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张侃房帮」

  把一个在地产圈里还有信仰的灵魂

  安放在自己身边

  正文共1752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当初,大家都在卖期房的时候,万科说:要有样板间。于是,地产界有了样板间。

  样板间是开发商最大的销售道具,承载着两大功能:一展示产品的空间关系,二赋予产品情感价值。人的购买行为都是充满多变的感性因素,因为销售人员一句话不中听而放弃购房的事件比比皆是,样板间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营造出吸引人的场景,通过体验卖产品。

  随着装修交房的推广,样板间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就像有的不良开发商在看得见的地方用好品牌,在看不见的地方就降低品牌标准一样,样板间也是一个越让人兴奋越应该提高警惕的地方,一时的眼迷可能会后悔好几十年。这一期,老张侃房帮就来侃侃样板间那些事。

  沙盘

  1、玻璃体

  沙盘中常能看到一些玻璃做的透明小方块晶体,如果你看中的房子刚好对着玻璃体,可能还会觉得视野开阔、日照充足,但是这些玻璃体有可能是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也有可能是规划中未建的建筑物或居住楼栋,也就是说,某一天你家楼前就有一栋高楼拔地而起。所以,必须询问清楚。

  2、绿化

  开发商抓住客户喜爱自然的心理,沙盘上总是绿意盎然,客户看的时候若是想当然认为这就是“交房标准”,那么很有可能在交房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五A景观园林变成了市政草皮,之前在沙盘上看到的一大片绿色只是停车场,如果你提出质疑,对方还会说“长草的空心砖”也要计算入绿化率里面。

  户型

  很多时候,客户想要购买的户型并没有做成样板间,这其中有开发商出于成本考虑不会将所有户型都作出样板间的原因,也有最优户型和主力户型之间的选择问题。

  在最优户型和主力户型之间,开发商一般会选择最优户型,以最大限度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这样一来,销售人员在带客户参观完样板间之后,就会用户型图给客户解释两者之间的差别。

  人都有一种“锚定心理”,也就是说,先接触到的东西会在心里形成强烈的印记,并以此为参照物去衡量其他的物品,看完最优户型再看户型图,客户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买的户型和样板间没有多大差距,面积小反而更物有所值。待到交房时,捶胸顿足的事情就这样产生了。

  售楼处的样板间

  上面的一幅是九龙明珠花园的实体样板间,因为正在建设中,还罩着绿网。下面的一幅是威高万科翡翠公园售楼处的样板间,客厅阳台挂的是景观图。这两幅图的对比一目了然,也提醒我们,看房的时候不能对窗前的景观一扫而过,而要弄清楚窗前有无遮挡、楼间距如何、采光如何,弄清楚实际情况中你的客厅窗户对准的是什么。

  迷你家具

  前段时间有个楼盘的样板间要拆,里面的家具出卖,一个朋友买了张床,说是大品牌价格又低,一度喜不自禁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结果拿回家往房间里一放才发现问题——迷你版,根本不是正常尺寸。

  很多样板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面积小的某个房间,为了显得空间大,家具都是定制的,比如说床的尺寸比正常的床小,衣柜的进深浅——有的样板间的衣柜里面会挂着一两件衣服,有的则不挂,不挂的就需要注意了。

  这是天一仁和·悦海锦府的样板间,特意在衣橱挂了衣服

  躲开这个雷区的方法就是尺子,带着尺子去看样板间,不要只听销售人员说床是多大、沙发是多大,自己量。

  扩大空间

  让房间显得宽敞、使用面积大,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扩大空间。

  常见的方法有打通非承重墙、墙体换成一面玻璃、墙体削薄做置物柜。这些处理方法我们在自己装修的时候一般很难实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很多样板间厨房和客厅是一体的,而很多家庭并不接受开放式厨房,自己装修的时候必定会加厨房门。所以要问清楚哪些是交房的时候有的/没有的。

  很多小户型或者小房间为了显得宽阔,厨房里不放冰箱、房间里不设衣柜、门框不装门扇、阳台不安洗衣机等,也要注意。

  这个样板间的客厅与阳台没有做分区(地面黄色贴纸标记为界)看上去就显得客厅特别敞亮

  这个样板间的厨房没有装门,无形中就拉伸了空间的长度

  另一方面就是大量使用镜子、巧妙布局灯光。样板间基本上都是全天亮灯的,而且中央吸顶灯吊灯四周筒灯射灯一起上,堪称全方位无死角,不但增加了光源提升了亮度,也增加了空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关灯,关掉全屋的灯,体会一下在自然光线下房屋的情况。

  再有一个问题是,开发商有可能做大样板间。

  要确定房屋的面积,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量,不能听信销售人员的说法,量一下长宽高,或者量地砖的大小数一下地砖数。

  关于空间还有一个问题是管道。

  样板间里是没有管线、管道、上下水等妨碍空间的物品,这些都要客户自己心中有数。

  张无忌他娘临终最后一句话是,要小心长得漂亮的女人。为了打造一个有诱惑力的样板间,开发商不但会高配标准,还会大量运用高价配饰增色,一定要弄清楚那些是你的,哪些不是你的,且看且冷静。

  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