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D系列驱逐舰与055驱逐舰是目前我国正在全力建造的2型主力水面舰艇,目前052D已服役11艘,另有13艘处于海试、下水舾装状态;而055首舰101「南昌号」虽已在海军节阅舰式亮相,但尚未正式加入海军序列,另外还有至少5艘已经下水。从目前的建造规模来说,052D系列肯定远多于055,即便是再未来10年,个人认为055系列的数量也不会超过052D系列,这也是我国海军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但是至于更久远的未来那个型号数量会更多,那就不好判断了。

055驱逐舰首舰101「南昌号」海试中的052D改进型

052D驱逐舰是从052C驱逐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是我国历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型驱逐舰,目前已服役11艘,第24号舰也已经下水舾装。严格来说,052D系列目前已经有两个不同的改型,1-14号舰是基本型号,15号舰之后对直升机甲板进行了拉长,并换装了新型的米波反隐身雷达、1130近防炮,未来将搭载国产直20直升机,综合性能较基本型提升一个层次。尽管目前已经曝光的052D系列的总数量达到了24艘,但是按照目前的势头,这绝对不是052D系列的最终数量,一方面海军还有2艘051型老旧的二代驱逐舰尚未被替换,另一方面随著后续国产航母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护航舰艇的需求数量也将会不断增加,目前的052D系列驱逐舰的数量还远不足以满足未来一段时期的需求,个人认为052D系列的总建造数量在未来5年内将会达到36左右。

052D首舰172「昆明号」

052D驱逐舰已形成一定规模(前两行)

055驱逐舰目前只有首舰101「南昌号」达到了服役状态,今年肯定能够加入海军序列,2号舰也已经开始了海试,预计明年初入列,3/4号舰已于去年下水,目前网路上披露5/6号舰已在船台建造,预计明年下水,而第一批次的总建造数量将达到8艘,这一首批次建造规模在我国驱逐舰建造历史上仅次于052D。相对于052D系列,055驱逐舰在我国海军水面舰艇中的角色是水面打击编队的核心或者航母编队的防御主干,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水面舰艇的「领舰」,其技术、火力和作用都代表了当前我国造舰能力的最高水平。鉴于055驱逐舰的体型和造价,近一段时期内其建造数量肯定不会达到052D系列的规模,个人认为未来5年内的总建造数量估计在12-16艘之间。去年同时在大连造船厂下水的055驱逐舰3/4号舰

052D系列驱逐舰和055驱逐舰是未来20年内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也是人民海军走向远洋的主力,只有形成足够的规模才能够面对愈加严峻的海上形势,个人认为055与052D形成的「高低搭配」组合在未来10年内至少会达到1:3的数量比,在盾舰总量上将达到40艘以上的规模,即美国海军盾舰数量的一半左右,任务依然艰巨。预计2019年底前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组成虽然每年都会「下水一个舰队」,但是海军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路)。


5月10日,人民日报麾下的《环球时报》转载了香港文汇网的报道,仅看标题就非常令日鼓舞:「史上首次!两艘最新批次052D型导弹驱逐舰同时下水」海军两艘最新批次的052D型驱逐舰已在大连造船厂同时下水,分别为该型号舰的第19艘和第20艘。

倘若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先前网路上曾经报道过舰体加长4米的052D型改进版本,加长的舰体就是为准备迎接即将成军的10吨级反潜直升机直-20,由此该型舰的满载排水量将由052D型的接近7000吨,上升到约7500吨左右,吨位的提升意味著战斗力的提高,特别是弥补了海军历来存在的航空反潜的短板。

毕竟先前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携带的大都是4吨级的直-9C反潜直升机,作战半径短、滞空时间短、反潜效果差;此外,引进的卡-28反潜直升机,由于研发年代的久远,探测设备包括反潜手段事实上都已落后了,且故障率较高,海军对其使用是不满意的,迫切需要一款10吨级的新型反潜机取而代之。

海军对于脱胎西科斯基UH-60黑鹰中型通用直升机的直-20上舰执行航空反潜任务非常期待,显然052D型改进版第19号舰和第20号舰,加长的甲板就是为了适合直-20反潜直升机上舰。

至此,海军规划当中24艘052D型驱逐舰的建造,随著5月10日两艘052D改型第19号舰和第20号舰的下水,即将完成最后4艘舰的建造任务。

事实上,在7000吨级052D型驱逐舰和1.25万吨级055型驱逐舰之间,海军希望军工能够研发一款满载排水量类似于伯克级9000吨级的多功能驱逐舰,在未来的航母编队中主要遂行编队反潜作战任务,同时兼具防空反潜和一定的陆攻能力。

因此,个人判断052D型驱逐舰最终将定格在24艘上,此后,军工将发力开建055型万吨大驱,以及所谓的9000吨级估且称其为052E型驱逐舰。

现在,055型万吨大驱确定开建8艘,现有4艘下水,4艘在船厂开建。其中,首舰101号南昌舰4月23日在海军成立70周年国际阅舰式上公开亮相,实际上已服役于北海舰队,事隔多年以后,原先最强现在实力最弱的北海舰队,竟然迎来了国产055型驱逐舰首舰,对提振北海舰队的战斗力可谓雪中送炭。

随著海军在新时期现实了战略转型,发展深蓝舰队已是事实,贸易通道的不断延伸,海外利益的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油气等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迫切需要海军发展多支航母编队,来护卫海上贸易航线的畅通,海军近中期的目标是建设6支航母编队,002型航母的即将服役,近期海军双航母编队就已可期。

那么未来以一支航母编队需要2艘055型驱逐舰计,最少得有12艘055型万吨大驱,同时三大舰队也必将组成以055型驱逐舰为核心,有其他驱逐舰、护卫舰和综合补给舰所组成的海上作战中小编队。因此055型万吨大驱在完成首批8艘的基础上,还将追加8-12艘的数量,所以这个数据非常令人振奋,甚至最终不排除055型驱逐舰的数量有可能于052D型24艘驱逐舰齐平。

综上,055型与052D型驱逐舰,在未来几年当中,显然055型驱逐舰建造数量要超过052D型驱逐舰,毕竟现在已有20艘052D型驱逐舰服役下水,而055型驱逐舰仅服役1艘,3艘下水舾装中,4艘在船台开建中,加上日后追加的055型驱逐舰建造数量,未来几年军工将非常忙碌。


海军的水面舰艇都是按照排水量划分级别的。

按照现在的已经服役的军舰来看,最大排水量在一万吨多一点。最小的不到1000吨。大部分在7000吨为上限的范围内。

据此可以把水面舰艇分成四个级别——1000吨的小型护卫舰,4000吨的护卫舰,7000吨的驱逐舰,一万吨的大型驱逐舰(巡洋舰)。分别执行近海,远海,远洋,航母护卫的任务。

现在西方都把驱逐舰和护卫舰合并,统称为护卫舰。那样的话就可以减少一个级别,护卫舰以5000吨为中间吨位。055和052的数量,要看中国将来是否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052的排水量越来越大,一个主要原因是想部署更多的武器。但是受到动力限制,没有办法造的更大。

现在有了055,052就没有必要造的太大。如此一来,052和054就可以比较接近。将来可以合并为一个级别。这样就和西方比较一致了。

如果是这样,052就没有必要继续建造了。把资金集中发展055。作为航母打击编队的护卫力量。小型的轻型护卫舰056数量可以多一些,但是作战功能一定要全。中型的护卫舰054航速可以慢点。


大家好,我是小叶。随著近些年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在国防方面的支出也显著的增加,目前已排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大的国防支出也促进了我们国家海军新型舰艇「下饺子」般的服役,那么,我们国家的055与052D型驱逐舰,未来几年里哪一型舰装备的数量会更多一点呢?

055型驱逐舰

055驱逐舰全长达到了180米,舷宽为23米,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2500吨,排名世界第二位,是一艘比较大的驱逐舰。055装载了用于远程广域探测的4×S波段有源相控雷达阵列和用于近程精确探测的4×X波段有源相控雷达阵列,其总共装配了112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前64、后48,可用于装填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和巡航导弹,此外,在近程防卫方面,其还配备了一套1×1130型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和1×24单元 HQ-10滚体近防导弹系统。由于,055吨位较大,其还可以搭载两季舰载直升机。可以说055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海军装备的中坚力量,055在整体舰身上采取的隐身设计在同类型舰艇中都比较有优势,而且055在设计上有比较大的整体冗余度,这也为其后续的升级改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055的出现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在相对于国外先进舰艇平台上的弯道超车,055为我国在构建先进整舰优秀体系上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也给了中国海军追赶国外先进装备的一个机会。

052D型驱逐舰

052D驱逐舰舰长约157米,舷宽约19米,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是一种中型舰艇,雷达装配的是国产的4面相控阵雷达系统,使用71H A波段2D雷达长程对空进行监视,使用64型X频2D雷达对空/对海搜索。武器方面装配有8×八联装新型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填防空导弹、巡航导弹和火箭助飞鱼雷,在近程防卫上装配有一套1 XH/PJ-12 730型近迫武器系统和一套1 x 24单元 HQ-10近防导弹系统。此外,052D还装配有2×三联装324mm 7424型鱼雷发射器用于反潜。

设想中加入航母编队的055型驱逐舰

我认为055与052D这两型舰应该都会被大批量的建造,但是,我认为052D会造得更多。首先,052D应该算是中国海军在技术积累上的集大成者,作为052系列的最终改进型号,其通过前面052B和052C在各技术层面上的探索,其在整个舰体上已经变得十分的成熟,可以说052系列舰艇的潜力已经被充分的挖掘了出来。因此,052D后续应该不会再有太大的改进,作为最终的定型舰其进行大规模的建造也在情理之中。055型舰算是中国海军的第四代驱逐舰,由于其体积大很适合进行远洋航行,其也最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航母的「带刀侍卫」,但是,其最终可能还有更多改进型,比如,最有可能实现的是电磁炮上舰等,毕竟055还预留有很大的设计冗余。其次,一艘055造价大约为60亿人民币,而一艘052D大约只需要30亿人民币,高昂的造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款舰艇装备的数量。最后,我国目前的实行的是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海军的主要任务也是近海防卫,显然成熟的052D更加的满足现在中国海军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关于「055与052D型驱逐舰,未来几年哪一型装备数量会更多一点?」的观点,如果您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看法和见解,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和小叶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路,欢迎关注小叶,感谢您的阅读。


052d驱逐舰在我国海军中属于主力舰,已经服役了11艘,最新2艘19与20艘也于近日下水,数量还在不断增多。在三大舰队的主力舰,不仅是每个舰队的领头羊,也是航母的带刀护卫,无疑在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数量,节凑会放缓,但是未来几年仍然比055型万吨大驱数量要多。055型万吨大驱是我国乃至亚洲都是顶尖存在,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悍,可以为航母编队提供有利护卫,但是该舰目前将要马上服役一艘101舰,3艘下水,4艘在建中,未来数量依然没有052d型多.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那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不喜勿喷。

我认为,052d和055都会大批量建造,但在建造数量上,055应该比不上052d。052d是中国海军现代史第1款真正大规模建造的先进驱逐舰。作为052系列的终极改进型(052E别想了,估计就是052dl),应该说是中国海军真正想要的一款通用驱逐舰。无论是051c,还是052c,其装备的导弹垂发系统,都有很强的试验性质。哪怕052c同时装备了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和多达48单元的垂发,但本质上它依然是艘试验舰。自从它分两批才建造6艘就可以看出来。

卫星图像下,052d和052dl型驱逐舰直观对比

为什么说052d才是中国海军真正想要的?首先舰体成熟。经过052b、052c的探索,052这型舰体设计在052d阶段正式宣告成熟。从052b的6000吨,到052c的6500吨,再到最后052d的7000吨,052的舰体潜力几乎已经被榨尽。一艘有发展前景的军舰,必须建立在有足够的健体冗余上。经过三型的改进,到了052d这阶段052的冗余空间基本运用已经殆尽,再难改进。所以,052d投入大批量建造是正常的。

其次,052d性能具有竞争力。满载近7000吨,装备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64单元通用导弹垂发系统,再加上1130近防炮,24单元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反潜鱼雷、火箭深弹、反潜直升机等,052d具备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其整体技术水平高于欧洲同类驱护舰,作战性能更加全面,均衡,强大。

再者,成本效益突出。据悉,一艘052d造价约30亿人民币,折合不到5亿美元。而与其吨位、性能类似的印度加尔各答驱逐舰造价高达达12亿美元(印度建造四艘加尔各答级,总共花费3000亿卢比,约合47.6亿美元)。除此之外,法国地平线级单价13亿欧(2005年),英国45型驱逐舰单价17亿美元,无论怎么比较,052d都有非常高的性价比优势。

拥有如此大的优势,决定了052d的建造数量不会少。前两天,052d系列第19、 20艘正式宣告下水。这是又一次两艘052d同时下水,而且这次下水的是052dl(即加长版)。当然20艘,应该还不是052d系列的尽头,052d系列最终建造数量应该在28~32艘左右。

近日两艘加长版052dl驱逐舰同时下水,重现当年盛况055大驱曾经也有过两艘同时下水的盛举

055作为中国首款第4代驱逐舰,在整体性能上相比,052d又有了大幅提升。从首批就建造多达八艘来看,055的建造数量也会相当可观。055满载约1.25万吨,几乎是052d的两倍,造价高达60亿人民币,约合9亿美元,也是052d两倍。性能方面,根据现有资料看,一艘055战力相当于2.4艘052d。这要是属实,就说明055不愧是世界一流驱逐舰,值这个价。

但我认为055的建造数量,不可能有多达30艘。这关乎成本,更根源于对未来军舰发展情况的预测。目前,美国最新一代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排水量已经突破1.5万吨,而俄罗斯规划中的领袖级,排水量更是高达1.75万吨,再考虑到日韩新一批建造的宙斯盾舰排水量都设在11,000吨以上,因此可以推断未来军舰的排水量将越来越大。再加上电磁炮时代的到来,而现有055吨位很可能无法支撑电磁炮上舰。

现有电磁炮尺寸太大,不适合上舰电磁炮上舰想像图

未来中国海军,将可能开建吨位更大的驱逐舰以适应未来海军技术发展需要。考虑到电磁炮有可能在未来5年实验成熟上舰,因此小编判断,055最终建造数量可能不会超过18艘。


055型万吨大驱和052D防空型驱逐舰是未来海军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舰艇,截止目前统计,052D系列防空驱逐舰已经建造20艘,传说中的加长版也爆出下水的消息,是我国海军历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型号,预计055的建造数量不会超过052D。

首先,从海军作战体系构建上来看,无论是052C/D,还是055万吨大驱,我国近十年来大批量建造的舰艇更多的倾向于防空反导作战,用于解决困扰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区域防空问题;目前海军防空型驱逐舰总数达到三十多艘,已经基本满足航母战斗群以及大型驱护舰艇编队远洋防空作战任务需求;目前海军更迫切需求一种多用途作战舰艇,可以兼具防空反导、对海作战以及搜潜攻潜任务,尤其是反潜作战领域显得尤为迫切。

052C/D系列驱逐舰改进潜力已无太多冗余,尤其是反潜作战方面很难再得到较大提升,055总体性能指标先进,但其定位更多的为航母带刀护卫以及大型驱护编队指挥舰任务,对于反潜作战虽有较大提升,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反潜短板缺陷;结合美苏反潜发展经验,要么打造一支类似于美国或者日本的航空反潜力量,要么选择苏联建造专用反潜舰艇,类似于「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显然再接下来一段时间,尤其国产航母服役后,有关反潜作战需求将显著增加,海军不得不倾向这个领域。

其次,055万吨大驱的作战定位直接决定最终的建造数量。055是我国综合作战性能首次接近甚至领先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水面舰艇,也是作战性能最像美国的作战舰艇,作战能力更加全面,结束了舰艇性能侧重反舰或者单一的问题,国人寄予其厚望。

我国发展055更多的侧重于海军航母建设,也可以说,055是海军专门为未来航母战斗群设计建造的一款大型水面舰艇;从设计之初就赋予了其护卫航母的神圣使命,因此,其未来使用将主要与航母同步;055有别于先前052B/C和051C首批只建造两艘的惯例,整理网路当前信息,055首批建造数量超过4艘;以此为依据,说明055将大批量建造说服力还略显不够,首批建造4艘以上,除了技术自信之外,更多的是国产航母即将入列,海军需要满足辽宁舰和国产航母战斗群体系编成,4艘这个数字刚好对应航母战斗群相应数据。

有关航母最终将建造几艘,目前没有任何官方确切消息,更多的是学术界以及军迷界的个人预测,因此我国对055的需求应该不会超过当前052D系列的建造数量,因为无论是航母编队还是大型驱护舰编队,解放军海军当前还没有那么大的数字缺口;我国与美国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巨大差异,以美国人的发展来评定我军是不符合实际的。

近期出现052D加长版驱逐舰下水消息,意味著直-20的测试接近尾声,其反潜版本距离装备部队为时不远;052D加长舰体明显就是为搭载直-20反潜型号做准备,以当前052D机库和后起飞甲板尺寸,很难满足直-20起降条件,直-20的加入将标志著我国水面舰艇航空反潜能力接近美国当前水平,解决了继区域防空之后,水面舰艇航空反潜作战能力不足的短板。

综合海军发展以及作战体系构建趋势,解放军海军区域防空作战舰艇总数趋于饱和,基本满足未来十数年海军需求;055的建造数量短时间内也不会超过052D系列的数量标,055改进潜力较大,未来会侧重于055后续改进型号建造,毕竟055不是中国海军的终极版本,还会有作战性能更优异的舰艇出现。


随著我国舰船设计水平不断提升,技术逐渐成熟,必然向标准化、模块化、隐身化方向发展。作为052C的改进版本,依然存在设计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才需要研制055驱逐舰。因此,我认为未来会停止建造052D,而会大规模建造055驱逐舰,并且会继续建造054E护卫舰。

首先,052D是我们发展标准化、通用化垂直发射系统的第一型舰艇。但是整个舰艇设计、建造并未贯彻标准化、模块化和通用化思想,其中有很多设计还是属于修修补补,逐渐改进的过渡性质。因此,只有到了055,整个设计才逐渐成熟。

055必然大规模建造

其次,055的设计非常成功,必然成为我国未来水面舰艇的中坚。随著055大规模建造和成熟,052D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因为两者都定位于区域防空,定位相似。但是两者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发射井的数量,而在于未来发展的空间和运行效率。

055与052D的差别不仅仅是大小,而是设计思想上的一次突变。055大规模建造后,成本不会超出052D太多

052D近7000吨的排水量作为防空舰对于目前我国装备体系来说不是最佳排水量。我国各子系统体积普遍比西方同类系统要大,7000吨排水量剩余容积率仅相当于西方4、5千吨护卫舰水平。事实上,作为驱逐舰,052D的武器装载量的确不理想。64个垂直发射单元分配给防空反舰反潜显得不够用。

面对055驱逐舰,052D定位有些尴尬

中国需要研制一款类似于秋月级的护卫舰,排水量在5000吨左右,采用全电推进,装备轻型相控阵雷达,缩小盾面面积,一体化隐身桅杆,装备100~120枚体积更小的中程防空导弹、鹰击12反舰导弹和新型反潜火箭。搭载一架直20反潜直升机和一架可以执行侦察、中继制导、反潜无人机。这个暂且就叫054E吧。

排水量5500吨左右的054E可以很好地与055进行搭配

055、054E、两栖攻击舰和航母可以组成结构合理的混合编队。所以,生产了近20艘052D大概率会停止生产。接下来会继续大规模生产055及其改型,并可能会大规模生产054E护卫舰。

【鸫飞天】


在新的类似DDG1000这种全电隐身电磁激光武器配置级别的舰艇出来之前,我个人判断2d和55会基本按照每艘航母2~4条55和的2d的配置,二者的比例可能是1比2,但是55还有一个可能的功用是除了做航母编队以外是驱护舰队旗舰,因此各舰队会配置和航母舰队数量大体相当的55。所以,总体二者数量大体一致。可以计算为每个舰队配置2个航母编队,每个航母编队配置二艘55和四艘2D作为基本配置,这样就是四艘55和八艘2D,另有四艘55作为机动一面轮换作为航母编队旗舰,一面作为驱护舰队旗舰,这样一个舰队就是8条55和8条2D。短期55数量不足,2d作为驱护舰队旗舰独立作业是不得已为之,因此2d数量要多,随著航母编队的相对增加,可以预见的未来远洋海军舰队2D不太可能独立作为舰队中枢,所以55作为目标舰艇会始终在各类编队中处于中枢指挥的定位应该是合理的。在一个舰队中,作为各类编组的独立小编队中,指挥中枢始终在55上存在,环境适应,队伍好培养,设备也熟悉。

那么随著全电推广后55平台完善后会朝著统一平台但按功能定位布置不同武备的方向发展,逐步数量放大。一方面节约成本,一方面便于维护,在综合能力保障的前提下,突出对陆打击,反潜和对空方向的配置差异。同样54B和2E两种型号在全电验证合适后有统一平台的可能性,锁定在8500-10000吨级别,再往后核动力平台出现后55平台还有进一步放大到2万吨的可能。最终形成55和2d一比一共同作为各自级别主体平台发展的定位全面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主要区别就是分段大小的区别。单独拎出来都是综合舰艇,无非是根据功能选择垂发里放什么蛋蛋的区别。


前两天在大连厂同时下水的第19、20艘052DL型大型防空驱逐舰(L表示加长版)。

从海军目前的发展需要来看,052D系列未来几年内(5年)会建造的更多一些,估计总数要超过30艘的规模,而055型大型驱逐舰数量约在12艘左右。

055型大型防空驱逐舰首舰101号「南昌舰」。它的整体作战能力要比052D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人民海军经过了70年的建设,目前服役的海军舰艇的总吨位排在世界第二位 ,除了吨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外,人民海军在完善近海防御之后必然要往「深蓝」挺近,目前在挺近「深蓝」的建设也成绩斐然,已经服役了「辽宁号航母」、17号航母也在最后的试航阶段,估计今年就会服役,003 型直通甲板的更大型航母母舰也在建造当中。而航母本身是体系化作战的,需要一整支编队的建设,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护卫舰队去保护航母。

图片上辽宁舰编队的护卫舰队:052C型、052D型、054A型虽然都是00后,但它们并不太适合伴航航母进军「深蓝」,今后两年会被055舰和052DL舰所替代。

目前,大国海军的发展是减少舰种和舰型,开始往「一型多舰」发展,也就是模块化设计一型排水量较大的舰型,在这个舰型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制海舰、防空舰、反潜舰。「一型多舰」设计可以大大的节省经费和时间,在建造时由于长时间建造一个舰型,更可以快速的组织完善施工,比如:去年大连厂两艘055舰下水时,19、20号052DL还没有成型…不到1年它们就下水了,这说明船厂在建造过程中熟练度非常高。

人民海军也会遵循这个发展,那么为什么说052D舰系列的建造数量要多于055舰呢?

这主要是建造价格和执行任务多样化方面考虑。055舰排水量1.2万吨左右,增加了不少的更新型装备,建造价格肯定会昂贵,它将来在航母编队当中的数量通常是两艘,而052DL舰会是三艘,这样的配置是比较合理的,如果都用055舰既没有必要还会造成战斗力的浪费,所以要均衡配置,比如:航母编队追踪敌方核潜艇,派出一艘052DL就可以胜任,而派出055舰显然是不适宜的…它的任务主要是舰队防空,052DL则是多用途。

055舰和052DL舰同框。

还有,大国海军的舰种配置是多样化的,任务也是多层次的,055舰作为海军「二等舰」是地地道道主力战舰,让它去执行一般的巡逻、对峙、驱离…这样的任务显然是大材小用,并且使用成本太高!而052DL算「三等舰」,使用成本要大大低于055舰,在执行多任务方面显然要比055舰更加灵活。

人民海军目前的发展是追赶式发展,海军的旧舰仍然很多,并且这些旧舰近几年会大批的退役,它们的位置需要有新舰接替,但是接替旧舰也是要综合考虑,不能完全用最好最贵的战舰,而是利用现有的国力和目前成熟的、相对便宜的舰型去弥补空缺,量力而行才是发展的根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