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別是漢唐兩朝名為和親,實為下嫁,帶著國家使命,促進和維繫雙方關係,真論貢獻還是文成公主最大。

解憂公主劉解憂,西漢皇族,因為祖父劉戊參與七國之亂,成為罪人,漢武帝太初四年,為鞏固漢與烏孫聯盟,漢武帝將劉解憂封為公主遠嫁烏孫。

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同和親匈奴的公主一樣,被迫先後嫁給父子三人,當時,漢與匈奴在西域明爭暗鬥。

解憂公主被封為右夫人,處處受制於被封為左夫人的匈奴公主,胡人以左為尊,漢與烏孫距離遙遠,可想而知,解憂公主為維護漢朝利益,與匈奴公主是怎麼鬥智鬥勇。

漢昭帝時,匈奴驅使附庸向烏孫發起猛攻,解憂公主力排眾議,向漢朝求援,不過,因為漢昭帝早逝,朝堂自顧不暇,解憂公主只得依靠自己團結支持自己和漢朝的烏孫貴族,抵抗匈奴進攻。

後果就是烏孫一分為二,解憂公主和匈奴公主的支持者各佔一部分,雙方爭奪烏孫王位,打的難解難分。

童顏出玉門,鶴髮歸漢宮。漢宣帝甘露三年,在西域為維護漢與烏孫友好關係,飽經滄桑,歷經苦難為西域做出巨大貢獻的解憂公主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土地回到長安。

文成公主姓名沒有記載,傳聞是江夏王李道宗之女,唐太宗貞觀八年,吐蕃松贊乾布派人前來求親。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由江夏王親自護送前往拉薩和親,松贊乾布為文成公主特意興建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並且為文成公主專門下令革除吐蕃舊習。

文成公主入藏,給當地帶去先進生產技術和文明,促進吐蕃發展,可惜的是松贊乾布早逝,文成公主獨自守寡幾十年。

解憂公主和文成公主都是遠嫁異域,背負著國家使命,兩位公主也不辱使命,特別是解憂公主依照胡人習俗被迫嫁給匈奴公主的兒子,在幾乎沒有漢朝支持下獨自面對匈奴侵犯。

為什麼貢獻最大的還是文成公主?

一個女婿半個兒,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最大的好處是中央王朝可以名正言順獲得吐蕃即後來的西藏主權,文成公主帶來的是實打實的國土合法擴張,解憂公主雖然歷經苦難,畢竟只是維持雙邊關係。

所以說文成公主貢獻遠大於解憂公主。


大唐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為兩國維持了二三十年的和平安定功勞不小,西漢劉解憂遠嫁烏蘇和親為漢烏兩國和平窮其一生心力歷嫁三任烏蘇王還成功擊退了匈奴的進攻被尊為烏蘇國母,其侍女馮燎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肩負重責大任的和平使者為漢烏兩國和平亦奉獻終生,兩位公主論貢獻西漢解憂公主貢獻更大結局更完美晚年攜子女歸漢得以死於故鄉,大唐文成公主知名度更大名揚四海結局悲慘憂傷而死於吐藩。


我自己認為是文成公主貢獻大,她促進唐蕃友好、她的名聲比解優公主人人的知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