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

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複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複合香氣。

2、濃香型,又稱瀘香型

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淨餘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

3、生產工藝的差別

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原料主要是小麥,外加一些豌豆、大麥之類,像勁牌壇藏酒則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而在釀酒之時,對於制曲頂溫要控制在55-60℃,制曲培養以翻為主。糖化力、發酵力較清香型大麴低,曲香味濃郁。控制熱曲頂點溫度較高,一般在50℃以上,個別者高達60℃以上,如全興大麴60℃,德山大麴60一65℃。翻曲次數較少,不像清香型白酒大麴翻曲頻繁,屬於中溫曲和高溫曲,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晾。

醬香型白酒的大麴,制曲著重於堆,復蓋嚴密,以保溫保潮為主。每當品溫上升到60一65℃,開始翻倉,屬於超高溫曲。郎酒大麴的翻倉溫度競高達65-70℃,如此高溫,常使曲塊有明顯的醬香味。超高溫大麴的糖化力、發酵力均低,因此,用曲量大。


濃香型白酒主要以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為代表,它具有芳香濃郁、香味協調、綿柔甘冽、入口甜、落口綿等特點,根據這些可以判斷濃香型白酒優劣。構成濃香型白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比較的高,而且香氣比較突出。   

醬香型白酒主要以貴州茅台、醬領、四川郎酒為代表,醬油香白酒具有香而不艷、醇香優雅、低而不談、不濃不猛、回味悠長等特點,其中醬香型白酒倒入杯中過夜後香氣久留不散、而且在空杯中比實杯還要香,讓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比較的特殊,它不同於濃香型和清香型。一瓶醬香型酒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至少經過五年,在這當中,分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並要加曲,高溫堆積,入池發酵,取酒、存貯、勾兌等。醬香型白酒主要由醬香型、窖底香酒和醇甜酒勾兌而成,醬香型白酒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現在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醇類組合而成的一種香氣。   

決定醬香型白酒與濃香型白酒的酒質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兩者釀造工藝的不同,醬香型白酒則屬於高溫大麴,而濃香型白酒則屬於中溫大麴。


我還是比較喜歡醬香,濃香喝不太來,個人口味。


工藝不同,口味不同。


簡單說

釀造:工藝不同。濃香型工藝是中溫大麴,泥窖,40-60天,1斤高粱出3兩酒。醬香型是高溫大麴,(磚)石窖,9個月(8回),1斤高粱出2兩酒。

酒體:香型不同。(樓上很專業,濃香型己酸乙酯為主體香)

飲用:習慣不同。成本不同,決定了濃香型白酒占消費比例70%左右。如果成本相同,你願意喝哪種呢。

濃香型白酒有一種(會使不喝酒的人也感到)愉快氣味。

=========================

濃香型,又稱瀘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淨餘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

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以貴州茅台酒為主要代表。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等特點,最顯著的是,醬香型酒還具有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的特性。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複雜,至今尚且沒有定論,但目前的觀點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複合香氣。

好不好喝主要還是根據各人的口味


我不喝酒。不知道怎麼品嘗與區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