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否源自利己?

道德是否利他?先定義一下題目的關鍵字吧,我選取的來源是維基百科。①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為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②利己:一切行為出於自身利益

首先我想提出:道德,利人和利己的關係

情境:殺人(我覺得殺什麼人不是重點,所以就不討論殺誰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殺人→法律限制:那是否我們不殺人只是因為我們不想承擔殺人要付出的法律懲罰?換句話說,我們判斷殺人帶給自身的利益比殺人帶給自身的利益要少。→內疚:殺了人,我們會感到內疚,所以我們不會殺人。換句話說,我們不殺人,只是因為不想讓內心難受而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希望別人殺我們或者我們重視的人,所以不去殺人,以此作為一個類似社會契約的牽制,讓彼此互不侵犯。所以我們不殺人,最終目的是為了我們自己?

以此類推,道德也是如此嗎?

我們幫助別人,以此獲得內心的快樂(助人為樂),最終目的是自己?


謝知乎邀。

道德源自同理心中的同情心。

同情心本是自願、自發、不束縛任何人的,但加上利己心之後便成了束縛他人的工具。所謂的道德自律也是被教科書或領導洗腦的被束縛的結果。

德之「道」因人而異,是個人在同情心之下自願的行為做派,一旦把德之「道」給制定成定則、守則便成了束縛人的工具了。

同情心會讓我們主動幫助他人,他人的道德觀念掣肘我們,但還可以打破,但來自他人的利己心會進一步掣肘我們單純的同情心。

初稿待補。

此答乃鄙人一己淺見,非專業人士論述,或為拙見,僅供參考。


是的,首先,我明確告訴你,不存在完全的利他行為。

先要明白幾個概念,才能去判斷論題。

利益是有延遲性和及時性,有直接性有間接性。現在社會對利他的普遍定義的就是對他人有好處,而對自己沒有明顯好處的自願行為。

此處的無明顯好處就是指沒有及時性的,直接性的好處。要明白,你的任何行為都必然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是他人利益。這句話聽起很果斷,但是你拆分開來理解。

雷鋒,這個人先不判斷他的事迹和行為有沒有當代政治因素。他的行為,必然給他帶來個人心靈上的滿足感,以及使命感,責任感帶來的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你能說這是純粹利他行為嗎,當你明白利益不只是物質性的,精神上的也是利益的一部分。他獲得了遠超於常人的精神利益,在他看來,他是賺的。

如果看到這,有人覺得精神上的滿足不算利益,那麼,物質上的滿足由什麼傳導到你的大腦?要明白,利益的最終判斷是你大腦的價值判斷。值不值絕不是由除你以外人的判斷。(非要我舉例的話,不管是你的食慾性慾權利慾,最終都會使你精神上獲得滿足和享受)

當明白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兩者的關係時,要開始明白,道德行為是一種怎樣的行為,完全不獲得任何利益?你不回獲得他人的讚賞?你不會有約束自我產生的自豪感?你不會有積極完成社會使命的的使命感,責任感?

只有真正理解利己,不把他當成一種自私行為看待,才能真正堅持去做利他行為,不被誘惑輕易蠱惑。一個明白利己行為的人,才是能將道德行為堅持下去的人。

現在,你再判斷道德是否源於利己?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可以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的回答

我應不應該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www.zhihu.com圖標


道德的確源於利己,雖然有利他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說,也是利己的。

但這是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人類是社會動物,而道德也是依附於社會而存在,整個社會的內在運作會盡量保證人人都利他,都做利於整個集體的事,那最終每個人的利益都會得到保障。這是種默認的人人都遵守的契約。

但要是沒有了社會的存在,或者社會內在的契約被破壞,那麼道德也會崩壞。參考戰爭與動亂的時代或地區。道德會因社會的不穩定而自發地崩潰,也佐證了道德本身是源於利己的。

這是什麼問題。。。。

道德怎麼會源於利己,簡單舉幾個例子辯論一下

一個人住在與世人隔絕的海島之中靠打獵維持生存,他把剩下的動物骨頭隨地拋棄,身上髒的時候裸體在海里洗澡。此人是否不講道德?

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其前幾日由於不清楚垃圾分類,把所有垃圾扔進了不可回收。此人是否不講道德?

一個山東大家庭舉家遷移到其它省,該家庭結婚的時候鬧洞房超過當地人的接受範圍,此家庭是否不講道德?

答案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但當你剖析你回答的思路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道德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一種規範或約束。


這個問題在倫理學中已經有定論了,道德是源自利己主義。具體參照《倫理學原理》北京大學王海明教授


只能說源於社會,源於社會的秩序與法,源於這個世界的平衡發展,只有一個準則才能保證其順利。很多事不能一概而論吧,某些特殊的情況做出道德感的行為的確可以利於自己,但大多數情況下當事人還是處於不利地位的。
不是。你的這個殺人情景後面的三段也完全可以用於一個利他主義者身上,只要稍作改動:因為會收到法律的懲罰,而受到懲罰以後失去自由或生命就不能利他了,所以不殺人。殺了人,被他者所恐懼,這違背了利他的本心,所以不殺人。我們不希望他者受到傷害,所以也不會傷害他人。

想要了解道德的是利己還是利他,我們需要知道兩點

道德的定義

道德的作用

題中說到道德是「衡量觀念正當的行為標準」是「自然產生的

也就是說道德是不受某個人控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這就意味著很難作為某一特定人群或個人用作牟利的工具。

人類是智慧生物,並且擁有龐大的族群,完全使用法律約束行為是不現實的,太浪費資源。所以道德觀念的存在有這個用處。

談到「約束」,為什麼要約束呢?

因為大量族人聚集在一起,會有矛盾衝突,道德作為一個標準去衡量大多事件的是非對錯,讓種群更和平地發展。

你會發現宏觀來看道德是有利於整個族群的東西,但具體到個人,同時存在利己利人。

題中提到「助人為樂

舉個例子,今天你給鄰居送了特產,可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同時獲取下一次的回報,利己性很明顯。但換到鄰居的角度呢,你送給我特產,我受益,我下次也會給你好處,這也包含了利他性。這種互惠政策用極限思想看,是有利於所有人的,幫助族群更好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這並不是利己利他的問題,而是物競天擇中進化出來延續種族發展的優勢。

希望我的想法能幫到你


我覺得道德源自於社會共識,這種共識既可能是所謂的叢林規則,也可能形成自由平等規則 。只不過隨著人類社會意識的發展,越來越來的人更願意接受基於自由平等規則下的道德方案。這種社會共識既是利己也是利群。

從哲學角度講,沒有完全脫離社會的人,因為人自出生起,就開始了社會化過程,每個人的個體意識就是社會化的結果 。

語言就是人的社會化的主要載體和媒介,德國哲學哈貝馬斯就在梳理哲學發展進程中,確認了二十世紀以來現代哲學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語言學轉向。人類的語言才能,擴大了人類的交往和溝通的廣度和深度,也加大了反思的廣度和深度。相比之下其它動物界的語言貧乏,限制了交往的廣度和深度,更難有什麼反思,所以它們很難從一開始弱肉強食的叢林規則擺脫出來。


我殺人我不會內疚,但是我殺人違反了秩序,這樣就會導致社會的動蕩。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維持社會安定的秩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