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與顓頊爭帝怒撞不周山。不周山就是祁連山。】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研究成果,嚴禁抄襲剽竊違者必究。

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共工還沒有出生,共工和黃帝相差300多年,十二三代人。

蚩尤從南方長江流域率領九黎八十一部(史料記載蚩尤八十一個兄弟,銅頭鐵脖。),其實就是八十一個部落,北上黃河流域爭奪「帝位」的時間是公元前2700年左右。頭一年炎黃二帝在坂泉打了一仗,炎帝確認黃帝為「帝位」繼承人,炎帝年長黃帝五十多歲,炎帝年齡接近80,黃帝20來歲,蚩尤四十多歲的樣子(具體不詳)。

蚩尤一路北上,先後打敗兼併淮夷、萊夷等等,首先佔領涿鹿(徐州)。公元前2699年,攻佔炎帝都城空桑(山東曲阜),炎帝放棄空桑撤退到河南,與從有熊(新鄭)出兵救援的黃帝會合。炎黃聯軍和蚩尤戰于山東,敗;再戰於有熊,敗;公元前2697年初,炎黃聯軍退守冀州(河北),炎帝正式退位,黃帝正式即位,號召天下諸侯勤王。公元前2697年就是黃帝元年,今年是「黃元」4716年。

天下諸侯會兵於冀州,炎黃聯軍大戰蚩尤九黎集團,蚩尤兵敗,退守空桑。夏初,炎黃聯軍攻克空桑,蚩尤退守涿鹿(徐州)。中秋,炎黃聯軍會攻涿鹿,雨霧,不利。黃帝臣風後做指南車、力牧制夔皮大鼓、女魃剋制風伯、雨師,應龍為先鋒,攻克涿鹿城,應龍殺蚩尤,黃帝斬其首傳視諸侯,蚩尤封神為刑天。炎黃大戰蚩尤之時,共工還沒有出生。

共工是神農炎帝的第十三孫,皇甫謐《帝王世紀》稱:「神農炎帝凡帝承、臨、明、直、來、衰至榆罔,已歷八世。」《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訁夭】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祝融是五帝時期的「火正」,出生在岷江一帶,後來祝融就是「火神」的代名詞,帝嚳的火正「祝融」他的真名叫「重黎」,是顓頊帝的孫子,和共工的父親祝融,不是同一個人。《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神農炎帝出生在公元前二十八世紀早期,末代天下共主「無懷氏」駕崩,16歲的神農炎帝被推舉為「天下共主」,稱為「人皇」。神農炎帝結束了傳承了15個王朝、91位「皇」,3000年的部落聯盟時代,真正意義的國家誕生了,創立了華夏第一個朝代「象朝」,神農炎帝是華夏最後一個「皇」,也是華夏的第一個「帝」,「天下共主」升華為「天子」。神農炎帝建立的「象朝」,帝位(天子)是「禪讓制」,神農炎帝晚年將「帝位」禪讓給了軒轅黃帝,黃帝是「五帝之首」。  

炎黃二帝和天下諸侯有個約定,帝位繼承人必須從炎黃二帝的後裔子孫中推選,炎帝家族擔任一屆「帝」,黃帝家族擔任兩屆「帝」,循環往複交替。五帝時期先後有兩位少昊帝,是爺孫的關係一共執政了103年,五帝之末的少昊帝駕崩後,按照約定應該是炎帝的子孫繼承帝位。「禪讓制」推選出現了問題,20歲的顓頊被諸侯推舉為「帝」,顓頊是黃帝的第十二代玄孫。共工作為炎帝的第十三代孫,他認為他應該繼承帝位,共工和「帝顓頊」之間就發生了爭吵,以至於為了爭奪「帝位」兵戎相見。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共工和顓頊爭帝失敗以後,冷清先生個人認為,共工被流放到了「不周山」,後來死在了不周山。神話傳說講共工生氣發怒了,撞向了不周山把天柱給撞斷了,造成天向西北傾斜,中國的地形是西高東低,河流都向東南方向流。上古時期科學技術不發達,認為天圓地方,天是四根天柱支撐的。今天,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地球上包裹著大氣層,地球不過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而已,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的一個星系而已,宇宙之大沒有邊際呀!

不周山到底在哪裡呢?《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里,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注於泑水,無草木,多青雄黃。」「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由於山海經在傳播過程中,有些章節的順序被搞亂了,段落之間的前後秩序顛倒了。研究某些章節時,研究者不得不倒著試讀山海經的文欄位落。長沙之山指的是敦煌以西的沙漠(沙山),敦煌以西沙漠就進入新疆了,「泑水」有人考證說,就是羅布泊,已經乾涸了。羅布泊東南,敦煌西南方向,就是祁連山的末端,山海經稱其為「三危山」。冷清先生認為,不周山就是祁連山。

    我是冷清先生,為您推送不一樣的歷史真相,如果您喜歡敬請關注「冷清先生」公眾號。


共工是一個氏族,其中比較出名共工一共有四人。

第一個是女媧時期的共工,稱霸神州,很是猖狂。

其著名手下有相柳氏。

第二個是炎帝時期的共工,也即是第六代炎帝,號稱太陽神,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 龍顏大脣。不過他的功績不大,比較出名的是他的兒子后土,以及後代夸父。

最後一代炎帝,聯合黃帝,起兵於封丘的「豐沮玉門」,在「涿鹿之野」打敗了蚩尤,將蚩尤殺之於昆崙山,即「青丘」山。「涿鹿之野」,就是中牟東北部的「逐鹿營」至尉氏大莊頭「榆關」一帶,是昆崙山天國的南部郊野之地。

所以,黃帝和蚩尤大戰之時,雖然還存在共工氏族,沒有比較出名的共工個人。

第三個是顓頊時期的共工。顓頊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號高陽,中國上古五帝之一。顓頊槓上了酋長共工,此時的共工已經沒有帝位啦,天下以黃帝一脈為主,但共工氏族被稱為水神,比較出名的事件是共工怒撞不周山,結果逼得女媧補天。

第四個是帝堯時期的共工。帝堯命令共工治水,可惜共工治水失敗,傳說共工和驩兜、鯀一起作亂,而最後被繼承帝位的帝舜流放至崇山。現今的崇山在湖南張家界市,當地山上歡兜墓、歡兜屋場、歡兜廟等古遺跡,有沒有共工墓,這個就不清楚了。

注意,不要去看《史記》關於神話或炎黃的記載,因為《史記》是進行了簡寫化的了。關於共工的就這麼多,你可以儘管去查證。


地球的的氣候有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 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 冰川作用的 地質時期。

在大冰期的出現有1.50億年的週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在數百萬年的大冰河時間裡,有多少的動植物能夠存活下來?在地球多變極端的氣候環境裏,能留多少時間讓動植物進行進化?恐龍存活的時間剛好是一個大冰期的出現週期,恐龍在地球上一個大冰期結束的時候突然出現,到下一個大冰期到來的時候集體滅亡。而倖存的至今動物,如鱷魚又經過了幾千萬年了,哪有大的不同。

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結束後,地球上的生物出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在地球突然地大量出現,這完全不符合進化論的學說。生命在地球出現和消失都是突然的,沒有給生命留下足夠的進化時間,進化論很顯然是錯誤的。

地球上的生命是「女媧」創造的,在冰河期到來的時候,大部分動植物消失滅亡了,一小部分動植物留在「女媧」旁邊,得於繼續生存。人類在每次的大冰河期到來之前,都會有一小部分人事先逃避到「女媧」旁邊,這就是聖經中諾亞方舟故事的出處。大冰河期雖然讓人類的文明毀滅了,但毀滅不了人類,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非常的漫長,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人類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

「女媧」不僅是創造人類還創造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天上的帝王,天上在古代指的是昆崙山上,「女媧」是昆崙山上帝王,外國簡稱為「上帝」。

「女媧」不是神也不是人,「女媧」是青藏高原的火山內部巖漿,因為巖漿像蛇一樣遊動所以「女媧」蛇身。地球大冰河期也地球大造山活動的時期。火山的熱量使生活在地球大冰河期中,得於生存延續,大冰河期大量的生命體被冰川壓入地球巖漿中,進行回爐改造。大部分生命體改造失敗變成石油煤炭,只有一小部分生命體能改造成功,以全新的DNA片段,返回青藏高原,入侵其他生命體,奪取成功。人體是這些全新NDA片段優先奪取的對象,大冰河期間會形成眾多類人形體,如:猴子、猩猩、獸形人頭、人體獸頭、等等。為了爭奪地盤而發生爭鬥,人在爭鬥中佔據地理優勢,人體無毛可流汗,可以更靠近火山旁生活;人頭長滿長發,披散下來保護人體少受火山熱情灼傷。

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但都不是神也不是人,共工是海嘯、祝融是火山噴發時的融化岩石柱、女媧是地球內部的巖漿、棺人相柳浮游是相同的是石油。

共工怒觸不周山描寫的是:6500萬年前青藏高原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部分下榻形成內陸海後,地震引起了火山爆發和海嘯、石油流出,共同拱倒了海中不周山的情景。


可能去打醬油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