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表示,「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校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表示,「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校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校長案爭議正熱,李遠哲又來火上加油,說「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的校長」。此話一出,引發公憤,李遠哲似渾然不覺民眾對他在教改與政局中的翻雲覆雨不滿已極。

當年頂著「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光環返台出任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曾領導如火如荼的教改,二千年總統大選他登高一呼,踢出政黨輪替的臨門一腳。李遠哲其後如同民進黨的「國師」,不但各種公眾事務無役不與,甚至連後來中研院長翁啟惠、廖俊智的接班都是他一手安排。台大遴選校長,他也扮演角色,彷彿頂著諾貝爾獎的桂冠即如同天神。

但回顧李遠哲的「豐功偉業」,教改失敗早有定論,他全力背書的陳水扁以貪腐收場,其接班人翁啟惠也因貪汙被起訴,他的諾貝爾光環早已黯淡。「中研院幫」在台大校長遴選敗陣,證明學界不想再被他控制。

李遠哲的行徑,令人想起二戰時納粹德國的「首席雅利安物理學家」菲利浦萊納德。萊納德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卻因偏見排擠後起之秀愛因斯坦,更為鞏固自己地位向納粹靠攏,扮演起反猶太大將,終致身敗名裂。

無論「納粹國師」萊納德或「民進黨國師」李遠哲,緊緊依靠政治權力,卻悖離學術崇高的殿堂。從李遠哲,到被認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的吳茂昆和翁啟惠相繼失足看,證明學術成就不等於「道德良知」,卻可能被拿來操弄政治。李遠哲還有什麼資格在那裡指點江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