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據201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共有942.6萬多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苗族,大多居於東南亞地區,皆來自中國,總數應該超過300萬人。

  在國內,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雲南、湖南及廣西、四川、廣東等地。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文字;還有湘西、黔東、川黔滇三種方言;部分地區使用侗語或瑤語。新中國建立後,創立了使用拉丁字母的三套苗語拼音文字。

  晚清民初,中國遭到列強的嚴重侵略,一種劣等種族的思維在中國蔓延。

  晚清的漢民族主義者爲了能使中國人躋身於優等種族之列,極力烘托漢族的始祖黃帝也是殖民者的身份——來自西方巴比倫的黃帝,擊敗原住民蚩尤和苗族,最終統治中原。他們希望通過這個故事,使得黃帝及漢族擁有與歐洲殖民者等同的歷史。

  提出這個觀點的是法國學者拉克伯裏(Terien de Lacouperie),隨後被梁啓超、蔣智由以及章太炎、鄒容、陳天華等民族主義者所採信。

  我國上古部族大體可分爲華夏、東夷和苗蠻三個集團,三苗是苗蠻集團中重要的一支。這個劃分,是按照生存和活動的地域劃分的。《戰國策》對三苗的活動區域,有一個描述。徐先生說,大致“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爲中心,迤北到河南西部熊耳、外方、伏牛諸山脈間”。《呂氏春秋》記載,堯曾與三苗作戰,“遷三苗於三危”——三危是現在的岷山。舜也曾和三苗打仗,其崩於蒼梧,葬於九疑,應該是現在湖南的九嶷山,亦名爲蒼梧山。史書對於“禹徵三苗“多有記載

  基因的分析,也符合歷史的介紹。

  苗族早在原始社會,就從長江上游的四川省,逐步沿着長江到中游地區,進入漢江平原。

  此後,苗族的祖先在這裏繁衍,形成了“九黎”。九黎共有九個部落,每個部落有9個氏族,蚩尤是他們的大酋長。

  結果和炎帝黃帝決戰中,九黎打敗,蚩尤被殺,苗族的祖先被迫逃離中原,有的逃回西南,有的則逃到南方建立三苗部落聯盟。

  所以說,苗族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民族,和漢族有相對親密的關係。

  苗族也算是中原的土著,不過只是中原邊緣的土著而已,很早之前就已經離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