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歷史中簡堂烽煙,專註深耕於五代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王彥章,字賢明,五代後梁人,著名的勇猛虎將,也因此被人稱作「王鐵槍」。他雖然打仗驍勇強悍英勇無畏但是我並不認為王將軍就是什麼天下第一。至於後梁擁有這麼一個天賜良將還慘遭滅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梁末帝的識人不明。

為何這麼說呢?雖然在梁晉戰爭中王彥章一直衝鋒在前,甚至不惜以自己家人的生命為代價拒絕晉國招降,拼盡全力去為自己效忠的政權爭取勝利,但依然受到了不小的阻力掣肘甚至是猜忌,這其中的原因主要來自梁末帝識人不明,導致奸臣當道於內,驕將橫行於外。△王彥章

對此《新史·王彥章傳》是這麼記載的:梁末帝昏亂,小人趙儼,張漢傑等用事…彥章雖為招討使,而謀不見用。

也就是說在晉人奪取鄆州(今山東東平),距離梁都汴州僅剩一步之遙的緊急情況下,王彥章還是於一個有名無實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的,有力無處使的空頭司令。

最後梁末帝在開國元勛李敬翔的以死相逼下才不得已啟用王彥章,以段凝為副。△李敬翔

二、梁末帝的用人不明。

起用王彥章的時間本來就很緊迫,但是梁末帝還是在這關鍵時刻又犯下了一個極其致命的錯誤。什麼呢?重用段凝。王彥章儘力了,但是上天給他的時間太短,空間太小,人員太少。正是基於以上幾種原因,他為儘快挽回頹勢急於求戰。

但是晉國這邊的郭崇韜早已看穿了王彥章的心思和弱點,築壘於博州,採用圍點打援,以逸待勞的方式令分不出兵來的王彥章在炎炎夏日裡來回奔波疲於奔命最終兵困馬乏數次大敗。△趙儼

那麼梁國的軍隊此時此刻在哪呢?答案是,大部分都掌握在副使段凝的手中。

對此《新史·敬翔傳》是這麼記載的:是時,梁精兵悉在凝軍。

這就奇了怪了,軍隊的主力不在主將手中反倒落於副將之手說明瞭什麼?還是說明瞭梁末帝對忠心耿耿的王彥章心存猜疑,所以在王彥章此前取得勝利後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功勞被段凝聯合趙儼等人搶去後還丟了主將的位置。

可結果呢,他真正信任的段凝纔是心懷鬼胎之人:王彥章兵敗段凝不救是其一,皇帝徵召不至是其二。咱們接著看:

《敬翔傳》:王彥章敗於中都,末帝懼,召段凝於河上……段凝有異志,顧望不來。

梁軍丟了鄆州,相當於國都汴州的門戶大開。後方無備,唐軍長驅直入,末帝被迫自殺以殉國。

所以說,後梁的滅亡跟王彥章牛不牛逼,有多牛逼沒有太大太直接的關係。畢竟說到底,王彥章也是給人打工的,他有執行的責任卻沒有決定的權利。

良駒怕無伯樂,金子怕被埋沒,人才更怕的則是怕不被信任,而王彥章的困境恰恰在此。


昔日大將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


一場戰爭是勝敗不是靠一個大將軍就能決定的,導致一場戰爭的走向,除了武力,裝備還有政治,輿論,經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會影響一場戰爭的走向,不是說因為你擁有一個無敵的某某的將軍,你就一定會贏。


後梁擁有「天下第一」的大將「王彥章」為何還是打不過後唐?

說後梁「王彥章」是天下第一的大將,有點過了,後唐的戰將如雲,如「李存審、李嗣源、周德威、閻寶」等,能打的「李紹榮、李紹奇」就連後唐帝「李存勖」都很能打。對了號稱「王鐵槍的王彥章」就是被後唐將「李紹奇」扎傷擒獲的。

公元918年,後梁軍隊屢遭後唐軍隊擊敗,李存勖就冒險孤軍挺進大梁,途中行軍在「胡柳陂」和尾隨的後梁軍「賀瑰」部隊展開激戰,後唐軍最先擊敗的就是後梁「鄭州防禦使王彥章」,王彥章被擊敗後,西走濮陽。後唐軍最終戰勝了後梁「賀瑰」但也是慘勝,戰死了大將「周德威」和他的兒子。之後,李存勖在濮陽又大敗「王彥章」。

公元923年,李存勖登基建後唐,遣李嗣源攻戰了「鄆鄆州」。

後梁主溫鄆州失守,非常害怕,就聽了「敬翔」死諫,啟用了「王彥章」代替之前的「戴思遠」為北面招討使,

後唐帝聽說後,就親自駐守「澶州」並告誡堅守「德勝」的「朱守殷」小心防備,最終還是讓「王彥章」襲了德勝,兌現了在梁主面前許的三日之期必打勝仗,也使得「王彥章」在後梁軍中聲威大振。

後唐帝命令「朱守殷」放棄德勝,拆了房子做木筏載著士兵順黃河流去「楊柳鎮」和「李周」一起固守,把糧食運往澶州,後梁王彥章也筏載軍隊尾隨「朱守殷」部,倆軍在黃河乘著木筏是邊走邊打,雙方士卒死傷不計其數,隨後就是「王彥章」段凝包圍了「楊劉鎮」。

楊劉鎮告急,後唐帝救援,後唐「郭崇韜分兵據博州馬家口渡口修築營壘,一是接應東平(鄆州)援軍,其實是分散後梁軍的注意力,果然後梁王彥章「圍點(楊劉鎮)打援(郭崇韜築的增援通道)」遭到後唐帝與郭崇韜的拚命夾擊。之後「楊劉鎮」解圍。

後梁王彥章在,趙巖、張漢傑進饞言被免了招討使職,讓段凝做了招討使,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分散兵力做全面出擊,王彥章又再次被後唐軍擊敗被擒,最終被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