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瑞 (旦哥) 一向都是娱乐圈出名的顾家好男人,与太太结婚逾30年仍然恩爱如初,虽然二人已是老夫老妻,但是时不时都会被拍到旦哥与太太十指紧扣逛街,绝对是宠妻的好老公!

原文刊于:Sunday More、Sunday kiss|编辑:东方新地|图片:新传媒图片、Instagram

延伸阅读:

贴地生活模范!刘青云夫妇带大家落九龙城食好西

江嘉敏公开投诉男友未够浪漫 「送粒钻石好过!」

郑丹瑞与太太结婚38年恩爱如昔

旦哥因为主演广播剧《小男人周记》的阿宽而出名,参演过多部影视作品,亦凭著出众的口才主持过不少节目,如《劲歌金曲》及近年的《活得健康吗》等等。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My work Make up for #郑丹瑞 #旦哥 #慈善星辉仁济夜 #星级主持 Make up by KElsy C @kelsy.c_c

A post shared by Kelsy Chan (@kelsy) on Jan 6, 2019 at 8:45pm PS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记住睇Tvb weekly 活得健康吗?节目介绍😉😉😉 #郑丹瑞 #梁嘉琪 #张景淳 #TVBWeekly #活得健康吗?

A post shared by Shirley Lau (@shirleylau1818) on Sep 8, 2015 at 5:57am PDT

旦哥的太太「沙律」原来就是他读书时期的初恋情人,二人即使相恋多年及育有两个女儿,但平日仍然过得非常 sweet,两人一起互相扶持至今。旦哥曾经说过太太一路上给予他很大的支持,亦指老婆是唯一可以治到他的人;在他经历生命中的高高低低的时候,太太每次都会在他身边鼓励自己,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Happy birthday ahhhh….

A post shared by Happy egg (@happyeggba) on Apr 16, 2017 at 11:01pm PD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Cheng's family…

A post shared by Happy egg (@happyeggba) on Mar 6, 2017 at 3:22pm PST

不过作为一个男人,旦哥亦坦承自己也会有软弱的时候,都会有喜欢其他年轻女生的时候,但是他清楚明白那只是男人的幻想,绝对不会为了一时冲动而失去了一生中的最爱。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27. Too blessed to be stressed 💁🏻‍♀️💁🏻‍♀️😍😍😘😘🐙🐙 . . . . . . . #birthday #birthdaygirl #birthdayfun #family #familygoals #squad #squadgoals #love #familyfriends #famjam #babes #babesofinstagram #celebrate #celebration #homies #bff #bestfriend #bestfriendgoals #bestfriends #tooblessedtobestressed #cake #chocolatecake #hk #hkig #photooftheday #photo #monday #mondays #mondaymotivation #mood

A post shared by ZANETA 💃🏻 (@zanetacheng) on Mar 4, 2018 at 4:46pm PS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左拥右抱😎 @zanetacheng @mandarkc

A post shared by Happy egg (@happyeggba) on Jul 4, 2017 at 7:47am PDT

专访郑丹瑞:最想屋企「家嘈屋闭」!

郑丹瑞 (旦哥)与老婆相识43年,结婚38年,两人的相处之道是互相忍让、互相尊重,郑太明白丈夫偶尔工作不顺,会带情绪返屋企。「如果佢脾气系可以理解,就忍下佢先,下咗道气先问番佢点,好似朋友咁倾偈,如果倾唔埋就忍咗算啰。」虽然两公婆好少嗌交,但旦哥反而最想屋企「家嘈屋闭」!

郑太笑丈夫发脾气个样好难睇,后生未结婚前也是如此,「等佢下气我就做番个样俾佢睇,知唔知你头先咁丑样呀?下一次佢就会收敛吓。」两人有小朋友后,旦哥尽量不会在小朋友面前表现丑态,自觉返入房。

19
19

屋企必须有爱

自有小朋友之后,旦哥忙于工作赚钱养家,郑太主力管教女儿,对大女稍为严厉,希望她能做好榜样给细女。曾当中小学教师的郑太深信,想女儿健康快乐成长,家中必先有爱,才能做好沟通及教育。「一家四口八只脚,大家要互相体谅、相亲相爱。当小朋友唔开心,就慢慢同佢沟通,代入番小朋友个年纪去谂佢处境,一齐解决。」

郑太对人的处事方式一直以对方为先,助她广结友缘,再应用家庭上一样奏效。「好似我同你倾偈,我都会谂你先,你希望我哋个访问点样?我再去配合你。正如小朋友有咩需要,我就代入佢,从佢角度去谂,就唔难理解佢需要啲咩、嬲紧乜嘢。」

6
6

对小朋友爱的定义,各有睇法。郑太的定义为,让小朋友因感到被爱而开心,当有爱做后盾,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小朋友都能独立,恒久地走下去,遇到困难亦能处变不惊地解决。「俾佢开心,唔系佢想玩就俾佢玩,佢想自由就俾佢自由𠮶种,系要从心而发去爱佢。」

20
20

姊妹同房 自己解难

女儿Zaneta和Amanda从英美大学学成归来,成绩好,性格又独立,原来是郑太从小培养的!郑太从小就教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细个有次大女与同学发生问题,同学个家长误会咗,大女同我解释之后,我叫佢自己打俾个家长讲番,但佢想我代佢讲,我话唔得,因为呢件事系你哋之间嘅误会,如果个家长都系唔明白的话,你先揾妈咪。卒之佢打俾个家长讲番,事情解决咗,佢学识点解决问题之余,自信心亦大咗。当人与人之间有误会,你用正面态度去讲番,对方都应该会明白。」

9
9

8
8
两姊妹由细到大一间房,会互相倾诉,偶尔又闹交,在吵吵闹闹中培养出深厚感情。

这亦正正解释到,为何郑太坚持要两个女同一睡房,开心一齐笑,闹交就自己解决,令两姊妹感情非常深厚。Zaneta和Amanda异口同声笑说:「我哋有问题会大吵大闹,瞓喺碌架床都仲闹:『I hate you Amanda!Shut up Zaneta!』但我哋始终同一间房瞓,日日都面对大家,好快就做番好姊妹,妈咪都叫我哋要揽番大家。」

11
11

晚晚返屋企食饭

旦哥以四个字形容屋企关系:家嘈屋闭。「系positive嘅家嘈屋闭,啲女成日整蛊阿妈,阿妈又捣气,大家成日废话一轮。我觉得有咁嘅屋企仲想点啫?人生道理,佢要听已经听咗,一路以来我同老婆只可以用身教,俾佢哋睇到一个家庭系点,知道我点努力做嘢。」

旦哥谢绝应酬,每晚返屋企食饭,利用晚饭时间维系家庭,了解孩子。「我老窦都系晚晚返屋企食饭,阿妈都好嘢,每晚都有唔同菜式,到我依家都系晚晚返屋企食饭,十点瞓觉,个女咁大都想晚晚见,前世情人吖嘛!」

他希望女儿承传郑家「晚晚返屋企食饭」的传统,延续family bonding,「冇咩特别哲学,就系一家人齐齐整整,食个饭,嘈喧巴闭,咁就得喇。以前做嘢好大压力,供书教学,返屋企会发脾气。依家?我冇晒脾气,唔想做咪唔做啰,系时候去享受家庭乐。」

22
22

Y5A
Y5A

女儿学成归来 郑丹瑞 : 老婆管教有方

女儿Zaneta和Amanda已分别28、27岁,从英美大学学成归来,成绩科科A,但两人皆非读「赚钱」科目,Zaneta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读政治及英国文学,Amanda的科目更冷门,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读考古。年前旦哥一篇女儿去考古的文章,成为教育潮文,久不久就被网民「翻loop」。旦哥夫妇明白人要揾食,但宁愿女儿慢慢咀嚼,先喂饱灵魂。郑太从小就教好女儿道德观、自立及自学精神,培养她们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灵魂的人。

C5
C5

国际学校功课一样多

90年代初两女出世不久,旦哥便举家移民加拿大,1998年回流返港,两女入读德瑞国际学校,完成中小学。传统本地学校出身的郑太未曾接触过国际学校,欣赏德瑞的新颖教法,鼓励女儿多向妈咪分享,「我话你哋喺学校学紧嘅嘢,可能我都未学过,我已经读完书,不如你哋教番妈咪啦,佢哋讲得好开心!」

Zaneta闻言即为国际学校的学生平反,功课量绝不输本地学校,学生竞争之大更是国际级。「我哋𠮶阵都做到半夜两三点,一样要考试,我哋唔只同香港学生斗入香港嘅大学,系同全世界斗入好嘅美国、英国大学,如果入唔到一间好嘅大学,喺学校会被视为失败,所以压力都好大,唔勤力考多啲A点入到。」郑太指德瑞教到学生自发向上,重纪律,惟中文教简体字,要从课外书补充繁体字知识。

21
21
两女在外国读书期间,郑太也不时飞去当地探望。

读书须尊师重道

无论读哪一间学校,郑太对孩子的要求非首重成绩,而是尊师重道。「返学一定要尊敬老师,听老师话、嗌早晨,唔可以有任何不敬态度,呢一点好重要。可能我同以前老师仲有联系,个女就睇到原来学生可以同老师关系咁好,将来可以成为朋友,所以佢哋觉得老师系好好,返学好似返屋企咁,教乜嘢都容易接受。」

10X
10X

课余她们最爱看书,一本Harry Potter两姊妹轮流看,每人四小时一日看完,沉迷书本的程度犹如细路打机不离手,食饭都要看书,父母要劝她们「食埋饭先睇啦!」郑太从小带她们到书局,让她们自行选择,培养了她们的阅读习惯。Zaneta指小时候受到Roald Dahl作品《Matilda》的启发,书中的女主角5岁已看完儿童图书馆的藏书,6岁开始看成人馆藏,「我都想好似佢咁!我开始喺学校图书馆入面由A睇到Z,全部书都睇晒,之后就可以睇成人部。书系有种魔力,有好多选择,去到边都睇得,加上以前冇internet,但我依家一样搭车会睇书,行路都睇到。」

喂饱灵魂比赚钱重要

Zaneta经努力之下,IGCSE摘下11个A升读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主修政治及英国文学,学习世界不同议题,她最希望了解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我想领悟呢个世界发生咩事,我个位置喺边?我系一个点样嘅人?读读吓我发觉政治讲唔到俾我听,之后我上咗堂莎士比亚,喺一个话剧入面佢讲咗一句:人只系海嘅一滴水。我哋喺世界嘅地位系点,我觉得文学仲清楚讲到俾我听,因为文学仲要知道作家写时嘅政治气氛,所以我拣埋读文学,最开心功课系要求每星期睇故事书,有时仲可以拣睇戏,原来戏系可以另一角度欣赏嘅。」

Zaneta之后到英国攻读莎士比亚历史系硕士,进一步领悟这位大文豪。为赚钱而读书,还是为满足灵魂而读书,各取所需。旦哥夫妇宁愿女儿喂饱灵魂,旦哥曾道出,「人生而要揾食,这个当然。但也有很多种『食相』,有人狼吞虎咽,甚至食埋隔篱𠮶份,结果人吃饱了,却饿死了灵魂。我宁愿我的女儿慢慢咀嚼,先喂饱灵魂。」两个女都做得到了,细女Amanda亦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却拣选最小众的科目「考古」,一度惹起家长间谈论。

考古揾到工

Amanda笑言,当初选科未清楚方向,曾考虑过历史,但怕将来工作死板坐office,不如「考古」四出挖掘,可以飞来飞去。「读考古系好玩,但我都知道揾工难好多,读完睇吓有冇机会用啰,考古训练到我好organized、好detailed, 可以摆入其他工作度。」Amanda返港后已找到工作,担任旅游节目的制作助理,继续飞来飞去!

2013年旦哥写了一篇潮文讲细女读考古,当时Amanda读Year 2,到Year 3文章又被疯传,「我有朝起身突然收到几十个messages,『喂,点解facebook有篇文讲你嘅?』我系睇过篇文嘅,有提到难揾工,其实读边科都难揾工,就算医生、律师都好大竞争,仲劲过我想做嘅工啦,不过我可以做嘅工种少啲。」她有考虑过找回考古工作,但香港只有政府有考古,主要坐office工作,好少外出机会,「似做PR多过做考古。」

去以色列考古实习的一段经历教她最难忘,在打仗中挖掘历史,「掘咗两三星期后,以色列打仗好多爆炸声,成日听到响钟声叫人去安全地方匿埋,凌晨三点都要起身。其实整个经历都唔太惊,因为啲炸弹唔喺我哋附近落地,又冇见到炸过嘅地方。」

K400
K400

两姊妹毕业后没打算留英发展事业,选择返港回父母身边,在港工作吸取经验,再作打算。Zaneta说:「喺英国我同妹妹一齐住,我做过一阵时装杂志,但佢哋冇钱继续留我,而我又好挂住爹哋妈咪,婆婆都90岁喇,所以我想返嚟陪佢哋一阵。」她有位比利时律师男友,但现阶段不想在比利时发展,现正在香港一本时尚杂志任时装记者。「我觉得文字同著衫都系一种沟通方法。」

旦哥夫妇原以为两个女鬼妹仔性格,毕业后会在外国落地生根,岂料两女爱回家,旦哥觉得自己赚咗。「我话过你哋钟意返嚟又得,喺边揾到食就最好啦,佢哋谂清楚后都系想返嚟攞经验先。本来冇期望佢哋返嚟,呢两年突然返嚟身边,系好开心。」

E4
E4

现在一家四口的关系像朋友,话题比以前更阔,女儿亦不再是小女孩,旦哥乐得轻松。「夜晚唔使再提佢哋考试温书,听日要返学。佢哋已经大个女,有自己工作、生活,但又住埋一齐,呢种感觉系未试过,以前系我take care佢哋,依家等佢哋take care我,好似今日做完访问,家姐今晚煮饭俾我食。」

延伸阅读:

50岁李婉华生完3个都咁fit 劲减70kg全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