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識是宇宙所有眾生的集合心體一部分,譬如大海水是一體,一滴水是一個眾生。眾生真心組成的智慧海是有巨大的能量,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地球就是同業心體妄想而產生妄能,讓器世界的微小能量場產生變化。無極能量組合生出有極性能量組合。形成了地球。各種有情妄想形成不同的生命體。妄想心控制身體活動。成為生命複合體。不管豬狗牛馬蒼蠅蚊子都是妄想心而得到的因緣果報身體。身體組成了無明障礙。觀明為通,結暗為色。身體在妄想下不斷進化。妄心妄念越強,真心越是被障礙。因為六根獲得信息不是全息。而是極少部分信息。無始以來,眾生迷己為物為物所轉。失去本心。隨著身體造作把信息寫進了真心。真心根據因果關係生出來識心。身體本來就是眾生心妄念而成,所以用刀割身體就會疼。修行到一定程度,開悟找到本心。隨著修正,識心妄念滅掉。再割身體就不會疼了。習慣成自然。真心才是金剛王,周行而不殆。產生出萬法萬物。

量子力學疊加現象說明了宇宙萬物都是心中之物。周圍全是微細能量場。眾生身體和萬物都是一體的。互相包含。雙縫實驗得出一個電子無處不在。只有心觀察才塌縮為一個。完全是心妄念妄能讓電子塌縮成固定的。意識決定物質,萬法唯心造。本心是靜的,心體是周行而不殆。本心是靜,因為妄念而產生出萬物。讓量子聚合塌縮為物體。人不觀察時,物體能量組合又變化為無處不在。只有意識心觀察,也就是妄念產生妄能,讓量子重新瞬間組合為物體。

我們感覺到自己身體是不變的。實際就是妄心的作用。一旦妄心不在。身體就分解了。一切萬物因心成體。佛菩薩的真心看到的宇宙萬物不同,山河大地都是通透的能量團聚合。通透的亮點,物體暗點。互相交織在一起。


這個其實是人類研究一種與我們平時遇到的直觀世界不同的微觀世界的過程中發現的新大陸的新遊戲規則。

比如說,當你觀看一個蘋果,實際的過程是光量子打在蘋果表面原子上,有些被吸收了,有些被釋放,你所看到的是被釋放的那部分光量子擊中了你眼睛的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然後經過大腦加工形成視覺。

這個過程中光量子並沒有引起蘋果狀態和人眼狀態的改變,這是因為蘋果和人眼相對於光量子,實在是太大太大太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了。

但在微觀世界就不同了,一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這個說法不是很貼切,光子和電子發生影響不是擊中,專業的說是被電子獲得,因為電磁力就是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交換自旋為整數的粒子實現的),會造成這個電子的能級發生改變,如果一個高能質子轟擊原子核,這個原子核會發生更誇張的變化,粒子加速器就是干這個事的,微觀粒子相互作用本身就會對微觀粒子本身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而微觀粒子本身性質更加的離奇,它很明顯的表現出波動性,又表現出明顯的粒子性,而波動性符合波函數,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觀察這個粒子之前,它具有很明顯的波的性質,比如量子疊加態,什麼是疊加態,這個很難表述的特別貼切,簡單想,你可以用人的思維來理解,人可以同時想很多簡單的事,比如我現在在打這段字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思維同步在進行,但這麼多的思維共用一個大腦。就是說,一個粒子他可以同時具有很多不同的狀態,這麼多不同的狀態同時出現在一個粒子上。

那麼我們就可以解釋題主的問題了,題主所說的觀察者,他在觀察粒子的時候,必然要用一個機制去捕捉粒子的狀態,比如發射光量子、電子等粒子擊中該粒子,然後觀察結果,但這個過程使本來處于波函數所描述的疊加態的粒子生成了一個固定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是波函數被定量參數影響的一個固定解,而波函數本身不是這樣的,所以這被稱之為波函數的坍縮。

再簡單來說,觀測者觀測的過程本身影響了波函數,使得波函數坍縮,一個本身是微觀世界的疊加態的量子,生成了一個直觀世界的固定狀態,比如照片的底片溴化銀的反應,最終形成了一個亮點。

但這個亮點不是量子本身,只是人們為了捕捉量子,利用量子被電子獲取,電子的能級發生改變,通過化學作用形成了一個可觀測的溴化銀反應,而且我們認為是一個量子一個量子的擊中了溴化銀,但我們是一次一次的觀察的,如果我們最終觀察一次,那結果也表現出波動特徵,比如衍射條紋、干涉條紋,但如果你一次一次的觀察,多了以後也有波動特徵,也有衍射條紋、干涉條紋。

而為什麼提到意識對量子也有使得波函數坍縮的影響呢,這個就是科學家在更加深入的研究觀測手段對於量子波函數的影響過程中,判斷量子會因為被人觀測而引起波函數坍縮還是他自己先坍縮才被觀測到,這就要提出著名的薛定諤的貓模型。

薛定諤的貓只是一個探討,很多人認為是迷信,是因為他不知道薛定諤的貓是為了研究觀測者對波函數影響的一個探討模型。

在研究觀測者對波函數影響的歷程上,開始轉向研究觀測者,進一步又引發了視覺形成機制的本質是什麼,又進一步引發了對於意識的探討。

有些人說這是迷信,其實不是,任何理論都是通過人類去研究,在研究世界終極奧秘的時候,人類不可能不研究人類自己,而人類自己最為奇妙、最不可思議、最難研究的部分就是「意識」!

人類距離世界的終極奧秘越來越近,但人類對於自己的意識研究卻還是個門外漢的狀態,如果人類弄懂了世界終極奧秘,也解釋了意識的終極奧秘,那科學就到了目的地了,而將來這些奧秘包括對於意識的研究就靠大家了!


1*你沒觀測的時候以另一種量子態(波)形式存在。舉個例子,你觀看電影,當你看電影時候,你測量了,所有看見了。如果你沒看的時候,對於你來說,電影以信息(0.1)的方式存儲,你不可以說他不存在,當你又觀測的時候,它又以粒子形態(電影)出現。

2*這時候你又要問,為何我觀測後,過一段時間有去觀測,怎麼不是連續的?這個涉及到世親菩薩的百法明門論裡面的二十四心不相應法。簡要跟你說一下,就是山河日月星辰,天晴下雨之類的,這個不管你觀測還是不觀測,他一直都是運行的,不以你的觀測為停止運行。當你沒觀測時,他以波的形態運行,別人觀測的時候是粒子。

3*波(量子糾纏態)態時,就像電影信息存儲一樣,存在因果,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不是概率出現的。

4*


前段時間有一個重要的物理實驗,證明了量子態的坍縮是因為觀測行為對其產生的干擾而不在於是否通過觀察而獲得信息。這個實驗很重要,證明了引發坍縮的原因是干擾而非信息。在量子尺度下的世界具有多重可能性同時發生的現象,這是微觀世界的普適真理,並且這種性質隨著尺度的變大會逐漸衰弱到幾乎沒有。這種多重可能同時發生的現象會因為觀測坍縮成一種可能。比如微觀世界電子可以同時出現幾個地方,但是你要是去觀測它到底出現在那裡,你會觀測到它只出現在一處。這是因為觀測所帶來的干擾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不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就過得一個東西的信息。這種觀測會影響微觀物體,造成其波函數坍縮成一點。如果此時放棄觀測,將這種干擾取消,微觀物體沒有收到干擾便繼續表現它的多重可能性同時發生的性質。

順便多說一下,薛定諤的貓是被毒死的,毒氣的開關是粒子是否衰變,衰變和不衰變在量子態同時存在,所以貓死活同時存在,但是一旦貓被毒死,即使毒死開關處於開和關同時存在,貓死了還是不能復活哦。


任何觀測行為本身,實際會需要通過觀測者與被觀測者之間的某種相互作用來實現,而這種相互作用實際上是會影響到觀測結果的。測不準原理限制了對幾組不同的物理量測量,不能同時保持精準。當然,對於宏觀量測量,該效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微觀世界此效應影響很大,有時甚至可以說決定了測量結果,因此不容忽視。與其說觀測前不可知,不如理解為觀測前是德布羅意波可以計算其分布幾率。與其說觀測時塌縮,不如理解為觀測時的相互作用制約德布羅意波的波動發生去相干而退化。與其說觀測結束後重新不可知,不如理解為約束德布羅意波去相干退化的觀測相互作用消失,德布羅意波恢復到沒有去相干的狀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