員一個暑校學分課程,他們可以選擇一門大學學分課程,在完成作業和通過考試後把學分轉到未來大學。因此這是相對密集的學習旅程。

06

 對於家長來說,在孩子留學上有何建議嗎?

信息正逐漸趨於公開透明化,因此留學服務行業在慢慢降速。我給學生和家長的建議是希望他們自己武裝起來,多花些時間瞭解並明確自己的需求,從而避免盲目消費行爲,做到對孩子和自己負責。比如申請大學時,父母和孩子通過進入申請系統,能夠發現哪些部分可以填,哪些部分沒法填,這樣孩子需要提升哪部分將一目瞭然。

通常家長們的諸多想法,並非是他們真正需要,一味追求頭銜的同時,忽略了真正的需求。父母應多和孩子交談,挖掘孩子需求。然後拷問自己,這個需求是否真正有所幫助。另外父母還可以體驗各項流程,做到心中有數。

07

您是給自己是大概什麼定位呢,是一個教育者呢?還是一個管理者呢?

我內心深處認爲我是教育者。我始終堅信對學生的實際幫助,最關鍵的在於督促他們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在自身學術力上有所提升。我近四五年沒有再從事留學申請服務一線工作,轉而做比如說創新類的課程,課題式的學習。因爲我認爲目前傳統留學行業,爲學生提供真實的幫助的路上,已沒有過多的提升空間。

但問題是真正認爲自己是教育者而不是紙上談兵的人,沒有從事管理工作,導致這類人變成稀有物種。所以我認爲應該有大量抱有教育者心態的人成爲管理者,這樣的組合纔是最佳的,因此兩者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本期《留學》三缺一就到這裏


是不是意猶未盡?


繼續關注我們


《留學》三缺一等你來碰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