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电影的年似乎还没过完。

《流浪地球》票房继续大卖,刚刚结束的69届柏林电影节也是传来喜讯。

一个最佳男主角,一个最佳女主角,两座银熊。

获奖的王景春和咏梅在影片《地久天长》里饰演一对夫妻。

在评委们看来,银幕上很少有夫妻能够像王景春与咏梅合作得如此默契。

谁得奖都应该,不能单独给,索性最后就一起给。

中国影人在国际上拿奖并不稀奇,但是影帝影后一起拿还是头一次。

尤其是影帝王景春,更是在获奖感言里直接提到了5年前:

「5年前我坐在台下,今年我站在这儿了!」

那时候他还是《白日焰火》里的配角,干洗店的老板荣荣。

那一天,站在台上的是他40岁的好哥们廖凡——柏林电影节的第一位华人影帝。

《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首映那天,正好也是王景春的生日

5年后,「好熊弟」不负众望。

从第一个到第二个,从40岁的廖凡到46岁的王景春。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一点放在中国电影身上同样成立。

1

1988年是中国电影值得记住的一年。

那时候,柏林国际电影节还叫「西柏林电影节」。

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宛如一声惊雷,震响了整个世界。

那是中国电影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首次获得最高奖项。

当时的张艺谋还是个刚从摄影师转行做导演的新人,一眼相中了《红高粱》的小说。

为了拍好电影,摄制组里的几个哥们儿拿出家里的几万块钱存款到山东种了一百多亩的高粱。

大胆的色彩运用,狂野的乡土气息。

领取金熊奖的时候,张艺谋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自己,只能临时借了一套别人的西装上台。

影片不仅让当时的欧洲观众重新认识了中国自由豪放的一面,更掀开了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崭新的一页。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张领奖的照片,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笑得这么开心的张艺谋。

怎么看都像一个拿了奖的孩子。

之后看到他的这副样子,莫言也是开玩笑:

「简直就是我们村里的生产队长。」

2

演员方面,柏林也是福地。

1992年,张曼玉因为《阮玲玉》成为第一个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摘得桂冠的华人女演员。

说起来,《阮玲玉》原本的女主角一开始是梅艳芳,后来因故才换成张曼玉。

后来的《甜蜜蜜》也是,王菲不演,陈可辛才找她演。

结果又是到处拿奖。

为了讲好这个上海女人的故事,关景鹏选择了最复杂的方式:

用电影记录电影,让演员感受演员。

影片里,张曼玉一会儿是阮玲玉,一会又是阮玲玉曾经扮演的角色,同时还有作为演员的张曼玉对阮玲玉的看法。

角色之间的层次感变化极强,表演的难度极大,

几个不同的角色,相互交叉、互相照应,跨越时间和空间重新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故事。

有人说,张曼玉不是在演阮玲玉,而是在演自己。

其实无论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她们的演艺生涯的确有著非常相似的开端。

都是从一个「美丽的符号」开始,然后一直努力地挣脱。

电影有意无意中让两人之间产生某种联系。

后来即便是凭借电影成为柏林的影后,外界对张曼玉依旧存在不少质疑。

对此,她也是硬气回怼:

「每次拿奖事后都会有人说『不该她拿』,以前我很介意,现在我学会你们讲什么我都不理,反正奖在我手里。」

如果说阮玲玉的一生在这些质疑中变成了人言可畏,那么张曼玉从此以后则是彻底撕掉了「花瓶」的标签。

或许直到现在,还是会有人对比著照片说她演的阮玲玉不像。

重要吗?不重要!

电影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用自己的表演演绎了一个薄命红颜悲惨命运的同时,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当我们通过电影怀念那个风华绝代的香港电影时代,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溯著令人难忘的30年代。

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3

1993年,无论是对柏林电影节,还是对中国电影,都是极其特殊的一年。

当年的金熊最佳影片竟然破天荒的实现了华语电影的双黄蛋。

一部《香魂女》。

作为第四代领军人物谢飞导演的代表作,电影通过一个已经成了母亲的童养媳的故事,用现代化的观念刻画了一个传统妇女的悲剧。

影片展现了那个年代中国电影最大的特点——真实,除了真实以外就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当时的导演大多都比较喜欢拍悲剧。

有人说是为了得奖,其实是以前都没拍过。

不敢拍,也不能拍。

《香魂女》剧照

还有一部是李安执导的《喜宴》。

相比《香魂女》,这部电影显得更加洋气些。

通过一个连接东西方的荒诞婚姻,展现了东西方伦理认知和文化差异。

借助参加婚礼的配角,李安亲自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两部电影,一个悲剧一个喜剧。

从不同的角度完整细腻地展现了当时东方小市民的情感世界。

两位华语片导演在柏林正面交锋,经过激烈的投票,难分高下。

最终一起投入了小金熊的怀抱,成为一段佳话。

此番热闹的景象更是成为了整个90年代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缩影。

谢飞导演和李安导演并列金熊奖

说回王景春和咏梅。

他们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没「牌面」的国际影帝和影后组合了。

别说没几个人认识他们,就是他们的角色,也大多都是叫不出名字的第二、第三配角。

多年前有部神剧叫《都市男女》,里面的姚晨火了,沙溢也火了,学霸喻恩泰近期也开始被提起,唯独年龄最大的王景春却一直没什么名气。

王景春今年46岁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演了半辈子配角,当了几十年绿叶。

事实上,早在2013年,他就已经拿到过东京电影节的影帝。

如今他成为了双料国际影帝,含金量十足。

《中国式离婚》剧照

同样是很多年前,在陈道明、蒋雯丽主演的家庭伦理剧《中国式离婚》里,有个名叫肖莉的单身妈妈。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依然成为了当时很多观众心中知性大方的女性形象代表。

她叫咏梅,今年也49岁了。

拿完奖后,咏梅在微博里只发了两个字:幸运

而王景春则是跑到电影宫外的墙角,在冷冽的寒风中点了一根烟,问他当时在想什么,他哈哈大笑:

「我在回味首映后的感觉,觉得这部电影真好啊!我也演得真好啊……」

演得好是事实,没有一夜爆红也是事实。

但是我想说,相比一夜爆红,我更害怕的是他们被忽视。

为了手里的奖杯,他们早已经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只是简单地希望每一位用心做电影的中国电影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只有那样,中国电影和「熊」的故事,才能一直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