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否是一種自我欺騙?他的回答讓所有人為之折服

2 人贊了文章

語言的本質就是善,語言的本質就是情感和世界。

——列維納斯

虛無主義意味著什麼?——最高價值自行貶黜。沒有目標,沒有對「為何之故」的回答。

——尼采

虛無主義問:人類的道德是否是一種自我欺騙?

列維納斯:在我選擇了善之前,善已經選擇了我。善對於人類具有終極意義,它超越一切,具有無限的綿延。唯有那最終的意義(對善的信仰)才是至關重要的,唯有那最後的行動才使諸存在者(人類個體)變為它們自身。

伊曼努爾·列維納斯(1906年1月12日—1995年12月25日),法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立陶宛考納斯。列維納斯在一生中曾遭遇了納粹帶來的不幸,見證了西方世界在二十世紀所經歷過的幾乎所有暴力。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在立陶宛時被納粹合作者殺害的,而他妻子和女兒也由於猶太身份遭到通緝和追捕。列維納斯的這種經歷為他的哲學思想注入了現實之根基。終其一生,他都在探索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去解釋和改變世界,同時也給哲學的內在注入另一種生機和活力。

通過融通思考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通過對傳統認識論和存在論的批判,列維納斯為西方哲學提供了思考異質、差異、他性的重要路徑,從而揭示了從倫理的維度重建形而上學的可能性。同時他也是20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倫理學家,他最為徹底地反對自古希臘以來的整個西方哲學傳統,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最激進的真正意義上的「他者」理論,成為當下幾乎所有激進思潮的一個主要的理論資源。

列維納斯在法國哲學家為何如此矚目呢?一起看下他總結的這10個思想精華,就明白了。

1,負責任的生活,是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前提。

2,面容其實也是一種語言,只有死亡才結束這種語言,因為面部表現人的慾望和情感,它們本身就在斷定。什麼都不斷定的語言是沒有的,就像面無表情也是一種表情一樣。

3,語言要向他者提供世界。他人可以是他者,但他者絕不可等於他人。他者強調的是外在性,是相異性。他人是相對於自我而言,他者是相對於同一而言。他者是倫理的源點。

4,人無法感受自己的死亡,而只能通過他者的死去感受和思考。「我」不可能知道或經歷「我」的死,是「他人」的死告訴「我」人會死、有死、必死,而「我」被允許把「他」的死作為科學對象來認知和研究,但「死的意義」不止於作為一個科研的對象,「他人之死」引起「我」作為一個存在者的再思考和再認識。

5,為何離開了希臘,我們就無法談論哲學?因為「哲學」在那裡得到了最原初的規定,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希臘本身就趨向絕對的他者,它本身就包含絕對的差異。存在論自柏拉圖以來就主宰著西方思想並壓抑著西方思想。笛卡爾以來的主體性哲學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壓制。

6,哲學是對一種不可能在場的拋棄,西方形而上學乃至整個歐洲的歷史都是通過那些被解構過的概念工具而成了那種在場的構建和保存。拋棄「在場」最終導致了拋棄真理,因為意義不再被視為知識的召喚。至少真理不再是永恆真理層面的真理,真理不是主要的東西,這成了一種超越了歷史主義的夢想的懷疑主義。

7,「一切說」也就是「未說」。語言既是表達意義的機會也潛存著無意義的危險。「說」是動態的,有自身的意義;「所說」是靜態的,比較易於把握。「說」無法通過「所說」窮盡自身。

8,絕對的正直就是絕對的自我批評。

9,意識乃是通向他者的緊迫的目的,而不是向自我的永恆回歸,正義和博愛意識讓我們想到其他一些偉大的主題,如,責任問題,自由問題,死亡問題,等等。

10,死亡是對時間的忍耐,或對時間的不回應。海德格爾曾主張從死亡去看待時間,即向死而生,但我主張從時間去看待死亡,即向時而生。死首先不是消失,不是非存在,不是虛無,對生者來說死是對「沒有回應」的某種經歷。傳統的哲學或宗教不是把死視為向虛無的過渡就是把死理解為向另一種存在的過渡,謀殺者也總是把死理解為「虛無」。實際上,我們不能以「存在」還是「不存在」來描述死。

死並不是生命現象,而是倫理現象。他人的每一種姿態都是向認識中的「我」言說的符號,他人死了意味著他對「我」的回應終止了。正因為他人無法向「我」作出回應,「我」對他人的責任顯得越發崇高,因為他人沒法向「我」表達他(她)的謝意,沒法向「我」做出回饋,「我」對死者的責任是單向的,是不能指望報答和應答的。

死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東西。對自己而言,死永遠是迫近的可能性,每個人無法經歷自己的死,相反,「他人的死才是第一位的死」。正因為他人是有死的,所以,「我」對他人始終有一份責任和作為一個「未亡人」把「未完成」繼續下去的義務。換言之,我們正是在他者那裡體會到無限性的,死亡不再是被動的終結,而變成了承載著未來的時間的綿延,因為在他者的死亡中,我們體會到死亡,以及對死亡的煩憂,並在其中體會到「我」之成為他者的「責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