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片叶子的叶脉相同,
甚至连甜度相同的苹果也能轻易尝出其中细微的差异
教学七年的历程中,看过各式各样的学生⋯⋯
更让我看见个体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
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习惯、价值观、解决问题的办法
延伸至各科的学习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过程与层次
如此说来,面对校园教学进度中一致的教学规划,每个人都是辛苦的
甚至到了社会之中,我们也曾为了要迎合某种价值或标准
吃力的追赶或沮丧的落队

「不懂与不会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都是这样开始的」
「错了没关系,弄懂了,不要在一个地方跌两次跤就好啦」
我习惯这样鼓励垂头丧气的学生
如果年纪轻的时候有人让我明白这个道理
我也会在学习历程中少了许多的自责与愤怒

面对恐惧是一件如此必要,而且极为自然的事情
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勇气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学科上遇到的种种问题,
都会是未来人生路程中很重要的暗示与隐喻

面对中文学科庞杂的系统,许多学生总是不知从何追起
由零碎的知识拼凑出庞大的知识体系,
再随著年龄增长逐渐发现知识与生命的关联,
先有「知识」再延伸出「知识力」是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但见树不见林的过程容易使人迷惘
所以我喜欢跟他们说明「知识」与「知识力」的差别
「知识」指的是各种领域的专业知识,
但能够在各方面将知识运用自如的「知识力」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先从知识力下手,清楚学习的目的与国文学科存在的原因
再从架构下手,掌握文言文的梗概
学习不是深不见底的记诵,学习是推敲,是从已知推出未知的知识力
文言文不是一堆零碎的字句,不用死命搞懂每一个字,
文言文只是一种心情与看法的载体,古今人同此心、心同此
如果学习是在大海中泅泳,我的学生永远搞得清楚自己的座标在哪里
我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是看见每一篇陌生的古文,都有一探究竟的好奇
是由学习中得到面对困难的信心
 
相关课程欢迎来电0963-621017洽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