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記者 程行歡 通訊員 粵交集宣

圖/羊城派記者 周巍

南沙大橋在2日中午12時開通後,通過視頻監控記者看到,剛開通時上橋車輛比較零星,但隨後車流量逐步上升,其中相當一部分爲貨運車。根據廣東省交通集團提供的數據,截至當日16時,途經南沙大橋車流總計13163車次,其中廣州往東莞方向6044車次,東莞往廣州方向7119車次,交通順暢。

大橋剛開通時,車流較稀

通車後3天將迎來清明節。大橋項目營運負責人高嚴廣向記者表示,這將是南沙大橋開通後迎來的首個考驗:“車流肯定會增多,我們呼籲沒有出行要求的市民不要特意開車上橋進行觀光,以免影響交通以及帶來安全隱患。”

通車後,粵港跨境巴已經根據南沙大橋項目開通情況,調整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多條線路及班次,其中開平、恩平、肇慶、新興、廣寧等涉及34個班次,行經南沙大橋快速往返香港市區。粵港公司負責人張廣友表示,“以往我們班線從香港回來經過虎門大橋,預計通行南沙大橋後,行駛里程比原路線減少約7公里,至少可以節約車程20分鐘。”日後還將根據通車情況逐步調整四會、三水、羅定、雲浮等線路班次。

大橋開通後,委託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南環段分公司營運管理。該公司營運負責人高嚴廣表示,全線設計時速爲100公里。周邊連接的路段有不同的限速,比如南二環的限速是120公里時速,車主出行時,行經不同路段要注意控制車速,以免超速違章。

路政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全線安裝了70個攝像槍,其中8個航道攝像,實時監控航道安全狀態;在塔頂安裝8個全鏡攝像,對整個大橋全方位可視化監控。大橋還安裝了3套雷達事件檢測儀、2套超限檢測器,用於路面安全保障。路政還有5個班組分別在東湧互通、海鷗島互通、沙田互通、廣珠北段黃閣收費站入口和主線橋面安排路政備勤駐點,各班組防控距離在8公里範圍內,確保突發事件能快速到場。

大橋通車後交通拯救工作由粵運拯救三分公司負責,該公司負責人鄭健介紹,粵運拯救在南沙大橋設置沙田、海鷗島、黃閣三個救援駐勤點,採取“輪轉補位”運調方式,救援車輛行駛路線“直達不掉頭”,提升到場效率。

來源|羊城派

責編|林圳 實習生 吳靜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