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這將給那些願意踏上科學道路的年輕女孩們傳遞積極的信息,向她們表明,女性科學工作者也能通過她們進行的研究脫穎而出。」

「My wish is that this will provide a positive message to the young girls who would like to follow the path of science, and to show them that women in science can also have an imp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that they are performing.」 - 2020 Chemistry Laureate Emmanuelle Charpentier.

——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


隨手一答,沒別的意思

昨天看到一個段子,一個德國生物領域大牛科學家(男性)說的:

身為科學家,你應該有一個husband,再有一個boyfriend,

這樣你就可以對husband說:要約boyfriend;

對boyfriend說:husband有事。

然後,你就可以,專心地去做實驗了...

看到這個段子,我真的笑了。我知道,這個段子不適合中國文化(open relationship),可能有人會覺得被冒犯到,但是確實指出了一個核心問題:

(有天賦的)女性成為頂級的科學家,就像在其他領域做到頂級一樣,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做不到不顧一切,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

這是在任何一個領域要做到極致,必備的基礎。然而可惜的是,大部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跪在精力的分散上面。

因此也鼓勵各大女性朋友們(當然也包括男性),如果你已經確定了此生志向,那就砍掉所有不必要的干擾,堅定不移,全身心投入。


我只想說,刻板印象對女性群體的傷害可能比「顯性歧視」要大。

學術界通常是左翼最激進的圈子,也是平權和反對歧視最激進的地方,更是少數族裔和群體被保護得最好的地方,如果有一位女性做出了優秀的成果,她在學術界大概率不會因為「歧視」而遭受到不平等待遇——然而人們依然看到獲得成果的「男性」群體的數量總體上還是要高於「女性」群體——說明這不太可能是歧視的問題。

然而問題不出在「成果產出」,而恰恰出在「入場券」:社會和家庭依然有巨大的阻力,從宏觀上會要求整個女性群體「不要追求極致的成功,而應該適當回歸家庭價值和女性刻板印象」——導致入場的女性基數就非常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多少家庭在女孩子填志願的時候反覆灌輸洗腦「學個文科就挺好的」、「女孩子當個老師最穩定」、「女生學什麼計算機,光加班掉頭髮了」、「女生學工科光加班,還怎麼顧家庭」,有多少女生在考研的時候被爸媽反覆洗腦「女生讀什麼博士,讀個碩士就夠了,最好本科畢業出來考個公務員」,又有多少女性在事業成功之後被背後惡意議論「怎麼這個人連化妝都不會」。

微信朋友圈反覆狂轟濫炸各種「工業界女神」「學術界女神」,曬出來的照片全都是實力強又美美的女性——請問你們狂轟濫炸這種價值觀的時候,又有多少人真正考慮過那些「實力強大又長相普通」的女性同行們的感受?你們曬過那些「成功男性該領域工作者的八塊腹肌和188大長腿」嗎?

刻板印象對女性群體的無形傷害,就是從女性接受基礎教育、選擇專業、讀大學、規劃職業的路上反覆洗腦強調「你沒必要做到最好,你不應該加班努力,你應該回歸家庭,你要護膚保證睡眠以獲得外貌和擇偶優勢,你最大的幸福來自於婚姻」這種狗屁話,導致女性在輿論和價值觀的壓力下被迫主動放棄挖掘自我的潛在價值,打消掉競爭的念頭——請問又有哪些男性會被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洗腦?哪個家長會對男孩子說「長大以後為了娶個能賺錢的好老婆,你不要學計算機了,你要選中文系,大學四年好好做卧推練胸肌,畢業後爭取當個高中老師,早點回家給老婆做飯」?

一個小圈子可以保證內部把歧視降低到最低程度,這已經非常難得了,但是他們依然無法改變整個社會的觀念和價值觀。地球上還有無數的國家、地區和家庭,你不可能一一去告訴他們「不要打擊女兒受教育的權利和興趣,因為她可能是下一個諾貝爾獎/居里夫人」,你也不可能一一告訴那些有野心的姑娘告訴她們「成功女性不只是成為歌星、演員、主持人、化妝品大亨、時尚服裝大王、護膚達人這些傳統女性行業,你們還有無數的行業可以直接進入和男性競爭甚至打翻在地」。

女性包攬諾貝爾獎當然是好事,但是希望有一天「刻板印象」能夠徹底消除,讓女性擁有絕對自主選擇命運和人生的權利,在女性傳統優勢行業以外的每個行業、每個領域、每個層次都有機會包攬所有的獎項和榮譽的機會。


我看到多個答案說「什麼時候不再關注性別問題,才是真的實現了性別平等」,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是不應該為了「顯得性別平等」而刻意不去說,那只是粉飾太平而已。

我認為目前就是應該多鼓勵,畢竟女性在這方面受到的阻力就是比較大。

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到了真的性別平等的那一天,自然就沒人再提了。

還有個說有很多女童被消失被童婚,所以精英女性沒資格說自己「飽受性別歧視」的,請問你的邏輯是跟誰學的?

我努力發聲,自然所有女性都會受益,又不是說我爭取的權利是從別的女性身上扣的。我聲音大,我多貢獻,有什麼問題嗎?

諾獎獲得者都在採訪中說鼓勵後輩女性從事科研,還是在平權相對好的歐美,你比人家還明白?別代表人家說性別不重要,謝謝。


有答案給了數據啊,說10-15%的女博士,拿到了30%的物理天文教職,以此來說明教職真是對女生太優待了。

那麼為什麼只有10-15%的女博士呢?

我來告訴你:因為女生在這條路上走得比男生艱難得多。

如果她家庭出身不好,父母思想不開明,選理科做科研讀博這種事情就不用想了,可能她自己都以為自己不想。

另外,女生必須哪裡做得都好,如果哪裡不好,比如成績不好科研好,那就是成績都不行肯定沒前途,如果成績好,那就是死讀書,對物理未必有多理解,科研也未必如何。

一路上有多少人勸退就不必說了。只有特彆強和特別軸的人才能繼續走下去,拿到30%的教職,能說明什麼?不夠強的早就被勸退了。

當時我們班女生12個,總人數50,前十半數是女生,前20女生有8個,你怎麼不問問25%的女生憑什麼拿到50%的前十?憑她們有實力!


今年我們還有第一位獲諾獎的女天文學家,也是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長期以來女性的貢獻都是被習慣性忽視的,在這些女科學家求學的年代,她們可能遭遇過高校的拒絕(本校沒有女學生)、沒有實驗室、沒有經費、找不到教職(本校沒有女教授)等等。她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一代代後來人珍惜自己的生存環境,並且為更進一步的性別平等而努力奮鬥。

是的,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們都不能說實現了完全的性別平等。

僅僅從天文學上來說,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現代觀測天文學的先驅是哈佛大學天文台的一群女性,包括威廉明娜·弗萊明、安妮·江普·坎農、亨麗愛塔·斯旺·勒維特。因為當時女性被認為細心耐心,適合這種枯燥繁複的工作。

更別說發現脈衝星卻錯失諾獎的貝爾,更是成為了「NoBell Prize」最大的醜聞和不公事件之一。

更少有人知道中國清代就有一位傑出的女天文學家,在不到30歲的短暫人生中以一己之力跨過了中國古代科學史上千年的溝壑,如今是世界女科學家的代表人物,她就是王貞儀。世界女科學家的先驅和代表是中國人,難道我們不該感到驕傲嗎?

如今我們很少提到吳健雄,甚至很少提到屠呦呦了。尤其是屠呦呦,根正苗紅的中國人,在中國本土,而且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做出了這麼好的工作,難道不值得大書特書嗎?

有多少嚮往科學的小女孩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呢?(包括我自己。)如今,我們的榜樣越來越多了。我也希望能把她們的故事多多宣傳,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小小的成果。

她們是太陽,我是小小的燭光。

「作為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我將非常鄭重地承擔起我的責任。我希望我能夠激勵更多的年輕女性進入這個領域。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領域,如果你對科學充滿激情,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安德烈婭·吉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相關研究,如何解讀三位獲獎者的貢獻??

www.zhihu.com圖標

作為一個在絕對以男性為主行業(石油行業)工作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我舉雙手支持這兩位女性得主沒有刻意淡化性別的發聲,並且非常感謝她們作為榜樣來鼓勵年輕女孩們從事科學事業。

我在美國從讀博士開始,每年都會參與一項公益活動,就是去當地的初中高中向女生們介紹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到現在已經堅持八年了。我們這些志願者會設計很多環節帶她們參與,比如帶領她們操作科學實驗,邀請知名的女性科學家來做講座,做海報展廳介紹各種前沿的科研工作,茶話會和她們交流我們自己從事理工專業的體驗,還有為女生們申請大學提供幫助和networking(比如聯繫教授帶她們去參觀實驗室,寫推薦之類的)。

令我感觸非常深刻的是,即使是在美國這樣大肆宣傳女生「可以成為任何人」「可以做任何事」的環境下,仍然有很多女生和她們的家長認為科學工程領域不適合女孩子,刻板地認為搞科研太辛苦,搞工程需要體力好,搞數學計算機女生學不明白。家長們認為他們的女兒應該去學一些更「女性化」的專業,將來找一份「適合女生」的工作,這種傾向在比較貧窮/父母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社區中學裡更加常見。

這種情況其實在國內也非常常見,我在上初中的時候,班裡考試前幾名的都是女生,可是我們班主任卻說,女孩子現在學得好,將來到了高中數學物理學的難了就跟不上了。高中我們班的女生仍然穩站前幾名,雖然不再存在「將來學的難了」的假設了,但大學報考專業的時候家長們又會說,女孩子不太適合報理工科吧?我大學學的是工科,班裡的男女比例大概8/1,我們這些工科女常常被吐槽。在大學裡雖然女生普遍排名更靠前,可是大家都說這是因為女生「學習認真」,而不是因為真的「聰明」或「擅長這個學科」。這一類的話術我從小到大經歷過很多,一句謊言在整個社會口中循環重複一萬遍,就會變成一個事實。等到男性和女性走上社會,當我們再沒有像考試一樣量化的標準來考核一個人的時候,這些刻板印象就會代替事實來判定你是否優秀。

這對於女性在事業上的晉陞影響是非常大的

回到鼓勵女孩們選擇理工科的話題。我覺得對於青少年來說,大部分人在選擇未來方向的時候都不是由自己的興趣決定,而是由家庭或社會對他們的定位而決定的。因為在青少年時期你對任何領域都很懵懂,往往都是從別人口中聽說的,沒有接觸過。

那麼,如果大家都說「這個專業不適合你」「這個專業太難了」「這個專業不夠女性化/男性化」,很多青少年就會下意識的避開這些未來選項。

通過我們的志願者活動,有不少女生真正接觸到了科學工程領域,意識到這些專業並不像她們想像中的那麼無聊,那麼難,那麼累,那麼沒前景,最終產生了興趣,在大學時候選擇了相關專業,之後在這個領域成就自己的事業。

我希望有更多女性像這兩位諾獎獲得者一樣發聲,不要被很多刻板的聲音蓋過,讓年輕女孩們和社會上的其他人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適合女生」或者「不適合女生」的事業,只有你喜歡的事業

附:喝完雞湯,讓我們更現實一點看問題,理工類的平均工資要明顯高於其他專業,歡迎更多女孩們報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