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尉遲敬德是降將,而且在降唐之前,他是李唐的對頭,多次率軍把唐軍殺的大敗,為什麼他在正式降唐前會拯救李淵?這件事和李唐內鬥有關。

隋末煬帝無道,羣雄並起,天下混戰,打鐵少年尉遲敬德參軍入伍,鎮壓暴亂,以勇猛善戰著稱。後來尉遲敬德投靠了起兵反隋的劉武周、宋金剛,追隨兩人徵戰四方。

劉武周、宋金剛在突厥的支持下,勢力一度十分強悍,與李淵勢力不可避免發生衝突。在雙方的衝突中,劉、宋二人一度席捲山西,攻陷李淵起兵的太原,把李唐勢力幾乎趕出整個山西,只剩晉西南一隅,而尉遲敬德作為劉、宋麾下大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曾率軍大敗唐軍,把李唐方面的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行軍總管劉世讓、內史詩郎唐儉等人來了個一窩端,全部抓了俘虜。

這一戰把李唐打的很慘,李世民坐不住了,他派殷開山、秦瓊率軍在尉遲敬德回師途中設下埋伏,截擊對方,把尉遲敬德軍打的大敗,報了一箭之仇。

但雙方這次交鋒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穫。

獨孤懷恩是北朝貴族獨孤信的孫子,他的三個姑姑(也就是獨孤信的三個女兒)都是皇后,其中一個姑姑是楊堅的獨孤皇后,另一個姑姑就是李淵的母親。也就是說獨孤懷恩是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的表弟。

有這層關係,李淵對獨孤懷恩不錯,自己當了皇帝後,讓表弟做了工部尚書,但因為有一次督軍攻城不利,李淵派人督促地緊了些,獨孤懷恩覺得這個大表哥不太給自己面子,心裡有點不高興,由此埋下怨恨的種子。

李淵對獨孤懷恩的心思一無所知,反而時常跟這位表弟開玩笑。

有一次聊天時,李淵隨口調笑道:「表弟啊,你姑姑的兩個兒子(楊廣和李淵)都當了皇帝,接下來是不是該舅舅的兒子(指獨孤懷恩)你了啊?」

李淵這句話或許真是開玩笑,可獨孤懷恩不這麼認為,他反而從中得到靈感:對啊,憑啥我兩個表兄能當皇帝,我就不能沒有皇帝命?我們獨孤家難道只有女子有富貴命嗎?

從此以後,獨孤懷恩心裡開始打起了小算盤,現在羣雄割據,天下大亂,我何不尋找機會自立為帝,也過過當皇帝的癮?恰逢此時,劉武周、宋金剛率軍南下和李唐開戰,獨孤懷恩覺得機會來了,開始和解縣縣令榮靜、五原縣主簿元君寶等人密謀,引兵襲取永豐倉,斷了李唐的糧道,然後將李淵取而代之,割讓河東與劉武周劃黃河而治。

這個如意算盤打得不錯,但還沒來得及實施,唐軍就被尉遲敬德打敗,獨孤懷恩和其他李唐官員一起被俘。被俘期間,與獨孤懷恩一同密謀的元君寶很後悔,發牢騷說:「還不如早舉大事,不然不致淪落於今日被俘境地!」不小心泄露了獨孤懷恩的密謀。

緊接著,李世民派兵擊敗了宋金剛,獨孤懷恩趁機逃了回去,而李淵此時還不知道獨孤懷恩的陰謀,仍讓他帶兵攻打蒲州城。

被尉遲敬德俘獲的唐儉通過元君寶之口得知了獨孤懷恩的密謀,他覺得李淵對此沒有防範,形勢十分危險,便向尉遲敬德開口,請對方允許自己派人向李淵報信,尋求講和。

尉遲敬德正有此意,於是同意唐儉派人回去。

使者很快把獨孤懷恩的密謀彙報給李淵,此時獨孤懷恩已攻下蒲州城,率軍入城,準備實施自己密謀已久的計劃,李淵派人召表弟入見,獨孤懷恩不知自己的密謀已泄,便趕來覲見李淵,結果被李淵一舉拿下,將之投入監獄,最終縊殺。

以上便是獨孤懷恩謀反不成,被李淵幹掉的全過程。可以說,尉遲敬德同意被俘的唐儉派人回報李淵,是李淵能時化解兵變風險,幹掉獨孤懷恩的關鍵環節。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尉遲敬德在正式降唐前就救了一次李淵。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應該是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南下攻打佔領唐河東之地,獨孤懷恩想利用劉武周的進攻發動叛亂,可這時李淵又命令獨孤懷恩和劉武周作戰,結果被尉遲恭擊敗被俘。在被俘之後,獨孤懷恩的手下無意中將獨孤懷恩的計劃泄露給唐儉。這時尉遲恭被李世民打敗,獨孤懷恩乘機逃出。李淵隨後又命令獨孤懷恩率軍進抵蒲州,李淵準備從蒲州渡河。獨孤懷恩決定趁機襲擊李淵,由於當時忠於李淵的唐大臣中,只有被尉遲恭俘虜的唐儉知道獨孤懷恩的陰謀。無奈下唐儉只能請求尉遲恭讓自己派人向李淵通報獨孤懷恩的陰謀。後來尉遲恭允許唐儉派人告訴李淵獨孤懷恩的陰謀。好像就這次算救李淵吧,救李世民好像有三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