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的意思大概很多人會理解成對趙孟頫 一種取笑,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 趙孟頫其人。 趙孟頫字:子昂,號雪松道人是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嫡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宋朝滅亡後,他以宋朝皇室子孫的身份,在元朝為官,由於他才華出眾,官至翰林院學士,榮祿大夫,官位顯赫。有人認為他是被仇人滅國打敗,卻又投靠仇人,這種氣節上的缺憾常被人以詬病取笑。以我個人理解,這是作者對趙孟頫心境的揣測,因為當時趙孟頫所處的元朝,正是元世祖當政,而元世祖非常看重趙孟頫的才氣,人品,所以趙孟頫為了施展抱負,也為了天下蒼生,才為源朝廷任職,期間也是兢兢業業,深受元世祖的信任提攜,後元仁宗繼位, 仁宗待他甚厚,只呼其字而不呼其名,在與侍臣談論文學之士時,把趙孟頫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蘇子瞻,稱讚他品行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又精通佛學及老莊之學,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不樂意的人想離間仁宗與趙孟頫的親密關係,仁宗不加理會。既而又有人上書,奏請朝廷不能讓趙孟頫參與編修國史。仁宗說:「趙子昂是世祖皇帝選拔的重臣,朕特加優待,讓他在館閣從事著述,傳之後世,你們還羅嗦些什麼? 瞭解這些以後你再想這兩句的意思,我覺得是作者認為當時「悲喜亡國棟」:趙孟頫忍辱負重,實在不願做元朝的棟樑之材,奈何為天下蒼生,故委屈求全於朝堂,「元來泯心人」應該是說元朝未泯良心的人,讓大家不要誤會他!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白:悲喜亡國棟,元來泯心人,這句話所包涵的意思!因此得先對趙孟頫有大概的瞭解。

趙孟頫字:子昂,號雪松道人是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嫡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宋朝滅亡後,他以宋朝皇室子孫的身份,在元朝為官,由於他才華出眾,官至翰林院學士,榮祿大夫,官位顯赫。有人認為他是被仇人滅國打敗,卻又投靠仇人,這種氣節上的缺憾常被人以詬病取笑。

因此範笑哥稱趙孟頫本來是明朝皇室宗孫,應是明朝的棟樑之材,今明滅亡卻做了元朝的臣子,得到元朝政府的重用,悲喜交結,難道是心性泯滅,人心已死了嗎?


這兩句詩摘自範笑歌點評趙孟頫書帖批語,個人覺得非常有趣。

「亡國棟」這個詞是個新鮮獨創詞,但用在趙孟頫身上就很貼切。國家已亡,但棟樑依在,非常可悲可嘆。作為已亡之國的棟樑,趙孟頫的角色很尷尬。

亡國棟既有悲的一面,也有喜的一面,所以其中的感情是複雜的,點出人生特點。

「泯心人」是指死心人,也指沒有靈魂的人,這應該是範笑歌對趙孟頫的一種猜測,從趙孟頫歸順元朝後的散淡生活看,這位皇室宗親是已有心死的感覺。

元來泯心人的元字也通原字,也就是「原來泯心人」,透出悲涼之情。可謂高手。

範笑歌老師在點評趙孟頫《仇鄂墓碑銘》時曾言「子昂吾敵手」,可見他把趙孟頫是當作藝術對手看待的,但高手之間何嘗不相知相惜呢。

上圖是趙楷,下圖是範楷


範笑歌稱趙孟頫是「悲喜亡國棟,元來泯人心」。

個人理解:悲喜亡國棟,是指趙孟頫本來是宋朝皇室之孫,看到自己國家滅亡,卻不能為自己的國家效力而感到悲傷,但可喜的是他雖然是亡國皇室宗親的後人,但仍然是新國家的棟樑之材,而受到元朝皇帝的重用。元來泯人心,是指他雖然受到重用,但是因自己效力的國家不是宋朝,而是仇人的朝庭元朝,而感到心灰意冷,這並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只得忍辱求存。實在是有些悲涼傷感和無奈。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嫡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宋朝滅亡後,他以宋朝皇室子孫的身份,在元朝為官,由於他才華出眾,官至翰林院學士,榮祿大夫,官位顯赫。有人認為他是被仇人滅國打敗,卻又投靠仇人,這種氣節上的缺憾常被人以詬病取笑。

範笑哥稱趙孟頫本來是宋朝的皇室宗孫,應是宋朝的棟樑之材,但宋朝滅亡之後卻做了元朝的臣子,得到元朝政府的重用,悲喜交結,難道是心性泯滅,人心已死了嗎?

個人理解這種看法是存在偏見的,首先不可否認的是,趙孟頫在中國歷史上無疑是卓越的書畫家和傑出的棟樑之材,之所以後人對他有偏見,只是因為他生不縫時罷了,如果他是生於宋朝的盛世,是不是結局會完全不同了呢?他會不會也和其他歷史上的書畫家一樣,成為後人學習和敬仰的楷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