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商周责编 | 陈晓雪

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出现了80多名儿童在使用三伏贴后出现了皮肤被灼伤的事件 (见下图),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忧以及民众的关注。不少人在疑问:三伏贴是什么?三伏贴能治病吗? 三伏贴能增强免疫力吗?三伏贴到底有什么副作用?

01三伏贴是什么?三伏贴也叫三伏天灸,是以「冬病夏治」为原理的中药疗法。具体是指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将中药贴在相关的穴位上治疗冷天发作的一些疾病。在中医的书籍里,最早关于三伏贴的记录出现在清代康熙间年,所以一般认为这个疗法始于清代。至于为什么三伏贴能做到「冬病夏治」,在新华网在2018年就发表过的文章《「三伏贴」有讲究,这么贴最有效》里,做过这样的描述:「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针对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药物贴敷治疗,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见下图)

同样是官方主流媒体,人民健康网也在2018年发表了一篇《抓住三伏来养生 让免疫力强大到骨头里去》的文章,进一步认为三伏贴是通过让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从而达到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目的的。(见下图)

除了说明三伏贴的工作原理,人民健康网的文章还把具体可以被三伏贴治疗的疾病罗列了出来。具体如下:三伏贴适应症

( 1)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5)虚寒头疼、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6)痛经、产后头痛、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7)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中医的疗法正在被发扬光大,其中就包括这个三伏贴。虽然这次被曝光的是江西省儿童医院,但这一疗法在全国各地都在实施,而且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火爆。

既然三伏贴的工作原理被认为是增强免疫力,作为一个免疫学学者,我觉得有义务在这里对相关问题进行科普。

02三伏贴能治病吗?关于三伏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三伏贴对那些疾病真的有疗效吗?因为,如果真的有效,而且是对那么多疾病有效,这个简单的疗法无疑是无数患者的福音。即使是有些副作用,也是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让我们来看看有关三伏贴疗效的研究论文。在万方资料库里能找到一些关于穴位贴敷治疗疾病的研究报道和综述,很多研究的结果都得出了贴敷治疗对一些疾病有效的结论,但如果仔细看看这些研究,你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以最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治疗为例。不少研究都报道病人在经过三伏贴治疗后有不错的疗效,即病人在治疗后在肺功能和哮喘发作次数上有改善[1,2]。但这些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关键的对照组。我们知道,要判断一个疗法是否有效,不能只看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区别,因为除了治疗药物外,多个因素会影响这一区别(包括安慰效应,疾病自愈,病人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小孩的免疫系统随著时间在发育完善等)。所以,要判断一个疗法是否有效,需要一个严谨的对照组,这个对照组就是得到「安慰剂」治疗的病人。就三伏贴这个疗法来说,一个严谨的实验应该是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三伏贴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是得到贴敷,但里面没有中药、而是安慰剂的病人。而且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病人以及参与评估的医生都不知道谁得到的是中药贴敷还是安慰剂贴敷。只有在这样的「双盲」的实验条件下,才能得出这个三伏贴是否真的有疗效这一结论。第二个问题是过往的关于三伏贴治疗不够规范和标准。对于支气管哮喘这一疾病的治疗,不同研究里所使用三伏贴里的中药成分不同,所贴敷的穴位也不尽相同。这种没有统一标准的疗法,给这个疗法的疗效的全面评估也带来了困难。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贴敷的时间上,在三伏天、三九天和平常的日子里进行治疗在疗效居然没有什么区别[3,4], 这也说明「冬病夏治」的理论存在问题。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让人在三伏贴是否真的有效这一问题上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

而且,对于这样疗效还不清楚、而且副作用明显的疗法,如果要做实验,也应该先在动物身上开始。毕竟,人不是小白鼠,即使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下也不是。03三伏贴能增强免疫力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看三伏贴能治疗的疾病。这些疾病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1)和免疫力低下相关的疾病(比如感冒),2)过敏性疾病 (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3)自身免疫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4)其它慢性炎症类疾病 (比如咽炎、肌膜炎等),5)和免疫不相关的疾病 (比如消化不良、头痛等)。通过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来,上面前四类疾病和免疫系统有关,而第五类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中医认为三伏贴通过增强免疫力来治疗疾病应该指得是前四类疾病,对于第五类疾病的疗效则是通过其它的机理达到的。但即使这样,也存在问题。因为对于和免疫力低下相关的疾病(比如反复感冒),我们可以理解是通过增强免疫力起到作用。而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可都是因为过度的或不合适的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如何能通过增强免疫力来达到治疗它们的目的呢?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让免疫力强大不仅是增强免疫力,而是让免疫系统变得完善,这样既可以提高免疫力,同时还能防止不合适的免疫反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这样贴几次就可以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完善的「神药」呢?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路,它是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受到很多种因素的调控和影响。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个因素(比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而出现缺陷,但一般不会因为一个刺激就变得完善。

而且重要的是,如果要说一个因素对免疫系统有好处,需要给出一个让人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令人信服的理由。

举个例子,我们的肠道里有很多微生物。他们是益生菌群,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而且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有极大的帮助。这一结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能让人信服的。在理论层面,肠道的益生菌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和我们共生,它们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成了免疫功能进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在实践层面,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把肠道的益生菌群去除或者失去平衡,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会出现功能紊乱,并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免疫相关的疾病[6]。至于三伏贴里的中药成分。在理论层面,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和我们的免疫系统的进化有多大的关联。在实践层面,三伏贴是否能增强免疫力呢,或者说能否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呢?有些评估三伏贴疗效的研究里也做了一些三伏贴对免疫系统指标影响的评估。主要是检测体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因为这两个指标和支气管哮喘病相关,而且在病人身体里增高),结果也的确发现这两个指标在治疗后都降低了。但还是和上面谈疗效的时候提到的同样的问题,因为没有关键的对照组,我们无法确定这种降低是因为三伏贴里的中药所导致的。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不能说三伏贴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更不能说它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完善。04三伏贴的副作用有多大?在三伏贴的治疗里,接受治疗的人在夏天需要被多次贴敷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的贴剂,每次贴敷几个小时不等。根据中医的说法,连续几年这样会有更好的疗效[7]。我是做免疫学研究的,具体地说是做一些炎症性疾病(比如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也就通过一些方法在动物身上诱导出类似人的疾病并研究它的发病机制。当我看到三伏贴的治疗过程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太像我们在实验室里诱导小鼠模型的方法。比如,在诱导过敏性疾病的时候,一种方法就是重复多次让小鼠接触过敏原。

换句话说,如果三伏贴里的多个中药成分里含有能让人过敏的成分的话(这是很可能的,因为人对很多植物成分过敏),那么所接受三伏贴治疗的人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之前已经对这种成分过敏了的人,他们会在第一次贴敷的时候就做出强的炎症反应(痒、红肿、起泡等)。第二种是之前对这种成分没有过敏反应的人,他们在多次贴敷三伏贴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其中的中药成分做出反应,等下次再贴的时候,他们的皮肤也同样可能会有强烈的过敏反应。除了上面提到的过敏反应,另外一点副作用则是更为常见而且需要注意的。三伏贴尽管配方各异,但里面一般都有细辛和白芥子这两味中药。细辛里含有黄樟醚,白芥子里含有白芥子甙,这些对皮肤来说都是有毒的强刺激性物质,它们能够让皮肤产生烧灼感、红肿甚至水泡等反应。这些可能的过敏反应,还有直接对皮肤刺激说产生的损伤,在三伏贴治疗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遗憾的是,中医方面认为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的代价,甚至把皮肤起泡成为「起泡疗法」,并把这些和体内的「湿气」联系起来。如果一个疗法真正有作用,那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可以被称为副作用;但如果一个疗法的疗效的不明确,那么这些不良反应就只能成为「致病」,这当然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毕竟,百姓想要的是「治病」,而不是「致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