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上

  法國新浪潮祖母級人物

  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逝世

  享年90歲

  瓦爾達是法國著名女導演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人之一

  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是目前該獎項唯一一位女性獲獎者

  去世前,她給人的印象

  仍是個時髦又酷炫的老太太

  90歲還留着可愛的蘑菇頭

  把一半頭髮染成了酒紅色

  近幾年,瓦爾達出現在公衆視野裏

  可能就是2年前

  那部提名奧斯卡的神級紀錄片

  《臉龐,村莊》

  豆瓣9.2分,IMDB8.2分

  自導自演,榮獲多個國際大獎

  是當年最受關注的紀錄片之一

  益美君覺得這大概也是

  史上“最任性”的紀錄片

  兩個年齡相差55歲的奇妙組合

  沒有劇本,也不設目的地

  開着車去法國鄉村爲普通人拍巨幅照片

  還張貼在最顯眼的地方

  一路上隨走隨停,記錄下遇見的臉龐

  然而爲什麼選擇去村莊

  因爲那裏不僅有最美的風景

  還有着最單純的一羣人

  他們雖然樸實無華

  卻擁有着獨立有趣的靈魂

  而這正是這部片子想要傳達的

  對平凡人的致敬

  以及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當一張人物照片被放大無數倍後

  讓人忍不住去探尋其中的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

  去感受平凡人的不凡

  看過的網友們都給出了超高的評價

  這部片子究竟有何魔力?

  01

  這兩位主角就很有看點

  瓦爾達本人就不說了

  她的搭檔,35歲的JR是一位神祕的

  法國新銳攝影師、街頭藝術家

  他從來不透露真名,JR是他姓名的縮寫

  也從不摘下他標誌性的墨鏡

  他開着“相機卡車”去到全世界

  熱衷於給遇到的人們拍攝巨幅照片

  然後貼在世界的大街小巷上

  就是用這種街頭藝術形式

  他還曾讓盧浮宮前的金字塔“消失”

  兩個活躍在各自領域的藝術家

  其實早就彼此欣賞

  就在倆人見面後萌生了合作的想法

  於是兩個人一拍而和

  開着“相機卡車”,上路!

  一路上這對年齡相差55歲的藝術家

  他們總是像同齡人一樣

  彼此開玩笑,甚至互懟

  兩個人的化學反應

  讓人覺得既可愛又好玩

  然而更有趣的是

  他們鏡頭下的人們

  有礦工、農場主、拾荒者、留守老人...

  雖然平凡但都有自己的生活態度

  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敬仰

  02

  那些平凡卻熠熠發光的靈魂

  他們來到礦山附近的小鎮

  這裏還住着許多老一輩的礦工

  他們一輩子默默無聞

  工作在黑暗的井下長達30餘年

  可能到死都沒人知道他們是誰

  然而正是瓦爾達和JR

  把他們年輕時的臉龐放大貼在牆上

  才讓人們看見這些基層勞動者們

  他們的生命,平凡卻又熠熠發光

  照片被張貼在一條礦工宿舍街道

  這裏曾經的居民們早已陸續離開

  如今街道看上去殘破不堪

  沒想到這條街上竟然還住着一個人!

  一直不肯搬走的人叫尼娜

  這位“釘子戶"不是一般的倔強

  即使鄰居們都離開了

  她也不搬走,她說

  “是的,我就是這裏唯一的倖存者!

  我沒辦法搬出去住,這裏有太多的回憶”

  幾十年前,尼娜的爸爸也是一位礦工

  小時候的尼娜最期待的就是

  每天爸爸從礦上帶回剩下的麪包

  那是她兒時最美味的回憶

  如今的她已經頭髮花白

  在回憶往事時仍像少女一樣眼神發亮

  在瓦達爾和JR準備離開的時候

  想要爲尼娜做些什麼

  於是把她的巨型畫像貼在她的老房子上

  希望用這種方式向她的執着致敬

  沒想到她看到第一眼後瞬間哽咽

  是啊,一個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

  讓自己的照片以這樣的方式展示給衆人

  她的照片不僅在宣告着她不是一個人

  何嘗不是在向衆人證明

  再渺小的個體也擁有強大的靈魂!

  03

  那個有禪意的民間藝術家

  兩個人遇到了一位76歲的拾荒者

  他一貧如洗還孤身一人

  看似不能再悲慘的老年生活

  他卻活得比大多數人都快樂

  他叫波尼,一輩子沒有工作

  靠着政府最低補助生活

  拍照的那天特意穿了一件鮮豔的衣服

  看着如此樂觀幸福的他

  誰能想到竟生活在“垃圾”之間

  他住在山中隱藏的一座簡陋房屋

  屋裏所有的“家當”都是他撿的

  牆壁上裝飾着別人扔了的瓶蓋

  懸掛的風鈴其實是兩片鐵皮

  就是這樣一無所有

  他仍然熱愛生活

  更不放棄追求夢想

  他熱愛藝術

  日常中的小物件都是他靈感的來源

  瓶蓋、鐵片、鐘錶...

  給他什麼他都能巧妙運用

  還興致勃勃地給JR介紹

  用瓶蓋做出的藝術品

  關於藝術,他說只要有想法就行

  他不僅是位天生的藝術家

  對於人生的看法也充滿禪意

  雖然身居陋室

  卻擁有隻屬於他的世外桃源

  04

  那個尊重動物的牧羊人

  瓦爾達和JR去到一個山羊養殖場

  發現這裏的羊奶都是半自動化生產

  山羊們乖乖地站成一排吃草

  自動擠奶機開始擠奶

  但奇怪的是山羊們大部分都沒有角

  一問才得知因爲山羊生性好動

  經常會打架

  爲了避免影響產奶量

  所以才從小就被割下角

  大家都知道割掉羊角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但有一個女人,她偏不!

  她有一羣保留着羊角的山羊

  不割羊角,也不用自用擠奶機

  她說或許有人只把山羊當做盈利的工具

  才把影響盈利的因素都剷除

  但她不想剝奪山羊們生命的尊嚴

  “如果我們尊重動物的話

  那就應該保留着他們原來的樣子

  那樣他們是會打架

  但人類也會打架呀!”

  瓦爾達和JR爲了向如此有態度的她致敬

  在牆壁上貼了一隻山羊的照片

  帶着角的!

  他們在路上遇到的有故事的人還有很多

  一個長得很像普京的農場主

  想記錄曾祖父和曾祖母愛情的女孩

  通過照片成名後並不開心的咖啡館店員

  擁有失傳手藝的敲鐘人

  ......

  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驚天動地

  卻又都閃閃發光

  05

  一對有趣有愛的朋友

  一路上兩個人經常背對鏡頭坐在椅子上

  談論遇到的人,也會討論死亡

  “對我來說,每次相遇都是最後一次”

  這句話瓦爾達一路上說了許多次

  JR雖然嘴上說她悲春懷秋

  但總想着能爲她做點什麼

  JR送給瓦爾達的禮物還是照片

  他拍下瓦爾達的眼睛和雙腳

  把它們貼在火車上

  讓火車帶着“瓦爾達”去她無法去的地方

  去見她想見的人

  用這種方式讓她一直都在路上

  他們的最後一站,瓦爾達準備

  去拜訪隱居的老友戈達爾

  本以爲會記錄下法國電影

  新浪潮時期碩果僅存的兩位大師

  在暮年相見的場面

  沒想到戈達爾在門上留言選擇不相見

  兩個人坐在湖邊

  瓦爾達回憶着和戈達爾年輕時的往事

  眉眼間是掩蓋不住的失落

  爲了安慰傷心的瓦爾達

  JR摘下墨鏡露出雙眼

  只是這時瓦爾達看到的他已是一片模糊

  但輪廓竟和年輕時的戈達爾有些相似

  “其實我看得不太清楚

  但我看到你了”

  這個畫面讓人爲之動容

  沒想到戈達爾的不露面

  竟讓影片有了這樣“神來之筆”的結局

  06

  牆上的肖像照走遍世界

  不得不說的是

  JR已將張貼巨幅畫像這項藝術

  帶去了全世界

  巴黎的貧民窟,中東的隔離牆

  非洲的斷橋,巴西的棚戶區...

  這些地方都曾經留下過平凡人的面龐

  早在2010年他還曾經來過上海

  在公園、街道上和人拍照聊天

  最後選擇了18位老人的照片

  張貼在即將拆遷的殘垣斷壁上

  照片上老人的每一條皺紋都清晰

  每一個表情都無比生動

  他們是這座城市的見證者

  又用這種方式向城市致敬

  只是如今這些照片應該都不在了

  隨着高樓大廈的崛起消失於塵埃

  有人質疑這種藝術形式有什麼意義呢?

  是不是有些譁衆取寵?

  但試想能夠把巨幅照片掛在牆上的人

  大多是明星、政要、富商...

  他們永遠是燈光下的焦點

  卻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人呢?

  快遞小哥,便利店店員,路過的老大爺

  這些真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

  我們卻很少在意

  然而他們的故事也應該被傾聽

  平凡人的臉龐同樣值得被仰望

  雖然我們是滄海中的一顆小小塵埃

  但也正是無數顆塵埃才匯成了滄海

  誰說平凡就不偉大

  誰說普通就不能被記錄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閃光點

  有的人光芒萬丈

  有的人亮如星光

  那個像星星般閃耀的老太太走了

  願她一路走好,藝術之光永照大地

  - End -

  本文由益美君原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