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俄罗斯远东边境的楚科奇半岛,欧亚大陆的最东北端的半岛,被认为是世界最偏远的地方之一。

在这片冰雪皑皑的荒凉原野上,居住著一群楚科奇半岛大陆区域的最古老的原住民——楚科奇人

楚科奇民族的祖先至少在6000年前就定居在这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世界的边缘。

居住在世界边缘的楚科奇人

楚科奇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专区境内,属蒙古人种中的北极类型。

他们的楚科奇语与满语相似,也与满族人一样信仰萨满教

这或许跟他们共同的祖先——女真族有关。我们知道满族人是女真族的后裔,而远在俄罗斯边境的楚科奇人也属于女真族的分支。

1368-1644年,楚科奇人受中国明朝奴儿干都司管辖。在《明史》里记载的「北山野人女真」就是指楚科奇人,他们「乘坐雪橇犬或者驯鹿拉的雪橇出行,使用兽皮制成的船只渡海。」

数百年过去,楚科奇人依然保留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并在俄罗斯文献中分为两个群体:养鹿楚科奇人沿海楚科奇人

养鹿楚科奇人, 主要从事养鹿和狩猎,为了便于在树木稀少的冻土带进行搬迁,居住在用鹿皮制作的半圆形木架棚屋内,日常的交通运输也是靠鹿拉雪橇,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鹿肉。他们结婚时还要用鹿血涂抹新郎和新娘,表达祝福。

沿海楚科奇人,则以捕鱼为生,冬季住半地下土窑, 夏季住海象皮帐篷。他们在陆地上靠狗拉雪橇运输,在海面上捕猎时就乘坐自己制作的兽皮船。海豹、海象等海兽的肉类都是他们的主食,每到8月份就会在楚科奇半岛沿海一带大肆屠杀海象。

茹毛饮血的楚科奇人在长期与野兽的搏斗中充满了野性的力量,是比战斗民族更凶猛善战的民族,尽管他们现在并入俄罗斯的属地,但从未向俄罗斯臣服

在19世纪以前,俄罗斯曾多次武力征讨楚科奇民族,均未成功。直到18世纪60年代以后,沙皇政府彻底放弃了武力征服的主张, 开始与楚科奇人和睦相处, 并同他们展开动物毛皮交易。1930 年12 月10 日, 建立楚科奇民族区,楚科奇人才归属俄罗斯联邦。

归属俄罗斯后的楚科奇民族, 在渔业和养鹿业上得到政府支持,开始建设集体农庄和国营鹿场, 并逐步展开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帮助大部分居住在楚科奇半岛内陆的楚科奇人打破了封闭隔绝的生活状态。

但在楚科奇半岛东部, 沿海岸居住的楚科奇人至今仍然保留著许多以往的生产习惯、传统的文化特点和经济生活结构。

在他们那里, 猎捕海兽仍起著重要作用。海兽为他们提供了一切生活必需品:兽肉用于饮食, 兽油用于照明, 海兽皮用于制作服装、靴鞋和车具。

由于这些尚未被开化的楚科奇人长久以来一直居住在地球最边缘的地方,与现代人类的生活已经想去甚远。

在冰天雪地的荒野里,他们总能轻易感受到面对极致寒冷的孤独和恐惧,感受到自己的极限与无奈。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彼此依赖,成年人要出门打猎获取食物,小孩子要把肉嚼碎喂给老人,因为老人没有牙齿。

他们充满了对食物和生命的敬畏,彼此依赖又互相尊重,团结、好客、慷慨的行为被视为最高尚的美德,哪怕是对待陌生人,也愿意热情提供住处和食物。

这些远离现代文明浸染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著人类最初的美好。

走进蛮荒之角,与楚科奇人碰面

或许只有亲临楚科奇半岛,才能真正认识这些居住在世界边缘的人。

楚科奇半岛位于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里一处蛮荒之角。

但楚科奇自治区的首府——阿纳德尔市,自2000年便开始开展鸡舍等农渔业设施的建设、开通天然气管道、充实医疗、初等教育等政策和设施的建设,当地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在这里,你会看到俄罗斯人与楚科奇人共同建造出一个多彩的小城。尽管这个小城远不如其它现代城市那样繁华,但也乐得清静。

整座城市绝无嘈杂的噪音,让人愿意一直在这儿安静地漫步,细细欣赏遍布街头的彩色房屋。

要看原始的楚科奇部族,还是要去俄罗斯最东极的沿海村落——乌厄连。小村落濒临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隔海相望,在这里已经存在了至少2000年。

这里是最原始的楚科奇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传统楚科奇和因纽特艺术文化的集中地。

海象象牙雕刻是该地最灿烂的民族艺术之一,楚科奇人曾用象牙作为鱼叉、玩具或辟邪的装饰品。在当代海象象牙雕塑中心可以参观到最原始、质朴的海象牙雕刻艺术品。

爽朗热情的楚科奇人非常乐意带你欣赏他们的艺术品,更愿意捕获海豹、海象、鲸鱼、驯鹿、鸭子、野鹅等肉类来款待你,甚至愿意为你表演传统的楚科奇舞蹈。

或许你无法理解这些游离于主流世界之外的原始生活,楚科奇人在历史的跌宕中始终坚守著自己独特的文化。

那些不为人知的辉煌历史,需要你亲自去感知。

7月5日,船客将邀你一同奔赴俄罗斯远东,探访神秘的远东部落,解密从未被俄征服的土著楚科奇族人。

咨询电话

400-0010-949

文 | 船客 图 | 网路、船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